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心腹,陸遜是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史冊三國志中,有一位名將被認為擁有與諸葛孔明一樣的政治地位,陳壽也只單獨為他倆立傳,然而這個人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他起於豪門,卻遭遇家族巨大變故,為恢復家族榮耀,他在仇人的朝廷里做官,力挽狂瀾於既倒,這個人就是陸遜。

陸遜是哪裡人

陸遜,字伯言,江蘇蘇州人,原名陸議,東漢人物的改名,都有一定的起因,比如韓遂、關羽兼是因為犯案,為了逃避追捕,而陸議的這次改名,並不是在生前改的,甚至在史冊上,大多在吳國史書的記載中,才會出現陸遜這樣的描述。

陸遜是標準的豪門世家子弟,出生於江東四大族陸顧朱張的陸家,他的祖父陸紆為城門校尉,老爸陸駿九江都尉,但是在家族中最有名望的,是陸遜的從祖父陸康,為廬江太守,一個很稱職的地方官。

童年的偶像,對小孩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很多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父母的影子,而陸遜從小的偶像,就是這個廬江太守陸康,也就是陸遜爺爺的兄弟,是他一手將陸遜撫養長大,因為陸遜的老爸,很早就去世了。

東漢末年的戰亂影響著每一個人,甚至連陸遜這樣的豪門都不能避免,歷史崔公眾號lishi_cui講過的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除了老大周瑜外,其他哥仨都是幼年喪父。

陸遜十二歲那年,一個叫孫策的富陽人,帶著一群士兵開始攻打廬江,而此時的孫策還是在袁術手下打工,袁術是東漢末年幾大軍閥里,混的最淒涼的一個,憑藉家族的聲望,一心只想做皇帝,此後還殺死了頗有名望的藩王劉寵。

人品敗光的袁術,在以東漢忠臣自居的陸康們眼裡,肯定沒什麼好印象,後來袁術攻打劉備把守的徐州,找陸康要點糧草,陸老爺子拒絕後,梁子就算結下了,作為小弟的孫策圍攻廬江城,長達兩年,最後奪取城防,陸康被殺。

本來是標準的太子爺,人生軌跡也應該按照陸康的道路,被舉為茂才,出任地方官僚,步入仕途,但是因為戰亂,不僅陸家整個宗族死了一半人,作為失敗者,被監視,被提防,過往一切光環全部被剝奪,那時,陸遜12歲。

一個半大懂事的孩子,卻要一直生活在陰影里,這樣的環境,對人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呂蒙準備偷襲荊州的時候,作為呂蒙接班人的陸遜,寫給關羽的信里是這麼說的:

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

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廩良規。

很謙虛的言辭,可能作為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對付傲上不凌下的河東大俠關雲長,最適合的就是這一套,裝孫子,但是在江東苦哈哈了二十多年的陸遜,又有多少是裝出來的呢,小心謹慎,謙淡沖虛就是對陸遜性格最合適的描述。

陸遜為什麼能當上大都督

作為呂蒙之後,第四位都督,陸遜是有才華的,當然出色的軍事天賦,並不是突然就有的,書看的再多,畢竟還需要實戰去檢驗,在這方面,陸遜比趙括幸運。

孫策脫離袁術後,就回到江東創業,但是,在江東,寒門出生的孫策並沒有什麼背景,而且作為曾經袁術的手下,也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孫策占領江東的政策,就是殺戮。

也許是意識到這條道路的曲折,在孫策遇刺後,指定的繼承人是性格溫和的孫權,而不是更像自己的孫翊(孫翊是誰?孫堅的第三個兒子,孫策、孫權的弟弟,孫權順利繼位後,不久被刺殺)。

正如孫策所意料的那樣,此後孫權開始慢慢修復與四大家族的關係,陸遜也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孫權的幕府,作為與陸氏家族和解的信號,孫權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氏家族的掌門人,也就是陸遜。

陸遜進入仕途後,開始追尋陸康的腳步,渴望成為輔國救世的能臣君子,在成為海寧縣令時,遭遇連年的旱災,他私自開倉賑濟災民,這在當時是殺頭的重罪,出乎意料,孫權並沒有追究,按照陸遜之後的表現,此後為了振興家族、恢復曾經的榮耀,孫權被認為是可以託付一生的老闆。

