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人生啟示錄與智慧秘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問世數百年來,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雄奇瑰麗的藝術成就,一直膾炙人口,長盛不衰。

《三國演義》寫的是天下大勢、國家興亡、英雄功業,很少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但在表現人與他人、與社會、與內心的關係等方面,仍有許多精彩的筆墨,能夠幫助我們領悟人生的智慧。

其中比較突出的,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進取的人生目標; 博大寬厚的愛人之心; 真誠坦蕩的交友之道; 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 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一、積極進取的人生目標

人生智慧,不是耍小聰明,不是圓滑混世,也不是消極避世;而首先是積極進取的人生目標。

積極進取,則心態開朗,智慧之門大開;消沉混世,則鬱悶纏身,心智難免受損。

《三國演義》中的主要英雄,都是以積極進取的精神面對人生的,突出體現在:

(一)「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理想。

劉備雖然出身東漢遠支皇族,家族卻早已敗落,只能以織席販履為生,實為下層平民。

中平元年(184)他登上政治舞台時,年僅24歲,相當於今天的大學畢業標準年齡。

《三國演義》第1回寫劉備第一次出場時,就說他「素有大志」。

這個大志是什麼?集中表現於他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時,所立下的誓言:「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其核心價值則是後面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也就是「報國安民」。

正是這八個字,使得劉關張的結義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標,使他們不僅與董卓集團那樣害國殘民的狐群狗黨有著天淵之別,與袁術集團那樣趁著亂世占山為王卻不顧百姓死活的軍閥判若雲泥,也與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狹隘小集團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終於開創了蜀漢江山。

如果他當初不問天下大事,只操心一天能賣幾雙草鞋,為草鞋價錢的漲跌而鬱悶,怎麼會成為一代英雄?如果沒有這樣的理想,他又怎能在艱難竭蹶之中屢仆屢起,終成大業?

(二)胸懷天下,博學深思的求學態度。

諸葛亮生於亂世,4歲時黃巾起義爆發,其家鄉琅邪陽都正是青徐黃巾軍力量強大,與官軍反覆較量之地;14歲時,隨叔父諸葛玄離開家鄉,前往豫章;15歲時,又隨叔父到荊州投奔劉表,在劉表開辦的學校讀了兩年書,可以說,少年時代的諸葛亮沒有受過太多系統的學校教育。

17歲時,諸葛亮隱居隆中,一邊躬耕,一邊自學,長達十年。

在這漫長的十年中,他多次拜訪龐德公、司馬徽這樣的名師,傾心結交崔州平、徐庶這樣的好友,一邊積學明志,增長才幹,一邊觀察天下大勢,思考治世方略。

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氣浮心躁,見異思遷,跟風趨時,能夠在隆中堅持十年之久嗎?又怎能成為天下英才?

(三)自尊自信,自主創業的人格力量。

這方面,孫策可算一個突出的典範。

初平三年(192)正月,孫堅戰死,不滿18歲的孫策不得不暫時依附袁術。

但他不甘久居人下,更不願在袁術這種驕奢狂妄而志大才疏者的手下受窩囊氣。

興平二年,年僅21歲的他擺脫袁術的羈絆,獨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間就奪得丹陽、會稽、吳郡、豫章、廬陵等郡,占據江東大片地盤,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

孫策創業的過程,如同一支狂飆突進式的交響樂,令人傾倒於他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四)敢當重任,不避艱險的英雄氣概。

在《三國演義》中,隨處可見具有這種英雄氣概的人物。

孫權的第一任統帥周瑜,在曹操不戰而得荊州,大兵壓境,人心惶惶之際,精闢分析曹軍弱點,主動請戰,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為三分鼎立奠定了基礎。

曹魏名將張遼鎮守合肥,面對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毫不畏懼,奮勇出擊,逍遙津一戰,大獲全勝。

劉蜀老將黃忠,老當益壯,一舉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

其他如曹魏的徐晃、張郃,劉蜀的關羽、張飛、魏延,孫吳的甘寧、黃蓋、陸遜,都是人們熟知的範例。

這樣的人生態度,使他們的智慧大放光彩,寫下了「武勇智術,瑰偉動人」的時代篇章。

當代青年,都是懷著壯志豪情,有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良好願望。

然而,經過一兩年或兩三年的學習後,由於種種原因,一些人的人生目標模糊了,積極進取的精神減弱了,這必然會導致眼界狹窄,胸襟狹隘,過分看重眼前利益,過分講究實惠,熱中趨時,盲目跟風。

這樣的精神境界,極易為一些瑣碎小事而鬱悶。

對此,我們難道不應該警覺嗎?

