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孫策,三國鼎鼎大名,為什麼「迫不得已」讓位給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策,三國中鼎鼎大名,人稱「小霸王」,可見其勇武非同一般。

孫策早年英武,其父「孫堅」更是三國早期的一方諸侯;只可惜在孫策未滿十七歲時,其父孫堅便被仇人所殺,至此家道破敗,年少的孫策只得屈居於袁術處苟安。

在袁術處孫策並沒有就此消沉,而是南征北戰屢立奇功,至此人稱「小霸王」;就是袁術也贊其「有子如孫郎,死而無憾。

孫策大志,找機會脫離了袁術,僅領著「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舊將數人過江。

江東一部本是孫堅的地盤,孫策過江也是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地盤;憑著孫策的勇猛,很快不僅奪回了自己的地盤,手刃仇人替父報仇,還趁勢占領了江東大部,建立起「孫吳」政權的雛形。

只可惜天妒英才,建安五年,小霸王「孫策」被賊人伏擊,傷重不治。

孫策臨終前特別招來文臣張昭,武將程普等,當著眾文武的面將大權交於其弟「孫權」,並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

」的遺言。

問題來了,當時孫策明明有子嗣,為什麼不將大權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給了弟弟孫權呢?原因真的是令人折服,用心之良苦,感人至深。

首先,孫策卒時不過二十六歲,其子尚且年幼,而江東時局尚不穩固。

如果這時孫策把江東偌大的地盤交給自己的幼子,其子不能主政,日久江東必定因為權力爭鬥而大亂。

真到那時,孫策辛辛苦苦打下的千里疆土就會毀於一旦,孫氏一族恐怕又要經歷一次滅頂之災。

其次,孫策之所以當眾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其實是在故意抬高孫權。

因為滿朝文武都是跟著孫策南征北戰,也只對孫策折服;但孫策知道,既要孫氏繼承江東,又要東吳保持穩定,最好的人選就是弟弟「孫權」。

為了讓孫權能順利的接手江東,也為了穩定人心,這才用話套住「張昭」和「周瑜」這兩位文武重臣「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

孫策並非不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為了孫氏一族,為了自己以及父親「孫堅」辛辛苦苦打下的江東基業,「迫不得已」這才將大權傳給其弟「孫權」。

孫策為「孫氏」家族,為江東基業,用心之良苦,實在令人折服感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閒聊三國:孫策為何不把位子傳給兒子

孫堅死的時候,孫策很年輕,孫權也就是個小孩子。而孫策為了撐起江東的局面,把孫堅用生命換了的傳國玉璽找袁術換了幾千兵馬,並稱袁術為主。孫策帶著這幾千兵馬南征北戰,把江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並能夠...

東漢:孫氏稱霸江東

曹操和袁紹在北方爭雄的時候,南方的孫氏父子逐漸占據長江下游的部分地盤,一天天的擴大勢力。孫策、孫權的父親叫孫堅,他是袁術的部下,一次孫堅替袁術去攻打荊州,被荊州刺史劉表的部將黃祖刺死在峴山。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