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獲得12位皇帝不依不饒16次追封的聖人是誰:中華異人錄連載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公像

泱泱華夏,歷史人物層出不窮,可是有這麼一位人物,生前征戰四方,戎馬一生,去世後卻比生前熱鬧得多,自此再也沒有消停過!身前的形象從官方到民間日益深入乃至神化,從民間梨園戲曲、評書、再到官方弘場、立祠建廟,再上升到宗教,沒有哪個領域沒有霸占一塊領地!他是誰?為什麼?

他叫關羽,字雲長。

還有稱謂:關公、美髯公、關二爺、武聖。

皇帝們的封號千奇百怪,待會兒列表放在文後。

中國歷史上有勇有謀的將領很多,且看關羽是如何取得這些尊位的,這是歷史奇蹟,中國史上還沒有第二人勝出關公:官方和民間長期認可和追祭。

而且外族身份入侵的滿清王朝,也仍然追封關羽。

千古奇蹟。

原因如下:

1:三國演義這部傳世名作的包裝和傳播效果。

眾所周知,四大名著是國人必讀的基礎文字著作,縱使沒有讀過,也從民間藝術的片斷中,對三國演義必有所聞。

三國演義裡頭對關羽極盡宣染和讚美,主要從哪幾方面展開的呢?主要從三方面正面描寫關羽:忠、義、勇。

這三方面,羅貫中都用盡了筆墨,毫不吝嗇讚美之辭。

忠:桃園三結義;這個場景,一直到今天,仍為世人特別是年輕人效仿。

幾個情投意合的年輕人組成小社團、小團體,相互抱團壯大力量,增強社會活動能量和抗風險的力量。

在解放前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人們長期處在受壓迫的環境中,封建集權和軍閥割據,戰亂和饑荒,天災人禍等,使得法制難以公平,底層的民眾、弱勢群體組成這樣的團體,確實能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但是,利用這種形式的人們,可不止底層,更有黑惡勢力,上層社會的官官勾結,也都會用到這種形式,所以,這種形式的本質,要看清,並不是什麼人用了都合理。

我們現在,要用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來看待這樣一種情形:褒義理解為:團結力量大;貶義則可以理解為:組小山頭、黨同伐異!

關羽的忠,還體現在一件重要事件上:掛金封印、過五關斬六將!

關羽因劉備戰亂中下落不明,才護著劉備的兩位夫人,一起歸降曹操,並且說明是降漢不降曹,節義上規制分明。

待劉備有下落後,關羽果斷棄官職,掛金封印,突破曹操的五道封鎖線,強行闖關而去,並且還護送劉備的家眷。

關羽待劉備,有君臣之忠,還有兄弟之義。

關公刺青

義:除了劉關張三人之義,關羽對收留過他的曹操,也有義,火燒赤壁一戰,關羽義釋曹操,置軍法於不顧,也體現了關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義氣。

三國演義描寫這幾個重要故事時,都把關羽置身強烈的反差場景中:寄居曹營、為曹斬顏良文丑、舊主重現、殺友軍六位主將投舊主!(過五關斬六將);一邊是軍令如山、一邊是假公濟私擅自放走曹操!(義釋曹操);關羽的忠和義都是艱難的選擇,冰火對比的場景,必須有堅定的人生信念,視死如歸的氣概,才能作出這種「忠」和「義」的舉動。

這種反差對比的藝術手法,讓關公的故事無比壯美。

所以,人民從三國演義里看到的關羽,是羅貫中這個高超的導演包裝出來的英雄形象,這個形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至於民間藝術的各種形式里,都拆解三國演義的關羽情節:桃園三結義、割袍斷義、斬顏良、過五關斬六將、出許昌、關公與曹操等,甚至很多劇種里都為關公設定了專門的角,形象。

後來從藝的藝人中間,很多人一輩子都只演關公這個角色,生命全部奉獻給了關公這個形象。


關公臉譜

關公臉譜

勇:關公的武藝,攻城略地的勇武,過五關斬六將,等,三國演義裡面也有詳盡的描述,特別是描寫關公的外形,重棗臉,長須美髯,青龍偃月刀;除了武,還有神威,不怒而威的男子漢形象。

更不可放過的情節是:關公刮骨療傷。

這個誇張的藝術手法,後來在90年代的香港電影中多次見到(不麻醉取彈頭)!

2: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需要,促成了各封建君主對關公趨之若鶩地弘揚與神化!

為了維護統治地位,馴化治下臣民對內服從,忠君,對外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戰,統治階級需要羅貫中筆下的關羽的一切精神:忠君,守義,神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滿清統治下的前朝忠臣岳飛,同為武聖,就沒有關公的待遇,大概因為三國演義裡面,沒有民族對立的情節。

且看各封建王朝給關公追封的尊號:(摘自百度辭條內容)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

這並不能說明關羽不值得弘揚,事實上,關羽的故事本身,一定具備相當的真實性,一個男子漢能做到他的幾分之一,也算是條漢子了!

但是,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我們已經不是那麼需要桃園三結義的社交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的社會制度文明,法制文明。

如果你試圖參與某些小團體,自比關公,不妨先想想:如此神勇、忠義的關公,生前故後尚且被人狠狠地利用了上千年,你是不是比他超然世外?

關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令人扼腕嘆息的華容道事件是真是假?

《三國演義》描寫關羽,歷來都讚揚他的忠義,而表現他忠義的情節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千里走單騎,另一個是華容道放曹。學者毛宗崗對他的行為大家讚揚。稱其「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