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的確兵敗新野,但關鍵人物既不是徐庶,也不是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發生在徐庶獻策擊敗曹軍之後,主人公是劉備。
原文如下:
福曰:「今夜曹仁必來劫寨。
」玄德曰:「何以敵之?」福笑曰:「吾已預算定了。
」遂密密分撥已畢。
至二更,曹仁兵將近寨,只見寨中四圍火起,燒著寨柵。
曹仁知有準備,急令退軍。
趙雲掩殺將來。
仁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
將到河邊,才欲尋船渡河,岸上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乃張飛也。
曹仁死戰,李典保護曹仁下船渡河。
曹軍大半淹死水中。
曹仁渡過河面,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門。
只見城上一聲鼓響,一將引軍而出,大喝曰:「吾已取樊城多時矣!」眾驚視之,乃關雲長也。
仁大驚,撥馬便走。
雲長追殺過來。
曹仁又折了好些軍馬,星夜投許昌。
於路打聽,方知有單福為軍師,設謀定計。
不說曹仁敗回許昌。
且說玄德大獲全勝,引軍入樊城,縣令劉泌出迎。
玄德安民已定。
那劉泌乃長沙人,亦漢室宗親,遂請玄德到家,設宴相待。
曹操聞訊後,命大將曹仁、李典率部發動進攻。
謀士徐庶獻策,劉備得以打敗曹仁。
隨後,曹仁又向新野發動攻擊,並擺出八門金鎖陣,但又被徐庶識破,派趙雲破陣成功。
當晚,曹仁偷襲劉備軍營,又陷入徐庶早已布置的陷阱之中。
曹仁不僅傷亡慘重,連樊城都落入了劉備之手。
「大獲全勝」這句成語便出現在劉備獲勝之後。
所謂的「大獲全勝」,意為戰勝對方,取得全部勝利。
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一次是本文中徐庶參與的這次,另外兩次發生在諸葛亮出山以後。
作者的用意非常明顯,是為了突出徐庶和諸葛亮高超才能。
不過,新野之戰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嗎?徐庶和諸葛亮又是否在這些戰鬥中都發揮過決定性作用呢? 首先來回到第一個問題:新野之戰的真實性問題。
答案是肯定的,證據出現在《三國志先主傳》中。
據該傳記載:「(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
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這就證明了這一仗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分析史料的時間可以發現,此戰發生的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才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
因此,小說中描述中諸葛亮在新野之戰中獻策肯定是虛構的。
真實的策劃和實施者都是劉備。
參考書籍:《三國志》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的確是終身心向蜀漢麼?
在《三國演義》中,徐庶作為劉備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謀士,幫助劉備擊退了李典,曹仁大軍。在此不要小看了這兩位將領,李典,曹仁是曹營中少有的有謀略的將領,善用兵,而且從不意氣用事,極其謹慎。這兩人被曹...
諸葛亮出山第一戰「火燒博望坡」其實是一場笑話,這並不是他打的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日後曹操將重...
從三個方面全面認識諸葛亮
我們對諸葛亮的認識或來自於演義小說,或來自於民間傳說,或來自於正經歷史。本文將從這三個角度出發,對諸葛亮的形象作一個綜述。以便為大家正確區分歷史人物與文學文化人物提供一些信息。
火燒博望坡這麼重大之戰,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我們先看看三國演義中的記載, 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秋,曹操在汝南(今河南汝南東北)打敗劉備。劉軍幾乎全軍覆沒,率殘兵逃往荊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依附劉表。劉備禮賢下士,頗有聲名。到...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別逗了!
《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發生在諸葛亮剛出山時:當時劉備依附劉表,在新野屯兵,曹操派夏侯惇引曹兵十萬,攻打劉備。諸葛亮運籌帷幄,略施妙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真是「初出茅廬第一功」!
閒扯三國(18):徐庶不言?
閒扯三國(18):徐庶不言?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演義》。徐庶通過自薦成為劉備的軍師並數敗曹軍。為削弱劉備賺取徐庶,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徐庶母親,又以假書信將徐庶騙至曹...
劉備哭了:明明是我指揮的一場戰役,為何被寫成諸葛亮的成名戰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為了神話諸葛亮,不惜將很多原本屬於其他人的功勞巧妙的加在了諸葛亮身上,如赤壁之戰,明明是周瑜和黃蓋的功勞,周瑜想出的火攻之策,而黃蓋想出的苦肉計,但是這份功勞被硬生生計在了...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明君與梟雄——論劉備形象「上」
內容提要:歷史上的劉備,既有「明君」之譽,又有「梟雄」之稱。羅貫中描寫《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時,以歷史人物劉備為原型,同時根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審美傾向,著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梟雄色彩。這...
《三國演義》和三國正史有什麼不同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大家注意了這是一部小說而不是正吏,真正的三國正史是記載在《三國志》這一史書中。你可以理解為《三國演義》是根據史實來寫的一部小說...
千古大孝子,獨憐三國徐元直,終生不獻一策,身在曹營心在漢!
三國名士眾多,璀璨如郭嘉、司馬懿、諸葛亮、荀彧之流,屹立於智囊頂端;或如司馬徽、黃承彥等名流隱士;再如龐統、田豐、周瑜等令人噫吁嘆息中道而亡;但是更多的是在茫茫歷史長河中消散。
劉備敗於虎豹騎之手,不僅兩個女兒被俘,還痛失一位重要人物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故事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徐庶。原文如下:
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空城計不是諸葛亮的發明,第一次用的是他!
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傳奇小說,它不同於陳壽的《三國志》。羅貫中在小說中增加了很多演繹的成分,使它更有可讀性。其中諸葛亮的計謀被突出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最能體現諸葛亮智慧的莫過...
徐庶是真的因為母親而投奔曹操,還是別有隱情?
話說徐庶幫助劉備擊敗曹軍後,曹操打聽到徐庶是劉備取得勝利的關鍵人物。為挫敗劉備,曹操用計把徐庶的母親騙到許都,並冒用徐母的名義給徐庶寫信要徐庶來許都。劉備不願徐庶走,但又不忍曹操拿徐母要挾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