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詐降為何能輕易取信於鍾會?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起滅蜀之戰,魏軍兵分三路,東路的鐘會十萬大軍是主力,在姜維和鍾會相持於劍閣之際,西路軍的鄧艾繞過姜維的蜀軍主力奇兵偷渡陰平奇襲江油,擊敗諸葛瞻,連破涪城和綿竹兵臨成都。

成都周邊已無兵力可以一戰,姜維主力被鍾會所阻無力回援,大勢已去,於是劉禪投降,隨後姜維也率軍向鍾會投降。

姜維劇照

按演義中所說,姜維是詐降於鍾會,以圖尋機復國,鍾會對姜維的投降是大喜,一點都沒懷疑是詐降,不僅問姜維怎麼投降這麼遲,隨後還與姜維結為兄弟,讓他照樣領兵。

問題是鍾會此人在司馬氏掌權的曹魏以智著稱,在司馬師征討毌丘儉和司馬昭平定諸葛誕的叛亂中屢出奇謀,為司馬氏穩定政權立下很大功勞。

伐蜀之役功勞雖不如鄧艾但也穩打穩紮,步步緊逼,算的上是一位名將,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謀略出眾的智將怎麼就會輕易的相信了姜維的詐降了呢,最後還被姜維拖了下水,死於亂箭之中客死蜀國。

仔細分析後會發現,原因其實很簡單

鍾會劇照

第一,劉禪已經投降,而且還讓人傳話讓姜維也投降,國家都沒了,皇帝都降了,有了這個大前提,姜維的投降就順理成章了,很少會有人想到是詐降,鍾會肯定也不會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姜維還滿懷復國之心。

第二,姜維本來就是魏國臣子,當初投降諸葛亮並不是主動投降而是被諸葛亮設計斷了後路才投降的,現在重新回到魏國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鍾會低估了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姜維在諸葛亮的細心指點下一心要做的是蜀國的忠臣而不是魏國的臣子。

鄧艾劇照

第三,姜維的切入點很好,他一上來就先給鍾會戴幾頂高帽子,然後話鋒一轉,就說起了鄧艾的不是,這個其實就是此刻鐘會心中的不滿:伐蜀的主力是他,拖住姜維主力的也是他,仗打得多的也是他,可是最大的功勞卻被鄧艾輕易的搶了去,光環都歸了鄧艾,鍾會自己卻成為了配角,他怎麼忍得住這口氣。

所以姜維說寧降鍾會不降鄧艾這番話簡直是說到鍾會心裡去了。

鍾會劇照

第四,鍾會其實久懷不臣之心,風雲際會之下他就會顯露出自己的野心,在他率大軍伐蜀之時,魏國朝中已經有人預料到他日後必反,鍾會自己的不安分給了姜維的可乘之機,果然他在姜維的挑撥下,先是搶先下手誣告並殺了鄧艾,三路大軍兵權盡在鍾會之手後,他就和姜維謀劃在蜀地自立。

對於鍾會而言,姜維真降假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日後行大事時身邊有個得力的幫手,沒有人比姜維更合適了,姜維的投降對鍾會來說是恰到好處。

姜維自殺殉國

姜維和鍾會兩人各懷心思最後卻都未能如願,對姜維來說其實已經是大勢已去,即使鍾會能自立又如何?假設鍾會能成功,估計第一個要殺的就是姜維。

就算姜維亂中取勝得以復國最終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不過姜維也不算毫無收穫,至少伐蜀使得蜀國滅亡的兩個重量級人物鍾會和鄧艾都算是間接死在他手上,只是可惜了諸葛亮的傳入忠烈如斯,自刎殉國,可歌可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只有野心不識套路的大將是誰

司馬昭發起的滅蜀之戰,一開始很多人是並不看好的,這其中就包括鄧艾。但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的鐘會卻認為蜀國可取。並且做了一些軍事上的準備,促使司馬昭下定了伐蜀的決心。

蜀國之滅非姜維之罪但卻和姜維脫不了干係

公元263年曹魏開始大舉進攻蜀國,魏將鍾會 鄧艾分兵入蜀,鍾會率領魏軍牽制住了蜀漢主力姜維部。鄧艾得以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後主劉禪於是獻城投降,蜀漢宣布滅亡。劉禪投降之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暗中和...

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說出了蜀國滅亡的原因

劉禪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昏庸皇帝,直到現在我們還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不爭氣的敗家子。當處於危難關頭的蜀國交到劉禪手中後,他沒有扛起大旗勵精圖治,而是寵信小人耽於享樂,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