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什麼要傳位給弟弟孫權,而不是傳給自己兒子孫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先要明白,自古皇帝或者諸侯傳位有兩種方式: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
孫策傳位給孫權,而不傳位給他的兒子孫紹,這沒有什麼不對。
只不過,歷史上傳給兒子的,比傳給弟弟的要多得多。
孫策去世的時候,是26歲。
這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孫紹。
孫紹當時究竟多大?正史里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其它一些資料上說,他當時才四歲。
不管這個記載準不準確,總之他當時肯定是個孩子。
如果孫策是個太平年代的皇帝,那麼,儘管他的兒子還是個孩子,他傳位給兒子一點問題也沒有。
封建社會有一整套保護皇權的措施,這一套措施只要正常推行起來,皇權依然能夠得到保障。
但孫策並不是太平年代的君王。
孫策雖然繼承了他爹孫堅,但其實還是白手起家,他是靠投奔袁術獲得支持,並幫助袁術拿下了江東之地。
而後來他能夠自立做大,一是因為他不斷向朝廷進獻禮物,獲得了朝廷的認可。
二是因為袁術稱帝,走上了自絕於民的道路。
孫策拿下江東以後,江東的父老鄉親其實是並不服氣的。
他們稱孫策為「孫郎」,綽號是「小霸王」。
當孫策打來的時候,他們都趕緊逃跑。
後來發現孫策軍隊和黃祖這些人的軍隊不一樣,才回到家鄉,不過還是將信將疑。
雖然江東是孫策拿下來的,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其中有很多人在當地的呼聲很高,比如張昭,比如說周瑜。
張昭是當地的名士,在當地具有很高的號召力。
周瑜文武全才,其能力絕不在孫策之下。
這些人,任何一個當江東之主,大家都會繼續支持。
這就是當時孫策去世前的一些情況。
如果孫策把位傳給兒子孫紹,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首先,朝廷不會認可。
那時候,朝廷雖然被曹操把持著,但還是存在的。
朝廷絕不會同意一個小孩兒當太守。
不同意,你要堅持這麼做,那就給朝廷(曹操)找到了攻打你的理由。
其次,江東的人不會擁戴孫紹。
所有人都知道,在打江山爭天下的時候,找一個雄才大略的主是非常重要的。
跟著一個小屁孩兒玩兒,那有什麼前途呢。
所以有識之士都不會到江東來,江東的人才也會大量流失。
第三,張昭和周瑜等人會崛起。
周瑜雖然和孫策是親戚,而且相互欣賞,是好哥們兒。
但是孫策去世以後,情況肯定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自古為了皇位,兄弟反目的情況太多了,何況只不過是親戚。
而更值得擔心的還有張昭。
孫策把位子傳給孫權的時候,為什麼特意讓張昭當輔政大臣?為什麼會對張昭說,如果孫權不行,你就取而代之。
這話和後來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何其相似。
很顯然,孫策非常擔心張昭,才當著孫權的面,給張昭套了一個緊箍咒,讓張昭不起反心。
第四,孫權本身能力不凡,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孫策自己還厲害。
孫策就對孫權說了,打江山,你比不上我;守江山,我比不上你。
當時對於東吳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守住那片基業。
只有守住了那片基業以後,才會有根據地,才有力量和曹操等諸侯爭鋒。
孫策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特意選擇孫權。
總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孫策選孫權,都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參考資料:《三國志》)
孫策為何不傳位給兒子孫紹或者三弟孫翊,而選擇了二弟孫權?
公元200年,孫策被暗殺,身負重傷,把張昭等人叫到跟前來囑以後事。據《三國志》記載,孫策對張昭等人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就是說如今天下已經亂成一鍋...
孫權的哥哥,開創江東基業,卻死於刺客之手
我們知道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終脫穎而出的是曹操,劉備和孫權。曹操和劉備的基業都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孫權相對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他是繼承了自己父兄的基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孫權的哥哥孫策。
孫策和周瑜死後,大小喬都去哪了?
孫策和周瑜是三國前期兩位響噹噹的英雄人物,孫策有「江東小霸王」之稱,周瑜有「江左周郎」之稱,兩人一文一武,形成了最佳搭檔,短短几年間,敗劉繇、平王朗、取廬江、敗黃祖、奪豫章,用赫赫的武功開創了江...
「小霸王」孫策,三國鼎鼎大名,為什麼「迫不得已」讓位給孫權?
孫策,三國中鼎鼎大名,人稱「小霸王」,可見其勇武非同一般。孫策早年英武,其父「孫堅」更是三國早期的一方諸侯;只可惜在孫策未滿十七歲時,其父孫堅便被仇人所殺,至此家道破敗,年少的孫策只得屈居於袁術...
孫策死前為什麼不傳位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原因很現實!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
孫策為什麼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兒子?孫策去世時孫權多少歲?
孫策被稱為「小霸王「,有勇有謀完全是繼承了父親孫堅的優點,也是江東真正的奠基者。只是孫策年輕氣盛,又打了幾場勝仗,很快便成名天下。但孫策喜歡到處樹敵,爭強好勝,所以結下了不少的仇家。這也跟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