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魏國第一功臣,滅蜀國時功勞最大,但兩個月後被滿門抄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年諸葛亮死後,就讓姜維繼承他,繼續北伐,但蜀國的兵力,以及蜀國的實力比魏國差太多了,當時蜀國基本上沒什麼大將可用了,只有姜維挑起了蜀國的大任,但單憑姜維一人怎麼可能完成北伐大計,並且蜀國內部都有問題,劉禪聽信宦官,導致姜維大軍斷草斷糧,並且劉禪還被人挑撥他與姜維之間的關係。
因此綜合這些因素,加上魏國的大將實力又比姜維這邊強大多,姜維兵敗是理所當然的。
姜維劇照
當時魏國的鐘會與鄧艾,還有衛瓘分三路大軍,一起圍攻姜維,姜維孤軍奮戰不敵,只能退兵撤回劍門鎮守。
而當時的鄧艾卻不按常理出牌,放棄圍攻姜維,繞過了劍門,偷渡陰平小道,直攻蜀國的都城,當時的劉禪見鄧艾領軍來犯,劉禪被嚇得半死,為了求生,於是就開門投降了。
而遠在天邊的姜維,想回援都來不及了,劉禪已經投降了,因此蜀國敗了,姜維想不到敗得那麼徹底,手上還有十多萬大軍,正準備與魏國決一死戰,但沒想到劉禪開城門投降了,在姜維的心裡十分的憋屈。
劉禪劇照
而當時的鄧艾被司馬昭封為魏國第一大功臣,畢竟蜀國與魏國,兩國之間交戰那麼久,一直都不分勝負,而此次能滅蜀國,都是鄧艾將軍的功勞,如果不是鄧艾將軍兵險奇招,偷渡陰平小道,直攻蜀國的都城,劉禪也不會開城門投降,蜀國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敗了。
因此整個魏國的人都稱讚鄧艾將軍厲害,而鄧艾為此也開始驕傲自滿,有點目中無人了。
鄧艾劇照
鄧艾沒有上報朝廷,就私自任大批的官吏,並且還命人修建高台,然後將戰死的士兵全部埋在一起,還命人杜寫史文,還到處宣傳他的建功立業的事情。
鄧艾這樣做直接將鍾會與衛瓘這兩人得罪了,用他兩人的話說,鄧艾你是立功了,但你別忘了是我們兩人幫你拖住了姜維,不然你哪有那麼容易繞開了姜維,去攻打蜀國的都城。
鍾會與衛瓘劇照
鍾會與衛瓘的說法確實沒有錯,如果當時不是因為他兩人拖住姜維,鄧艾也不會那麼容易得手的。
但鄧艾卻沒有這樣想,他一直都覺得最大的功勞是他自已的。
因此他們三人就產生了矛盾,於是鍾會與衛瓘就商量著,不能讓鄧艾再這樣下去,不然以後軍中都沒有他兩人的地位了。
於是他兩人就密奏司馬昭,跟司馬昭說,鄧艾有造反之心,並且現在種種現象足以證鄧艾有造反跡象。
司馬昭劇照
而當時的司馬昭得知此事後,他立刻下令將鄧艾抓了起來,原本司馬昭這個人生性多疑,加上他也看不慣鄧艾最近的做法,於是收到密奏後,都不用考慮事情的真假,就直接下令抓捕鄧艾歸案。
就在這個時候,鍾會被姜維策反,投降了蜀國。
姜維劇照
司馬昭得知後立刻親率大軍平反,由於鍾會的手下原因,導致起兵失敗,而司馬昭又率領大軍親至,因此還沒能舉起兵來的鐘會與姜維等人被司馬昭殺了。
當時的局面的有點亂,司馬昭為了收拾殘局,就命衛瓘主持大局,而衛瓘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派人追趕鄧艾的囚車,並且追上囚車後,直接殺了鄧艾,而且鄧艾的家人也全部被衛瓘殺了。
衛瓘劇照
衛瓘之所以要殺人滅口,就是不想讓鄧艾活著見到司馬昭,畢竟鄧艾的罪名,是衛瓘與鍾會兩人捏造的,現在鍾會死了,而自已又手握大權,衛瓘肯定不會讓鄧艾有重來的機會。
想不到剛剛立下大功的鄧艾,不出幾個月就被滿門抄斬,雖然是遭奸人所害,但那種反差有點大啊。
後來司馬炎繼位後,才查清此事,公告天下鄧艾是有功之臣,不是亂臣賊子。
司馬昭滅蜀之戰: 鄧艾贏得僥倖, 姜維輸得冤枉, 鍾會有理由不服氣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由鍾會,鄧艾和諸葛緒率領三路大軍伐蜀,司馬昭的具體部署是鄧艾和諸葛緒在沓中拖住姜維,同時鐘會從漢中進軍,以達到三路合圍在關城和陰平以北一帶圍殲姜維大軍的戰略意圖...
軍隊攻破了敵國國都之後,士兵們加官進爵,主帥身首異處
魏國名將鄧艾,偷渡叢山峻岭的陰平,軟硬兼施,逼迫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是當初無愧的平蜀第一功。但是,敵國平滅之後,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將軍,不僅沒有拿到應有的賞賜,反而落了個死無全屍的下場,這又是怎麼...
諸葛亮死前留下一暗示,若劉禪重視了,蜀漢也不至於那麼快被滅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被《三國演義》神化的諸葛亮一直是三國題材之中頗有爭議的人物,當然更多的是對這位神機妙算的大軍師充滿了喜愛,到現在仍舊還流傳著諸葛亮的許多故事。不過,在正史之中,諸葛亮確實文韜武...
這個小人物在三國中只出現了一次 卻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他是誰
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成功,然後率軍直抵成都城下,劉禪召集群臣商議對策,他的兒子北地王劉諶堅決要求背城一戰,並列出了多條理由,但劉禪並沒有採納,最終他在光祿大夫譙周的慫恿下開城投降,蜀國由此...
姜維詐降為何能輕易取信於鍾會?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起滅蜀之戰,魏軍兵分三路,東路的鐘會十萬大軍是主力,在姜維和鍾會相持於劍閣之際,西路軍的鄧艾繞過姜維的蜀軍主力奇兵偷渡陰平奇襲江油,擊敗諸葛瞻,連破涪城和綿竹兵臨成都。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