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儒王允其實只是個以道義之名挾持天下的跳樑小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演義》中司徒王允是作為一個漢朝忠臣的形象出現的,其實這些不過都是假象,王允其實不過是一位跳樑小丑,在忠臣面目之後,一樣有著幾顆毒牙,可惜權謀不足,實力不夠,當董卓死後開始掌握朝廷大權,屁股還沒有做熱,就身首異處,徒讓後人恥笑。
先簡單勾勒下王允的小丑面目。
董卓入京之時,立足未穩,并州刺史丁原斥責董卓想圖謀篡逆,尚書盧植指出「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說董卓妄稱自己為周公、霍光,妄圖廢立,作為朝中地位最尊貴的司徒王允,卻打起了馬虎眼,王允說:「廢立之事,不可酒後相商,另日再議。
」如果此時王允公開表態,董卓初入京城,不過帶了三千西涼騎兵,完全不是丁原、袁紹的對手,即便當場動起手來,董卓也必死於呂布方天畫戟之下。
一場霍亂天下的災難,或許就可以消失於無形。
王允為何如此?只為了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而董卓初入京城,除了個別公開反抗自己的傢伙,下手絕不容情之外,對王允等或者中立的官員,還是比較客氣。
當董卓西涼大軍進入京城,呂布為董卓誘降,并州刺史丁原(正史中職務為執金吾,中央警備司令,丁原以執金吾的身份反對董卓,董卓也忌憚丁原嗎,才更加合理)被殺,部下被呂布兼并,董卓勢力大增。
而西園八校尉之首的袁紹也被逼離開京城,洛陽已經沒有軍隊可以和董卓抗衡。
此時,王允的態度由中立變成了依附。
於是,渤海太守袁紹寫信斥責王允,身為一國司徒,對董卓亂政卻保持沉默,使得董卓坐大,罪過不小的時候,王允非常愧疚。
王允和前來赴宴的大臣相對流淚,毫無辦法,唯獨曹操哈哈大笑,並親自拿刀去刺殺董卓,雖然失敗,卻顯得英雄了得。
如果說王允沒有遇上貂蟬,沒有用所謂的連環計的話,那王允這個漢奸的罪名就坐定了。
只是,王允獻上貂蟬,把光復漢室的希望寄托在一個女人身上,也並不風光。
貂蟬本是王允府中一歌姬,色藝雙絕,王允把她看成是親身女兒。
其實,這都是假話。
當貂蟬初次登場,在園中長吁短嘆,王允作何反應:「賤人將有私情耶?」一個父親會對女兒這麼說話嗎?並且看到人家女孩子長吁短嘆就懷疑有私情,為什麼?因為王允最擔心貂蟬有私情。
貂蟬不過是一個歌姬,王允培養貂蟬最終的目的就是送給別人當禮物,自然不能讓外人占了先。
父女的情分,只不過是讓貂蟬對王允更加死心塌地的籌碼而已。
當貂蟬表示,自己是為了相幫王允,為國效命而感傷時,王允非常激動。
王允很小心,讓貂蟬來到密室,把所有僕婦都叫出去,然後對貂蟬下拜,懇請貂蟬為了天下蒼生獻身,說的冠冕堂皇。
而當貂蟬一口答應時,王允卻又遲疑了,說「事若泄漏,我滅門矣。
」王允以小人之心度貂蟬之腹。
當貂蟬表示自己不報王允的大義,必將死於萬刃之下,王允才再次拜謝。
王允獻上貂蟬,是一場政治投機。
萬一失敗,只要將責任全部推到貂蟬身上。
況且,王允獻上貂蟬,並非要貂蟬刺殺董卓,只要貂蟬不泄密,而董卓和呂布之間不可能當堂對質,穿幫的幾率幾乎沒有。
而自己對貂蟬有養育之恩,有父女之情,有國家大義,貂蟬已經答應絕對遵守秘密。
萬一成功,那自己必將成為剷除國賊的大功臣。
王允很幸運。
有好色的呂布的勇武,有好利的李肅的利嘴,還有無數被董卓暴政欺壓到忍無可忍的朝廷官員的支持,王允成功除去董卓,成為洛陽一把手。
董卓除去之後,貂蟬就銷聲匿跡。
或許死亡,才是保守秘密的最好方式。
王允執政,下的第一道命令是殺掉董卓女婿李儒,並將董卓屍體在大街上示眾。
看守屍體的兵丁把董卓的屍體當燈點著了,老百姓把董卓的人頭當球扔,京城百姓民心大悅。
王允此舉無異於向全天下人宣告,讓天下諸侯頭疼的董卓終於被殺死了。
而除去董卓的人,正是我王允。
王允下的第二道命令,是讓皇甫嵩和李肅領兵五萬,去查抄董卓的家產、人口。
呂布此人是不大愛錢的,他看重的是官位和女人,他到郿塢,直接帶走貂蟬。
李肅此人貪財好利,作為反正第三功臣的他,完全有資格去沒收董卓的財產,趁機發筆橫財。
可是王允派皇甫嵩做主帥,李肅為貳,只因一向忠貞,是出了名的不愛錢,講原則的人,並且皇甫嵩在軍中地位崇高,即便是董卓在世也對他敬重有加,李肅也不例外。
