馬謖真的是被諸葛亮斬了?歷史上竟有三種結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電視劇《虎嘯龍吟》中,馬謖剛愎自用又不聽勸告,導致街亭失守,最後被諸葛亮斬了!那麼歷史上馬謖怎麼死的呢?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曹丕駕崩之後,諸葛亮覺得是時機可以攻打魏國,於是在一番精心謀劃之後,舉兵出發,他此舉意在直取長安,讓大漢還於舊都。

而街亭作為次戰役的關鍵要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守的了街亭,諸葛亮便可直取長安,失了街亭,諸葛亮便再也沒有進軍之路。

歷史總是不盡如人意的,諸葛亮一生機智聰敏,然而卻在街亭之戰上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他派了一個天大的蠢才馬謖去守街亭。

馬謖這個人性情孤傲,偏執,剛愎自用,到了街亭之後,他不顧諸葛亮的囑託,毅然將營寨扎在山頂,導致水源被斷,糧草不濟,活活餓死渴死了一堆士兵,導致街亭之戰慘敗告終。

對於馬謖的結局,《三國志》中卻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的記載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基於此種說法,民間產生了很多相關的傳說,比如在姜維傳的設定中,馬謖潛逃後改名寧隨,並在諸葛亮病逝後重新為蜀漢效力。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則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即馬謖在獄中病故。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則和《三國演義》中的說法相同:「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即諸葛亮下令處斬了馬謖。

三種說法都出自原作者陳壽。

同一個作者、同一部史書中對同一個人的記載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史書中確實為之罕見。

揮淚斬馬謖一說是在《三國演義》中,因為馬謖的驕傲自大導致街亭被破,街亭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

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來換取民心。

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

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爭霸天下。

馬謖被斬是必然的原因,因為,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註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的必然性。

諸葛亮斬馬謖可謂是千古傳誦。

馬謖的伏法歸咎於他犯的軍法,但馬謖的死也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伏法。

街亭一戰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而當時蜀漢政權的組成是荊州系和蜀地本土系構成,如果執法不嚴,不僅難行軍令而且難以平衡政治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據可查:馬謖也許並不是被諸葛亮所殺

三國演義中,劉備死後能扛起蜀國大旗的非諸葛亮莫屬了,但是諸葛亮的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最終命隕五丈原。要說幾次北伐中,最重要也是最接近成功的當屬第一次北伐。如果首次北伐讓趙雲或者魏延守住街亭,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