二、博大寬厚的愛人之心

如何看待和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有沒有人生智慧的一個重要方面。

孔子曰:「仁者安仁。

」孟子曰:「仁者無敵。

」又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之所以能在亂世中崛起,固然有多種因素,而從為人角度言之,則「性寬和」是他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大優勢。

作為「明君」,劉備一生作為,基本符合古人對「明君」的最重要的兩點期待:一是「愛民」,即仁德濟世;二是「愛才」,即尊賢禮士。

前者集中體現於「攜民渡江」:由樊城向南撤退時,隨行民眾十餘萬,日行十餘里,隨時可能被曹操大軍追上。

有人勸他暫棄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卻斷然拒絕道:「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今人歸我,奈何棄之!」在此安危存亡之際,哪怕有生命危險也不願拋棄百姓,在歷代開國君主中實不多見。

後者突出表現在「三顧茅廬」:早已被視為天下大英雄的他,滿懷誠意,三顧茅廬,恭請年僅二十七歲、無名無位、尚未建立任何功業的諸葛亮出山輔佐,堪稱千古佳話。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劉備「善下人」(善於尊重別人),就是說他有愛人之心,敬人之禮,自然贏得民眾的擁戴和賢才的歸心。

人與人相處,如果真誠地秉持愛人之心,敬人之禮,人際關係就會寬鬆、和諧得多,人們就能更多地感受到他人的善意,群體的溫馨,從而增強生活的信心。

這難道不是一種可貴的人生智慧嗎?

三、真誠坦蕩的交友之道

孔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二是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三是有一個穩定的家庭。

有沒有知心朋友,交什麼樣的朋友,是人生智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三國演義》寫到的好友很多,特別值得稱道的,主要有這樣幾種:

(一)至友。

一是彼此切磋,互相砥礪,共同成才。

如諸葛亮與好友,特別是徐庶、崔州平的交往。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曰:「亮躬耕隴畝……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三國演義》第37回也寫到司馬徽向劉備介紹雲:「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在這四個好友中,諸葛亮與徐庶、崔州平情誼尤深。

——徐庶《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雲:「庶先名福,本單家子。

」此處的「單家」意為「孤寒人家」,也就是說,不是豪門大姓。

《三國演義》第36回說他「為因逃難,更名單福。

」不知是作者誤解了「單」字的含義,還是有意為之。

徐庶「少好任俠擊劍」,在逃難中才下決心「折節學問,始詣精舍……聽習經業,義理精熟。

遂與同郡石韜(按:字廣元)相親愛。

初平中,中州兵起,乃與韜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

」劉備三顧茅廬,主要就是因為司馬徽、徐庶的讚譽和推薦,《三國演義》第36回中的《元直走馬薦諸葛》,寫得頗為動人。

——崔州平。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崔氏譜》:「州平,太尉烈子,鈞之弟也。

」崔烈,東漢涿郡安平人,曾被譽為「冀州名士」,歷位郡守、九卿;靈帝時以五百萬錢買得司徒官職,從此聲譽一落千丈,連其子崔鈞都為此感到羞愧,對他說:「論者嫌其銅臭。

」後遷太尉。

初平三年(192)六月,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等攻入長安,時任城門校尉的崔烈因抵禦亂兵被殺(《三國演義》第9回),總算是為東漢王朝盡忠而死。

崔州平大概是深刻吸取了其父的教訓,決心擺脫官場,恬淡隱居;即使是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徐庶、石廣元、孟公威歸附曹操之後,他仍然高臥于山林。

此後,史籍中沒有留下他的一點痕跡,竟然不知所終。

諸葛亮對徐庶、崔州平正直耿介的人品非常佩服,多年以後還深情地說:「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

二是一見如故,終身不渝。

如周瑜與魯肅。

《三國演義》第29回寫到:周瑜任居巢長之時,聽說魯肅慷慨大度,胸懷韜略,曾率數百人前往拜訪,並請魯肅資助糧草。

魯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當即指一囷贈與周瑜,二人由此一見如故②。

孫策遇刺而亡,孫權接掌江東後,周瑜立即向孫權大力舉薦魯肅,使之成為孫權的重要謀士。

周瑜臨終,又鄭重推薦魯肅繼任,使之成為江東第二任統帥。

如此情誼,足令後人稱羨。

三是患難相扶,生死與共,如劉關張。

像這樣的至友,一生中如果能有兩三個,足矣!