董卓這幾年可是撈了不少,據說有黃金幾十萬兩,白銀數百萬兩,更有無數的糧食、珠寶。
王允很開心,馬上下令召集百官,喝酒慶賀。
想必在宴會上有無數的阿諛奉承之詞。
大家不過是把當初吹捧董卓的語言,換了王允的名字罷了。
王允飄飄然了,找不到北了。
王允的前兩道命令都還靠譜,可是第三道命令就有點走樣了。
貌似忠良的王允,開始露出他的毒牙。
當董卓屍體被示眾時,蔡邕跑去哭泣,王允很生氣,把蔡邕殺了。
當時很多人都來勸說王允,說蔡邕是難得的人才,而且正在寫東漢歷史,那是有功於千秋的。
可是王允卻認為當年漢武帝就是因為放任司馬遷,才讓誹謗朝廷的《史記》後世流傳。
現在國家正在多事之秋,絕對不能允許蔡邕這樣的小人在皇帝身邊胡亂寫歷史。
王允的根本目的,應當不害怕蔡邕把董卓亂政時期自己的行徑給曝光,那可就有損自己的歷史形象了。
而第四道命令就錯得更加離譜了。
這道命令導致長安、洛陽幾百萬人死亡,製造了比董卓亂國更大的災難。
當董卓死去之後,董卓的幾位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匆忙率軍逃回涼州,並且向朝廷上表,請求朝廷赦免。
王允說:「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王允認為,可以赦免天下人,但是絕對不能赦免這四個人。
為什麼?因為這四個人曾經幫助董卓。
其實,在董卓入京之後奪權,真正幫助董卓的是誰呢?一是女婿李儒,已經死了。
二是義子呂布,浪子回頭了。
三是司徒王允,如果不是王允,董卓如何坐大。
四是朝中百官,無數官員對董卓的沉默,為了官位而逢迎。
而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在董卓在世之時,更多的只是作為董卓的背景出現,都是一些小人物。
但是,此時董卓已經死去,李儒已經死去,呂布已經歸降,百官已經歸順自己,唯獨這四將竟然率軍逃回涼州,不正是背黑鍋的最好人選嗎?對四將越嚴厲,越能現實王允大人的清白。
王允為什麼這麼牛?他以為自己一朝權在手,就可以呼風喚雨,就可以生殺予奪,就忘記了當初自己為什麼在董卓的淫威下,如何夾著尾巴做人了。
在亂世,誰有兵馬誰是老大。
王允呢?不過是一介文人。
他所倚仗的只是呂布和李肅的兵馬。
至於皇甫嵩,在董卓時代早就被架空了。
而呂布和李肅之間,關係也並不融洽。
李肅當初勸降呂布,給呂布描繪了很多美好前景,可是,在董卓死去之後,呂布對自己做董卓乾兒子這段經歷,對董卓霸占自己女人的經歷,感到非常恥辱,而給自己帶來這份恥辱的人,就是李肅。
於是,當李肅偶然兵敗,呂布二話不說,竟然把李肅給殺了,使得洛陽的防禦力量大打折扣。
而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在賈詡的建議下,矇騙西涼眾人,說王允將要血洗涼州,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於是聚集起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殺向京城。
於是,外有強敵,內起變亂,加上董卓原來的部下打開城門,洛陽隨即陷落。
李傕、郭汜控制京城之後,入宮逼問王允,說:「董太師何罪而見殺?」王允說:「董賊之罪,彌天亘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
長安士民,皆相慶賀,汝獨不聞乎?」王允說的振振有辭,確實,董卓的罪行,有目共睹,天人公憤。
李傕、郭汜自然也明白,於是又問:「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王允如何回答?王允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只因王允沒法回答。
如果王允說,你們當初曾經幫助董卓,就必需死!那李傕、郭汜會笑掉大牙,一旦四將說出王允之禍,更甚於李傕、郭汜,王允一世清名,就毀於一旦了。
於是王允拒絕回答,李傕、郭汜也懶得分辨,手起一刀,把王允殺於樓下。
一個貌似忠良的跳樑小丑,結束了他尷尬、醜陋的一生。
《勘破西遊》掀品西遊熱潮,三部曲150萬字精彩解讀,各大網站熱銷中。
在線閱讀請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葉之秋讀書
三國20大「特殊兵種」之董卓的暴力之師!