孫氏占據江東的策略,是靠縱容占地與私人武裝,來籠絡豪族大地主,從而鼓勵地方豪族鎮壓叛亂,維護統治,但此時的陸家因為陸康的抗戰失敗,不僅喪失豪族待遇,也被沒收了部曲,導致陸遜在討伐山越叛軍時,需要依靠強征來補充,重新組建部曲。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陸遜逐漸顯露一代名將的軍事天賦,討伐會稽山賊大帥潘臨、鄱陽的賊帥尤突,尤其是山越叛軍費棧,被曹操策反,人多勢眾,陸遜採用疑兵、聲東擊西等計策,收付叛亂,軍隊由之前的二千,擴充為上萬精兵。

陸遜在軍事上的出彩,也僅限於江東地面,知名度很小,這也是呂蒙推薦陸遜,被關羽輕視,甚至在三國演義里,被羅貫中描述為「年幼孺子」的一個原因。

陸遜打夷陵之戰時幾歲

夷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21年,陸遜是在183年出生的,算算,38歲了,無論按照哪個朝代的標準,都已經是中年人了,實在是稱不上年幼孺子。

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對蜀漢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漢中之戰、占領益州後,取得的成果以及重要的人才儲備都在這一戰中消耗殆盡,諸葛亮花費了數年時間,才得以慢慢恢復。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合成一傳,而陸遜作為最後一位都督,享受和諸葛孔明相同的待遇,單獨成傳,其重要性,在這一戰里,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

當時孫吳的實力明顯是最弱的,在找劉皇叔求和失敗後,為了防止魏國的聯合襲擊,孫權首先對魏稱臣,其後收縮防線,在夷陵地區和蜀軍進入持久階段,一方面劉備的戰線拉的太長,另一方面由於遲遲不能和東吳主力決戰,蜀軍士氣低落。

陸遜總結的蜀軍三大弱點:

1、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

2、察其布置,必無它變。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3、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

三國三大戰役,兩次和東吳有關,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取勝的方式驚人的相似:火攻。

但是和赤壁之戰,周瑜一開始就採用火攻的作戰方式不同,陸遜

開始的用兵策略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依靠資源消耗,拖住劉備。

「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見陸遜傳)

劉備雖然不是什麼軍事天才,但是畢竟在道上混了那麼久,該有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在戰爭初期,劉備考慮周密,陸遜只能採取積極的防禦形態,但是在夷陵這個地方一待就是幾個月,思想上難免會出現一絲懈怠。

而陸遜抓住機會,一次進攻之後,根據劉備的兵力布置,發現了蜀軍的漏洞,可能是沒有設置防火溝,總之陸遜的火攻之策,是根據當時的戰場形勢,依靠自己將帥般的嗅覺,臨時制定的作戰計劃,而後一舉成功,蜀軍死亡十之七八。

陸遜在聲望達到頂峰後,孫權也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成為四大都督中唯一一位出將入相的名臣名將,陸家不僅恢復了往日大家族的榮光,風頭一時無兩。

「君以國士之禮待我,我必以國士之軀報君」,作為回報,陸遜努力追尋陸康的腳步,成為一名剛正不阿的忠臣典範,可惜軍事嗅覺無比明銳的陸大都督,在政治上卻依舊很稚嫩,而這也成為了自己死亡的導火索。

陸遜是怎麼死的

孫氏統治江東的策略,就是放縱本地大族建立私有武裝,發展自己的勢力,但那只是初期的政策需要,此後經過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進入相對的穩定期,江東的豪門大族就成了孫權穩定統治的最大危險。

特別是在孫權進入晚年,涉及繼承人問題時,這樣的隱患尤為明顯,於是孫權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整治四大家族活動,影響最大的總共有四大事件,分別為:暨艷案、隱蕃案、呂壹案、繼承人之爭。

無論哪一個事件,後面或多或少都有吳大帝的影子,特別是呂壹案,呂壹作為孫權的心腹,若沒有老大的指示,整垮宰相和大將軍文武兩大台柱子,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事件完成後,呂壹也被斬首,完全是電影里的劇本。

這幾個事件涉及的四大家族成員,有:張溫,吳郡人,顧陸朱張四大族張家族長,下罪貶斥,廢還吳郡;顧雍,吳郡人,顧陸朱張四大族顧家族長,被問罪;朱據,吳郡人,顧陸朱張四大族顧家族長,被問罪;而集軍權相權於一生的陸遜,在涉及到繼承人問題時,被孫權的幾封信給罵死了,此時四大家族的當家人全部被問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報導劉,關,張之死

東吳大都督————陸遜字伯言,本名陸議,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孫吳四英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