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實現歸隱的諾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經歷了很多波折,依附於各大集團,而且常常被人打的四處逃竄,在這惡劣的形勢下,劉關張形成了情同手足患難與共的政治集團。
老哥劉備是三個人中最有頭腦和抱負的人,混跡江湖多年,他深知江湖險惡,在這動亂不堪的年代要想混出個人樣,必須有自己的基業。
想要得到回報必先資本投入,現在三弟張飛把多年「賣酒屠狗」的積蓄拿來作了啟動資金,二弟關羽用自己的武功和忠義作為原始股,但是開發什麼項目卻要另請高明的專業人才。
徐庶推薦了孔明,劉備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請,沒有遇見孔明,其實孔明就在家裡,他之所以不急於出來相見,主要出於三點考慮。
網絡配圖
第一、劉備當時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之輩,只是自稱漢室宗親,此人是不是可以依賴之人,是不是明主,跟著他能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因為,曾有人向孫權推薦過孔明,孔明說,孫權可以待我如上賓,但不能讓我充分施展才能,這樣的單位,我不去。
劉備如何,孔明要加以了解和研究,用人實行雙向選擇,可能孔明是鼻祖。
第二、劉關張已經形成集團小圈子,孔明能否進入這個圈子成為圈子的核心人物,劉關張能否聽從孔明的調遣,他深有顧慮。
網絡配圖
因為關羽、張飛對三顧茅廬已經很有意見,如果孔明在他們集團中再插一槓子,不知關張能否容忍。
第三、劉備既無地位又無地盤,輔佐這樣的白皮困難很大,要付出畢生心血,而一旦大功告成,難保劉備不像他祖宗劉邦一樣坑殺大臣,到時自己還能否全身而退,還是未知數X。
所以,孔明出山前故意說出了歸隱的話,那是諸葛亮用心良苦。
網絡配圖
《三國志》說,劉備在荊州訪賢的時候經常聽人說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如果孔明是真隱士,何必自比管仲、樂毅呢?又何必出山追求功名利祿呢?所以,孔明臨出山時表示以後歸隱的意願,實際上是一句別有用心的話。
他委婉地告訴劉關張,自己沒有野心,只是你們重金聘請的專業人才,日後絕不會參與你們的利益分紅,也不會顛覆你們的政權。
這既消除了劉關張的戒備之心,又給自己留足了進退自如的餘地,諸葛亮真是高明之致。
當然,白帝城託孤也是孔明無法歸隱的另一條重要原因。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實現歸隱的諾言
孔明受劉備的三顧之恩不得已臥龍出山,劉備獻上聘禮算是預付了年薪。離家前,孔明對弟弟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此一段看似平常的話,其...
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為什麼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三國演義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是司馬徽和劉備的一番交談,因為徐庶剛被曹操「拐走」,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那司馬徽是怎麼介紹諸葛亮的呢?司馬徽說:孔明常常自比於管仲、樂毅,孔明的才能是不可估量...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孔明不出山真的是因為害怕郭嘉嗎?
郭嘉,字奉孝,出自汝南潁州士人集團。21歲曾投奔袁紹,一眼看出袁紹多謀而無斷,非成事之人,便離開袁紹閒賦在家。26歲時經同為潁州士人的荀彧推薦給曹操,郭嘉與曹操見面交談後,均相見恨晚,於是曹操封...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諸葛亮初出茅廬已是老謀深算,羞煞青澀劉關張,
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每個大神背後,都有著無數粉絲。要說他們誰更厲害一點,誰稍遜一籌,都會有大批人反對。若是只說他們初涉江湖的那份表現呢?沒說的,桃園三兄弟加起來,也不及一個諸葛亮。
梟雄之間的博弈,諸葛亮為何不選擇曹操,而選擇一貧如洗的劉備!
話說諸葛,就出師表和隆重對來說,眼光與才氣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但為何,作為如此聰明之人,難道不明白北強南弱,甚至是聯吳抗曹也難以統一北方的道理?(南北經濟、人口早已決定力量對比),為何諸葛亮沒有選...
曹操為何沒有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在沒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被曹操追得簡直是四處亂竄,如果,不是請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給滅了,滅完劉備,曹操下一個,就會幹掉孫權,這樣,就不是由晉朝,而是魏來統一天下了。...
諸葛亮出山後,關羽不服,劉備說了這句話,竟成流傳千古的成語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年輕時隱居隆中,一面耕田,一面讀書。當時,劉備率領部隊駐紮在新野,實力非常弱小。劉備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要想擴大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除了猛將之外,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