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霸業的里里外外(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二 齊國的內政改革
從情理上講,齊國要成為霸主,應先增強國力。
要想增強國力,必須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
然而《左傳》對此確實隻字未提。
也好理解,他是站在魯國的立場上敘事的,本來就看齊國很不爽,齊桓公上位,這事又完全違背魯國的意願。
我拿你沒轍我不提你還不行嗎?
《左傳》之外,關於管仲怎麼輔佐齊桓公搞變法的記錄,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史記》的《齊世家》和《管晏列傳》都有概括性介紹,《國語·齊語》的關注焦點全在齊桓公和管仲身上,對齊國的其他歷史全部省略,另外當然還有八十六篇《管子》——這還是西漢末學者刪汰的結果,原來據說有八百多篇。
問題,則是可靠性存疑。
而且很多記述明顯是彼此矛盾的,有可能同假,不可能同真。
下面,簡單梳理幾個可能的大原則。
第一,是處理好傳統貴族的關係。
我們知道,推測史料真偽時,有一個「相異性」原則,就是一段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如果與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不符,那麼這段材料屬實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
比如說,「國君抗日腐敗無能」這個判斷出自蔣公日記,說服力就比其他許多材料要強很多。
由於戰國以後的觀念,越來越強調君權之上,所以說貴族好話的材料,許多可能是比較早的。
齊國有兩大貴族,高氏和國氏。
這兩大家族都在春秋後期的權力鬥爭中敗落得很徹底,所以後來出現的材料,犯不著說他們的好話。
因此強調高、國重要性的文字,是早期記錄的可能性更是比較大。
《史記》說,齊桓公自小就和大夫高傒很好,能夠搶先回國,也是因為「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
齊桓公即位後,鮑叔牙對他是這麼說的:
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國君您要是就想治理好齊國,靠高傒和我鮑叔牙就夠了,要向成為諸侯的霸主,則沒有管仲辦不到。
這條,也可以和《左傳》里的「管夷吾治於高傒,使相可也」相印證。
這些記錄都指向這麼一個結論:齊桓公在高傒等世卿的支持下即位,即位後則似乎原計劃是任用高傒為相。
所以鮑叔牙的建議,就不僅是讓管仲取代自己的問題,也是要高傒不能得到這個位置的問題。
眾所周知,君主和擁立自己的貴族或權臣如何相處,是超級敏感的問題。
君主弱勢,則大權旁落成為傀儡,君主強勢,則這位大臣動輒得咎恐怕很難自全。
這一點,我們參照漢文帝和周勃等人的關係,漢宣帝與霍光的關係……都可以強烈感受到。
陰謀論的說,齊桓公排擠了高傒,然後作為對貴族勢力的補償,則犧牲了自己的老班底鮑叔牙,任用來自敵對陣營的管仲為相,避免了任人唯親之類的指責,是很高明的一招棋。
而鮑叔牙甘願承受,甚至是主動提出了這種犧牲,論政治智慧和操守,確實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但齊桓公雖然避免讓高傒居於行政中樞的地位,卻始終給予充分的尊重和巨大的實權。
《左傳》寫道,魯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也就是管仲拜相三十多年之後,管仲去朝見天子,周天子待以上卿之禮。
管仲推辭說:
臣,賤有司也。
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臣子的臣子)敢辭。
西周制度,齊國這樣的侯國,有三位上卿,國君自己任命一位,天子任命另外兩位,即所謂「天子之二守」。
我只是一個卑賤的職能部門的官員。
齊國還有天子任命的高、國兩位上卿,按照制度,他們會在春秋兩季來朝覲天子。
我如果受了上卿之禮,天子將來該怎麼對待他們呢?
管仲一再推辭,天子一再堅持,最後管仲受了下卿之禮。
換言之,直到這個時候,在公開場合尤其是重要典禮上,管仲的地位仍然是低於高、國的。
而且高、國的待遇,絕不僅是場面上的虛榮。
《國語·齊語》說:
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
參國起案,以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鄉,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管仲把齊國全國分為二十一個鄉,除了「工商之鄉六」似乎為天子所專屬外,十五個「士鄉」是國君和國氏、高氏均分的。
國家的其餘各部門和疆域,也都是分為三部分,似乎也是由國君和高、國均分的。
值得注意的是,「士鄉」的一個重要職能,是為國家提供兵源:
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
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齊國全國軍隊三萬人,國子和高子各掌控一萬軍隊,兩家都與國君勢均力敵。
以後世的標準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容易產生動亂的格局。
然而終齊桓公之世,沒有任何史料提及這期間齊國內部有什麼重大衝突。
這大概足以說明,當時的齊國君臣,都稱得上眼光高遠,胸襟開闊。
這是春秋貴族政治,最輝煌的篇章。
不過歷史是逆襲和渴望逆襲的士人寫的,他們的偶像,自然只是管仲。
所以越到後來,高、國的作用就越被淡化(韓非說,管仲「立高、國之上」),甚至齊桓公本人的作用也僅限於能聽管仲的話,齊桓霸業,竟像是管仲的獨角戲了。
中國古代貴族的帶鉤竟然能防弓箭?
公元前七世紀末開始,齊國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件。先是在位33年的齊僖公駕崩,太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有些荒唐,他喜歡自己的妹妹文姜,後來他將文姜嫁給了魯桓公,可卻派公子彭生殺死了來訪的魯桓公。
齊桓公差點命喪管仲箭下這就是所謂各為其主吧
春秋時期,齊襄公有福養了兩個聰明過人的兒子,長子叫公子糾,次子叫而且還分別為兩個兒子請了當時最有名的管夷吾和公子小白,鮑叔牙為師。管夷吾就是後人極為推崇的管仲,他與鮑叔牙皆是飽學多「管鮑之交」...
潁上第一歷史文化名人——千古一相管子
管子(公元前723~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諡號敬,故又稱敬仲。公元前723年(戊午年)出生於今安徽省潁上縣。春秋齊國宰相、文武全才,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經濟學家和軍事家,我國宰相制...
齊國公務員,竟公然開設妓院
管仲,春秋齊桓公時為齊國相,其在位時設置「女閭」,所謂「女閭」,就是妓院。也就是說,管仲是第一個設置官方妓院的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