「飛熊軍」這個詞,正史是沒有記載的,只是在《三國演義》裡面有提到過。《三國演義》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董卓)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9(按出場順序)「掌眾」
77、牛輔,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將,征討白波軍,不能取勝。董卓被殺時,牛輔別屯於陝地。呂布派李肅前去征討牛輔,被牛輔擊敗。後來,牛輔營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內亂,牛輔以為整營皆叛,於是帶著金...
有哪些人是逼迫皇帝強要官職的人?你了解嗎?
董卓被殺之後,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率 眾殺奔長安而來,縱兵大掠,包圍內庭,各門火焰竟天。他們四個要為董卓報仇,主要攻擊目標,為這邊的四個殺害董卓 的主謀:皇帝、王允、呂布、李...
呂布被羅貫中黑了,他沒有義父丁原,懷中更沒有貂蟬
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四大美女,分別為:西施、貂蟬、王昭君 、楊玉環。其中歷史上最具有爭議的一個人物便是貂蟬 。在我國歷史上,貂蟬這個人真的存在嗎?《三國演義》中的貂蟬若真的存在,她有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誰才是殺死董卓第一人?鐵嘴堪比十萬兵,輕鬆割取國賊頭
導言:董卓之死,是大勢所趨,眾人合計。前有王允連環計挑撥董卓呂布關係,後有呂布往董卓咽喉刺上致命一戟,而將事事小心,時時防備的董卓,引誘出重兵把守的郿塢,並親手割下董卓頭顱的人,則是李肅。
大司徒王允,親手斷送了東漢王朝,沒有他就沒有三國時代
王允(公元137年—公元192年),字子師,今山西祁縣)人。東漢末年重臣,官居司徒,位列三公,他設計剷除董卓,功勳卓著,讓東漢王朝秩序暫時恢復正常,但又是他親手斷送了東漢王朝,是三國時代形成的關...
王允智除董卓,可惜遇上賈詡,建議董卓手下殺回長安逼得王允跳樓
王允在三國算個有爭議的人物,說他沒能力吧,他能使美人計,弄得董卓、呂布反目成仇,要知道曹操號召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都沒討到好,反而被打的大敗,曹操差點兵敗身亡,幸得兄弟曹洪幫助逃脫。
三國演義之司馬徒巧使連環計
這是《三國演義》中十分精彩的篇章,通過王司徒巧使連環計、鳳儀亭、殺董卓三個橋段把故事引向高潮。為曹操一統北方製造了最大機會,也讓劉備終於體驗了一把創業的艱難。故事大家很熟悉,但是有一點可能會被大...
一老漢在董卓死後掌權,以為天下從此太平,卻被這4個人追殺
很多朋友想必都知道,在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王允便暫時掌了大權。掌權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殺害了蔡邕。蔡邕曾是董卓的舊臣,因為曾在王允面前感嘆董卓之死而被押入獄問罪。許當時很多大臣為他求情,而且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