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早年的皇權爭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與趙光義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改為東京。

宋太祖所面臨的另外一項事業就是統一全國。

趙匡胤在與趙普雪夜商討後,決定以先南後北為統一全國之步驟。

趙匡胤首先行假途滅虢之計,滅亡了南平和楚。

之後又滅亡後蜀、南漢、南唐三國。

太祖一心希望統一全國,還設立封樁庫來儲蓄錢財布匹,希望日後能夠從遼朝手中贖買燕雲十六州。

開寶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進行北伐。

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燭影斧聲」的歷史疑案。

其弟趙光義忙於即位,全國統一事業暫告停止。

宋太祖弟趙光義即位,廟號太宗。

太宗穩固統治地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將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及吳越錢氏歸降,其後再滅亡北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顧大臣反對,趁滅亡北漢的餘威,從太原出發進行北伐。

起初一度收復易州和涿州。

太宗志得意滿,下令進攻燕京。

結果在高粱河遭遇慘敗。

此役之後,宋朝的戰略便轉為被動。

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結果又敗,著名的大將楊業也在此役中陣亡。

之後宋朝在對党項的戰爭中也多失敗,四川又爆發民變。

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轉為重內虛外。

太宗本人附庸風雅,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此而開。

太宗還喜好書法,善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體,尤其是飛白體。

連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上的字也是太宗親題。

太宗即位之事頗有疑雲,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

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起源於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杜太后稱要趙匡胤死後先傳光義,再傳光美(後改名為廷美),再傳德昭(趙匡胤長子)。

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雖然有金匱之盟的說法,但是太宗卻先後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貶黜廷美到房州,兩年後廷美就死於謫所。

太宗長子元佐也因為同情廷美而被廢,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後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恆。

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駕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繼恩等企圖立元佐為帝。

幸虧宰相呂端處置得當,趙恆才順利即位,廟號真宗。

宋朝也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之死與「燭影斧聲」

宋開寶九年(976年)10月,趙匡胤一夜間猝然離世,趙匡胤行伍出身,死時年方五十。趙匡胤身體非常強健,而且正史上並沒有其患病的記錄,因此趙匡胤的死因成為了千古之謎。

斧聲燭影——被歷史掩埋的真相

斧聲燭影,是指由於宋太祖趙匡胤暴斃,宋太宗趙光義莫名即位,世人懷疑趙光義弒兄奪位而形成的一個千古謎案。有關記載以僧文瑩的野史《續湘山野錄》最為著名。

趙光義即位疑雲 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嗎

趙光義即位之事頗有疑雲,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趙光義穩固統治皇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