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如何給廣西帶去安寧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直到1520年農曆九月前,王陽明始終把「存天理,去人慾」作為他心學的終極目標。

每當有人問他應該如何成為道德聖人時,他給出的方法也只是「存天理,去人慾」,但經歷了張忠團伙處心積慮地讒誣構陷而能毫髮無損後,王陽明的心學來了一次飛躍,這即是「致良知」的正式提出。

從此後,王陽明什麼都不提,只提「致良知」。

有人考證說,「致良知」早就被南宋的理學大師胡宏提出過,我們已無從得知王陽明是不是抄襲了胡宏,還是根本不知道胡宏而自創出來的,無論哪種情況,在今天,「致良知」和「王陽明」已成一體,不容置疑。

「致良知」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

按王陽明的話說則是,由於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惡,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於萬事萬物上,萬事萬物就得到了天理,於是皆大歡喜。

「致良知」的運行原理是什麼呢?王陽明和弟子陳九川的一段對話是最佳的答案。

陳九川向王陽明提出這樣一個困惑:「心學功夫雖能略微掌握些要領,但想尋找到一個穩當快樂的地方,倒十分困難。

王陽明告訴他:「你正是要到心上去尋找一個天理,這就是所謂的『理障』。

此間有一個訣竅。

陳九川就問訣竅是什麼。

王陽明回答:「致良知。

陳九川問:「如何致良知?」

王陽明回答:「你的那點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為準則。

你的意念所到之處,正確的就知道正確,錯誤的就知道錯誤,不可能有絲毫的隱瞞。

只要你不去欺騙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著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惡。

此處是何等的穩當快樂!這些就是格物的真正秘訣,致知的實在功夫。

若不仰仗這些真機,如何去格物?關於這點,我也是近年才領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

一開始,我還懷疑僅憑良知肯定會有不足,但經過仔細體會,自然會感覺到沒有一絲缺陷。

據此,我們可以知道,「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里的「致知」,它的運行原理就是按良知的本能(能分是非善惡)指引去為人處世。

各位書友好,今早我們繼續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第197至244頁。

請大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四句教」?

2.王陽明是如何給廣西帶去安寧的?


1. 為善去惡是格物

平定了寧王叛亂,王陽明的軍事行動稍事喘息。

幾年後,皇帝朱厚照駕崩,經過一系列政治角逐,朱厚熜登基。

等到朱厚熜坐穩了江山,一些朝廷官員前後多次向皇帝進言,建議將王陽明召到朝中做事,但皇帝因為王陽明的心學並不為權臣認可而多次推脫。

然而,呼籲王陽明出山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1527年農曆六月,王陽明再度出山。

這一次,還是與軍事行動有關,只不過不是江西,而是廣西。

離開老家餘姚前,王陽明對他有名的「四句教」進行了解釋,所謂四句教指的是: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我們望著天空,沒有目的,這是無善無惡,當一顆隕石從天墜落,正砸向一個熟睡的人時,我們的心會動起來,這叫意之動。

動起來的意有兩種,一種是善意,一種是惡意。

把自己的惡意去掉,保存善念,去提醒那個將被砸到的人趕緊起身,這便是為善去惡,就是格物。

這是王陽明第三次證道,前兩次分別是在貴州龍場論證「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論證「致良知」,這一次是在浙江餘姚論證「四句教」。

而此時,王陽明早已是拖著病軀的病人了。

2.還百姓一個太平

對於王受和盧蘇在廣西的造反一事,王陽明並沒有採取別人所料想的軍事行動,而是以招撫的方式和平解決。

不僅讓王受、盧蘇二人心服口服,還使他們心甘情願地擔任起維護廣西安定團結的任務。

不過,王陽明也深知要想讓一個地方實現真正的安定,思想教育是重要一環,於是他自己出錢興辦學校,給百姓講授心學的知識。

就在廣西氣象逐漸恢復的時候,當地士紳們卻又提出了另外的隱憂。

據說,廣西真正的問題不在王受、盧蘇造反,而在斷藤峽和八寨盜賊的無惡不作。

此時身體每況愈下的王陽明一心想著百姓的苦楚,放棄了回老家餘姚的念頭,決定為民除害。

經過仔細研究分析,他認為剿滅盜賊不能用招撫的方法,因為這些人在此前被屢次招撫後又屢次故伎重演,必須毫不猶豫地用武力加以剷除以絕後患。

在兵力遠低於盜賊的情況下,王陽明用一個多月就將斷藤峽河八寨拿下,可謂創造了奇蹟。

3.至死不忘致良知

在別人眼屢建奇功的王陽明其實已經離死亡近在咫尺了。

1528年農曆九月,他決意離開廣西。

他的肺病嚴重惡化,夜裡咳嗽到無法入睡的地步,臉色青黑,以今天的醫學角度來看,恐怕是肺癌。

他將自己的情況向朝廷上奏,希望能辭職回家養病,但並未得到回音。

即便如此,他還是在農曆十月的時候開始踏上離開廣西的路途。

就在他病重的最後時光里,他仍舊寫信給弟子聶文蔚,申明事上磨鍊的真諦。

他說,人做學問,一生也只是為了一件事,就是致良知。

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一步一步來。

事情來的時候,盡我的良知來應對,事情沒來的時候,也不要沒事找事。

靜坐並光明自己的良知,這也是事上磨鍊。

1528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五,乘船抵達南安的王陽明卻無論如何也下不了船了,他已經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弟子周積看到老師僅剩一口氣,便哭出聲來,而王陽明卻握住他的手勸慰道:「不必難過,要時刻注意學問的增長。

」帶著生命的最後一口元氣,又經歷了將近一個春秋,1529年農曆十一月十一,王陽明被葬於浙江紹興蘭亭洪溪。

縱觀王陽明一生,前三十年是思想上的浪子,在儒、佛、道三家之間來回穿梭、選擇,龍場悟道後果斷以心學作為一生所踐行的理論,一次次迎接考驗,一次次漂亮地完成生活的挑戰。

他在良知的指引下創造了足以讓所有人傾佩的人生價值,成為了一代聖人。

王陽明心學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用處?其魅力何在?今晚我們繼續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第245至260頁。

作者:蘭川,樸野堂堂主(puyetang),新經典(Thinkingdom)新媒體編輯,在楊無銳《其實不識字——在漢字里重審生活》一書中負責朗讀。

加入有書,一起組隊對抗惰性,,每周共讀一本書,一年共讀52本精選好書,關注有書公眾號(youshucc)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