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出師伐吳——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7月,蜀昭烈帝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

吳惶恐,求和不許,被迫應戰。

在蜀的進攻下,吳實施陸遜計策,戰略退卻,防禦堅守。

蜀軍據秭歸、夷陵之後無法打開局面,山區結營以待佳機。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8月,陸遜抓住時機,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僅劉備以身免,次年四月白帝託孤而終。

此次戰役,劉備精銳覆滅,人才盡失。

加上三年前名將關羽戰死,荊州易主,蜀國成為了三個國家中地盤最小,人才最少,實力最弱的國家,興漢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由此,諸多後人認為劉備東征吳國,行為衝動,準備不足,時機不佳,人心不附,才導致最後的失敗。

然而,縱觀此次戰役發動之前,三國轍期間各自狀況,劉備伐吳,是經過從容整頓、潛心謀略,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決定不是衝動。

蜀國方面

自公元208年起到公元221年,劉備戰赤壁,拿西川、殺夏侯淵、阻曹操、自立漢中王到稱帝,步步高歌,一路氣勢如虹,士氣大漲,拿地拿人,實力大漲,有這個條件和孫權決雌雄。

且漢中之戰結束到發兵東吳,兩年時間協整,準備充足,非一時衝動,況且順江而下,行兵補給方便且快。

而東吳陰使呂蒙搶荊州殺關羽,名不正言不順,劉備關羽情深義重,出師伐吳,名正言順,人心所向。

吳國方面

東吳偷襲荊州之後,吳國大將呂蒙病故,軍隊權利交接,新任將領是否服眾、士兵調動是否從令等問題都要時間才能解決。

再者,荊州這塊沃土,關羽治理十多年,民心歸附,東吳新占,根基不穩。

存在這幾方面嚴重的問題,所以在劉備準備親率大軍伐吳之時,孫權準備不足而惶恐。

魏國方面

從曹操進封王(公元216年)加九錫到曹丕稱帝(220年)再到曹丕去世(226年),引起漢臣不滿,曹魏各地基本上年年有反叛事件發生,大致都是食漢祿的漢臣、思漢的漢民所為,麻煩不斷。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曹丕接任並於同年代漢稱帝,新舊政權交替,更易生事端。

曹丕也不是紙老虎,稱帝後,在軍政權方面,為穩定漢臣,遷都洛陽,為鞏固地位,強令諸侯王回封地又屢次遷封,為掌握兵權,頻繁調動軍隊,為收穫民心,多次巡遊。

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成效。

曹丕是聰明人,所以吳蜀之戰,曹魏的有所顧慮而會選擇袖手旁觀,劉備後路無大憂能放手去干。

最後,劉備稱帝後,如此多的契機,為什麼選擇先伐吳而不伐魏的問題。

如果選擇伐魏,出兵方向,不是地圖上隨便一划就成,這是大問題,向北,由漢中越秦嶺?「蜀道難」,補給是困難,這也是後期的諸葛亮幾次北伐失敗主要原因,魏國不戰即可「屈人之兵」;向東,借道東吳北上?吳國已經撕破臉,殺人拿地,若蜀國主動握手言和,要求借道伐魏,吳國他敢信?就算這事成了,借道北伐節節順利,若東吳突然背後捅刀子,前後夾擊,退無退路怎麼辦?關羽就是前車之鑑。

所以選擇伐吳是最好的決定。

除了上幾段提到的伐吳優勢還有有如下幾點契機,一、選擇先伐吳,後路有保證,漢中有天險,猛將魏延駐守,不用擔心魏國;二、曹丕以魏代漢,而劉備為東漢的繼任,東吳卻向魏示好,俯首稱臣,政治上打臉,不能姑息;三、魏強吳弱,採取先易後難的方針最佳;四、若能攻滅吳國,蜀國至此邊境可具有西有秦嶺東有長江的地理優勢,以此安心發展,再圖中原!

然,如此明智之舉,劉備之於夷陵,竟和當年曹操之於赤壁同轍,可能劉漢王朝真的氣數已盡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關羽隕,敗猇亭,蜀漢從此未出西川!

華夏皇帝漫談之蜀漢昭烈帝劉備成都稱帝 白帝託孤 劉備艱難地奪取了益州,不過接下來他打了一場勝仗。由於漢中地勢險要,是巴蜀的咽喉要道。劉備占領了益州,就想進一步奪取漢中。不想曹操動作快,派夏侯淵、...

陸遜火燒連營的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電視劇《新三國》是根據原著《三國演義》改編而成。講述了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到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然後被司馬懿攛掇政權之後天下歸晉的故事。精彩的劇集,獲得了首爾國際電視劇亞洲電視劇大獎等等知名獎項。...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