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人物左右超級大國局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小馬鍋

春秋時期,管仲、鮑叔和召忽三人是好朋友,是有名的鐵三角。

管仲戰場上是逃兵,商場上是失敗商人,公務員三次被罷免,是個典型的LOSER。

鮑叔家境不錯,忠厚老實,也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

召忽年少成名,素有軍事謀略,可惜不得志。


當時齊國國君僖公生有三位公子諸兒、糾與小白。

公子糾比較仰慕召忽的才幹,拜為老師,管仲也跟著去混口飯吃,唯獨沒鮑叔什麼事。

有一天,僖公想委派鮑叔輔佐小白,鮑叔不願干,稱病不出。

管仲和召忽去看望鮑叔,說:「你腦袋被門擠啦,這麼好的差事放著不干!」鮑叔說:「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國君知道我能力不行,才讓我輔佐小白,哪還有出頭之日,不想幹了。

」召忽說:「如果你真不想幹了,我就說你快病死了,肯定不會再找你了!」鮑叔說:「好主意!」管仲說:「好個卵!幹大事的人,怎麼能推辭工作,貪圖空閒。

將來繼承君位的,還不知道是誰。

你還是出來干吧。

」召忽說:「不行。

我們三人是鐵三角,缺一不可。

我看小白一定當不上國君。

」管仲說:「不對,全國人都厭惡公子糾的母親,連帶厭惡公子糾本人,而同情小白這個沒媽的孩子。

諸兒雖然是老大,但人品卑賤,前途如何還說不定。

將來糾和小白兩公子必有一人能登位。

小白這孩子,沒有小聰明,性急但有遠慮,我懂小白的。

要是齊國出現大動亂,糾即使得立為君,也沒什麼卵用,到時候不就輪到鮑叔來安定國家了嗎?」(這麼懂小白,你怎麼不去?)召忽說:「有我呢,怕什麼,忠臣不仕二主,要真是公子糾被推下台,那我也不想活了。

」管仲說:「我才不干呢,怎麼能為糾個人而犧牲?國家破、宗廟滅、祭祀絕,只有這樣,我才去死。

不是這三件事,我就一定要活下來。

齊國不能沒有我啊!」(後來也是這麼做的)鮑叔說:「那麼我應該怎麼辦?」管仲說:「你就去干吧。

」於是鮑叔便出來接受任命,輔佐小白。

管仲還還叮囑鮑叔一定要盡心盡力,贏得小白的信任, 這樣以後說話才管用。

果然,多年以後,齊襄公跟自己的妹妹通姦,還謀殺了妹夫(魯桓公),搞得國際局勢很緊張;國內也是一團糟,國人叛亂把襄公殺了,國內大亂。

管仲和召忽跟著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跟著小白逃到莒國。

不久,國內安定,急缺一位君主,此時誰先歸國,誰就是國君,這時候比的是速度。

魯國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並派管仲帶兵去半路截殺小白。

管仲射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吐血詐死,便派人告知公子糾任務完成。

(管仲如此精明,為何沒有驗屍?)公子糾以為萬事大吉,就慢悠悠的回國了。

小白馬不停蹄趕到齊國登位,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公子糾、管仲和召忽,那是咬牙切齒,剁成肉泥才甘心。

鮑叔趕緊出來跟桓公說:「您是就想當個齊國國君呢還是想稱霸天下呢?」桓公不解,鮑叔接著忽悠:「您要是當個國君,有我輔佐就夠了;您要是成就霸王之業,沒有管仲和召忽不行啊,管仲是天下奇才,誰得了管仲誰就能富國強兵,成就霸業!「桓公竟然被說動了。

(如此「深仇大恨」,不殺已是大仁,還要以國事相托,很有蹊蹺,沒見管仲之前有什麼成功事跡嘛)

於是,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公子糾,並用囚車把管仲和召忽送回齊國,揚言要剝皮抽筋、剁為肉泥。

齊強魯弱,魯國只好照辦。

囚車一進到齊國境內,管仲便仰天長笑,齊國左右宰相的位子是我們的了。

召忽若有所思說:「原來如此,以你我的才幹,現在齊國一定讓你當左相,也一定讓我當齊國的右相。

但是,殺我君而用我身,是再一次對我的侮辱。

你作生臣,我作死臣好了。

我召忽明知將得大國政務而自死,公子糾可以說有死事的忠臣了。

你活著稱霸諸侯,公子糾可說有生臣了。

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生名與死名不能兼顧,德行也不能虛得。

你好好努力吧,死生在我們兩人是各盡其分了。

」於是召忽就自盡而死了(知道真相後羞愧自殺)。

果然,管仲回到齊國拜為宰相,輔佐齊桓公,富國強兵,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從此小白、管仲和鮑叔快樂的在一起了)

小馬鍋點評: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也是三個好基友恩怨情仇、激情四射的故事。

管仲的謀劃和眼光確實高超!起初,管仲早已預測齊國必有動亂,其更看重小白,勸鮑叔輔佐小白,而自己卻跟著召忽輔佐公子糾(當間諜)。

派他去截殺小白(很像管仲自己請命),僅中衣帶鉤,竟未驗屍或割下頭顱或毀屍滅跡,便謊報小白已死,以致公子糾放慢速度錯失王位。

逼死公子糾後,假裝被囚回國,召忽為君死節,管仲以國家重於君王,自己活著於國有利而生。

齊恆公釋放「仇敵」,欣賞其才幹委以重任,一副聖明仁君做派,此後合作可謂親密無間,甚至拜管仲為仲父。

後來打著匡扶周王室的旗號,稱霸天下。

一位離王位最遠的公子最後逆襲成為國君,一部活脫脫的《琅琊榜》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管仲的留有餘地——「狡兔」人生

凡事不可做絕,「留有餘地」實際上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看問題不能只看到眼前順利的局面,看不到能造成的不利後果而一廂情願地去處理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