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後,關羽不服,劉備說了這句話,竟成流傳千古的成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他年輕時隱居隆中,一面耕田,一面讀書。
當時,劉備率領部隊駐紮在新野,實力非常弱小。
劉備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要想擴大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除了猛將之外,還必須要有一位重量級的謀士。
於是,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號稱「臥龍先生」。
劉備早就聽說過諸葛亮的大名,知道他很有才能,便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做他的軍師。
諸葛亮也感激劉備的尊重和信任,幫助他擴大軍隊,招募遊民隊伍,收編了很多雜牌軍,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使劉備的兵力從最初的幾千人很快擴展到幾萬人。
因此,劉備愈發器重諸葛亮,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這時,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有點吃醋了,心中很不高興,多少有點亂世武人看不上文人的意思,在劉備跟前說了不少牢騷話。
劉備心中清楚這幾位的分工,關張雖然勇猛無敵,但終究是一介武夫,衝鋒陷陣沒問題,在戰略上卻很難給劉備以支撐。
而諸葛亮雄才大略,早在「隆中對」的時候,劉備便極為佩服。
劉備內心跟明鏡似的,能輔助自己成就帝業的人才,就是諸葛亮。
面對關羽張飛的滿腹牢騷,劉備說了這句話: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就是說,我有了諸葛亮,就好比魚兒得到了水一樣,你倆以後不要再有任何抱怨啦。
關羽張飛則在諸葛亮設計大破曹軍後,也對諸葛亮表示佩服,終於擺正各自的位置。
劉備給兩位弟弟說的這句話,後發展成一個成語——「如魚得水」。
形容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者舒服的環境。
成語「三顧茅廬」的故事
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里。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為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隔了幾天...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體現了他什麼樣的心理?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本人成就帝業,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的宛在現在,這此中有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有關羽、張飛的居功自信。
劉備成就了諸葛亮?還是諸葛亮成就了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幫助劉備謀得了荊州,奪得了漢中,平復了西南蠻夷!只要有諸葛亮的地方就會有勝利!劉關張也非常尊敬著諸葛亮,但關羽死後,劉備張飛想為關羽報仇!而諸葛亮和趙雲極力的阻住劉...
劉備知道關羽被殺後直接昏厥, 但聽聞張飛死訊, 只說了四個字!
劉關張三兄弟的故事我們知道的太熟悉了,他們的故事從小就伴隨我們的成長,但是呢,對於三國中的每一件事,其實我們只是理解了表面,很多東西都沒有深入到了解。自從看了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老師講的三國,覺得...
梟雄之間的博弈,諸葛亮為何不選擇曹操,而選擇一貧如洗的劉備!
話說諸葛,就出師表和隆重對來說,眼光與才氣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但為何,作為如此聰明之人,難道不明白北強南弱,甚至是聯吳抗曹也難以統一北方的道理?(南北經濟、人口早已決定力量對比),為何諸葛亮沒有選...
太清晰了,再重溫一遍,經典中的經典老版《三國演義》,三國茅廬
終於找到了老版的高清《三國演義》,高清的就是不一樣,原來看不到的細節,現在都可以看到了,84集都下載到了,重新看了一遍,很過癮!上圖三國茅廬
為什麼劉備要追諡法正而不追諡自己的兄弟關羽?
關羽和張飛即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更是劉備的得力幹將,而關羽無疑是劉備最得力的助手,根據歷史記載,劉備張飛關羽像親兄弟一般,甚至在一張床上睡過覺,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劉備追諡了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