(二)諍友,能直言規勸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應該堅持原則,是非分明。

看到對方有不當的言行,應該及時指出,直言規勸,這才是肺腑之交,才是真朋友;如果視而不見,裝糊塗,甚至互相包庇,同惡相濟,那就是狐朋狗友,假朋友。

如《三國演義》第115回寫廖化諫姜維:蜀漢大將軍姜維欲第八次伐魏,徵求大將廖化意見。

廖化資格比姜維老,此時任右車騎將軍,地位略低於姜維;儘管他同樣忠於蜀漢,卻對形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規勸道:「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將軍強欲行難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專也。

」可惜姜維沒有聽從廖化的意見,強行伐魏,結果又一次損兵折將。

(三)畏友,自己敬畏的朋友。

如管寧與華歆。

《三國演義》第66回寫到「割席分坐」的故事:華歆早年與邴原、管寧相友善,時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一日,管寧與華歆共種園蔬,鋤地見金,寧揮鋤不顧,歆拾而視之,然後擲下。

又一日,管寧與華歆同坐觀書,聞戶外傳呼之聲,有貴人乘軒而過,寧端坐不動,歆棄書往觀。

寧自此鄙歆之為人,遂割席分坐,不復與之為友。

這兩件事似乎都是小事,管寧卻以小見大,毫不客氣地批評華歆,甚至不惜與之斷交,真是風骨凜然,可敬可佩。

《三國演義》沒有寫的是,華歆並未因此懷恨管寧,而是終身佩服管寧,視之為畏友。

曹丕代漢稱帝後,以華歆為司徒,為三公之一;黃初四年,命公卿舉薦品德高尚的君子,華歆立即舉薦管寧。

魏明帝即位,華歆轉拜太尉,居三公之首,又上書稱病,要求讓位給管寧。

這種真心服膺畏友的胸襟,也值得肯定。

四、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

是否有識人之能,自知之明,是有沒有人生智慧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司馬徽,「水鏡」雅號,傳播遐邇。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記其名言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三國演義》第35回將此語提煉為更加精粹的另一句名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真可謂目光如炬,善於識人。

而當劉備拜請他出山相助,同扶漢室時,他卻推辭道:「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

」終身不仕,甘當閒雲野鶴。

這更表現出高度的自知之明。

《三國演義》第37回寫徐庶走馬薦諸葛後,司馬徽到新野見劉備,劉備向他了解諸葛亮。

司馬徽介紹道:「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

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

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

」這段敘述,取材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亮躬耕隴畝……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亮……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

』」果然,徐庶後來被迫歸附曹操,曹魏建國後,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石廣元也在曹操占領荊州後歸順,歷任郡守、典農校尉;孟公威同樣歸順了曹操,曾任涼州刺史,官至征東將軍。

由此可見,徐庶、崔州平都慧眼識人,諸葛亮則更加了不起,他不僅對天下大勢具有萬世不及的英明預見,而且對自己和好友的人生道路也具有驚人的遠見卓識。

年輕人大多胸懷壯志,嚮往成功,這是完全應該,值得鼓勵的。

但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否知人知己,特別是正確地衡量自己,從而堅持腳踏實地,奮發努力,不攀比躁進,不怨天尤人,乃是人生智慧的一個重要標尺。

五、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如何看待各種利益,如何控制物慾,是有沒有人生智慧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孔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在社會大變動的年代,能夠堅守這種君子之道者,實在難能可貴。

例如管寧。

《三國演義》第66回寫到,天下大亂後,「管寧避居遼東,常戴白帽,坐臥一樓,足不履地。

」在遼東長達三十七年,一直居于山谷,不問世事,摒棄營利,深受遼東官民尊崇。

曹丕稱帝後,由於華歆的舉薦,管寧由遼東回到家鄉北海朱虛,曹丕下詔以其為太中大夫,他固辭不受;明帝即位,征他為光祿勛,他仍不應命;華歆上表讓位,他更是不予理睬,真的做到了清靜自守,白衣終身。

再如諸葛亮。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垂範千秋。

淡泊寧靜,人人皆知;能否真正做到,看淡一時得失,無論處境順逆,都保持平和的心態,則時時在考驗我們的人生智慧。

《三國演義》是人生的啟示錄。

年輕人應從中吸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振興中華的棟樑之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