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歷史功績幾可與秦皇漢武唐宗並列,為何建立的朝代被評最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907年矗立兩百多年之久的大唐帝國轟然倒塌,一個平衡被打破,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在北方的廣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惜的動亂,直至一個新的平衡建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廣袤地區各個割據政權相互混戰,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王朝與此同時南方各地有陸續並存過十個較小的割據政權,這一混亂的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讀史五代,猶如艱難穿越歷史的洶湧大浪。
因其殘酷多難至極。
是以無論何人,能結束這一混亂局面者,必將為史家所青睞。
繼英年早逝的周世宗柴榮後,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帝王橫空出世,其即為宋太祖趙匡胤。
觀趙匡胤一生,出身將門,追隨明君,文治武功,德才兼備,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宋朝的開拓者,其可謂中華歷史上一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而其以寬厚的胸懷、完美的人格和所施的善政,使其廣為後世所傳頌。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
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
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後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
大軍回京後,周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對趙普說:「我睡不著覺,因為臥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盤。
」在趙普的幫助謀划下,趙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趙匡胤奉行「文以靖國」理念,施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使宋朝從五代的紛亂中趨於一統和穩定。
趙匡胤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宋朝是文人樂園」的稱譽。
趙匡胤稱得上既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而有宋一代,之所以出現人才輩出、群英薈萃、文化繁盛的局面,一個根本原因是宋代基於隋唐科舉制度的弊端,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有效的改革,開創了鎖院制度(即在主考官、副考官等考官人選確定後,立即將他們鎖於貢院之中,斷絕他們與外界聯繫,避免出現考官向親朋好友泄露試題的現象)、彌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試結束後,由專人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部分用紙糊起來,再交給考官評判,直到最後統計成績時,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則即為作弊,這也是後世考試中密封試卷制度的起源)、謄錄製度(據宋人記載,實行彌封制後,科場上又發生了考生在試卷上書寫標記、暗語的問題,於是「謄錄」之制隨之出現:在考生交完試卷後,朝廷僱請一批抄寫書手將考卷重新謄錄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於進一步杜絕「彌封」措施的紕漏)、別試製度(即針對考官子弟特設考場考試的制度。
在這樣的特殊考試過程中,另派考官監考、閱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現象出現。
同時,對當朝大臣權貴的子弟往往還要多複試一次,以甄別是否有人利用權勢將無能子弟的成績拔高),使宋代的科舉考試相比較隋唐的科舉考試更加公平,從而使大批寒門學子能夠被選拔到體製成就功名,從根本上確保像黃巢這樣的「人才」終為王朝所用。
而宋代始終沒有大規模的民亂,原因正在於此。
其次為開創史無前例之中央集權。
趙匡胤通過「收起精兵,稍奪其權,制其錢穀」三大綱領,巧妙地「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於皇帝一人之手。
一舉剷平「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亂局。
在趙匡胤諸項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中,最為後人所稱道的是其「杯酒釋兵權」舉措,既避免了大量的殺戮,又穩固了政權。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藩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宋史》載,一日太祖忽屏左右,謂(諸大將)曰:「沒有你們的擁戴,我也當不上皇帝。
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守信(石守信,大將)等皆問何故。
太祖曰:「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守信等頓首曰:「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太祖曰:「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
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太祖曰:「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
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
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守信等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明日,諸將皆紛紛上表聲稱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反而言之,此舉含有對內嚴防的性質,直接造成內政腐朽,埋下宋亡的因子)
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強皇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也被視為寬和的典範。
其後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
趙匡胤在國計民生方面的建樹主要有二:一是下大力對長期疏於治理的水患進行了綜合整治。
五代時期,黃河決堤、改道,淹沒村莊農田,宋初也不斷有水災出現。
趙匡胤即位後不久,即令黃河沿岸修堤築壩,並大量種樹,以備防洪時用。
規定每年正月、二月、三月,為黃河堤壩例修期,並下令嚴格巡察,防患於未然。
因此,素以黃害著稱的黃河在趙匡胤在位的17年中,沒有出現嚴重的災害。
除了黃河之外,趙匡胤對運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對於穩定當時的農業經濟、促進商業的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趙匡胤還重視農業生產,減輕徭役,賦稅專收。
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握(除了加強中央對財政的控制之外,趙匡胤的另一個目的是以金錢布帛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未成而人已逝)。
此外,趙匡胤還在澄清吏治、勸獎農桑、減輕徭役、發展生產、移風易俗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建設,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很快醫治了400年的戰爭創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經濟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歷史的浪花淘盡英雄。
五代之史,猶如中華歷史江河中一波巨浪,而五代十國的君王,則如過江之鯽,其如朱溫者,因為人品低劣而被淘汰;如李存勖者,因為有勇無謀而被淘汰;如李嗣源者,因為用人失策而被淘汰;如柴榮者,因為英年早逝而被淘汰;而劉漢、南唐、後蜀諸國之君,則因為所處之地理位置偏遠和胸懷智謀不夠等原因而被淘汰。
唯有趙匡胤一出而天下趨穩,客觀上因為人心思定,主觀上則因為其個人無論軍事天才或政治手段,無論人性品格或胸懷格局,都可謂生逢其時,時值其用。
然趙匡胤為一改唐朝和五代藩鎮割據的弊政,所採取之強化中央集權、揚文抑武等政,卻使大宋積弱300餘年,開創了華夏首次被異族整體滅亡之先例,更以改變民族血性的國策成為中國文化的分水嶺。
宋太祖之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論之:一是皇權過度強化削弱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進取心;二是互相牽制的文武分途國策極大分散了國家治理體系,尤其是重文輕武之策遺禍千年,至今中國尚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劣質文化,其對宋朝對外用兵屢戰屢敗影響極大;三是猜防將帥,其防臣甚於防寇的武備政策,使大宋雖擁有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軍隊,卻徒作擺設,除了經常性地大潰敗外,還要給遼、西夏、金、元巨額歲貢以購買和平;四是唯圖和平、不思進取、消極退讓的投降主義國策使宋朝國土面積最侷促,三百年來多方稱臣納供,實歷史所罕見。
宋前後兩朝均為金、蒙兩落後之遊牧民族所滅,實趙匡胤建國之初,於制度設計上之重大失誤所致。
且以宋之發端,後之元明清諸朝,皆有所借鑑,終使中央帝國在專制集權的不歸路上愈走愈遠。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宋太祖何以能杯酒釋兵權-五代十國亂世的終結者趙匡胤的人格魅力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似乎是歷代帝王和他的功臣們走不出的怪圈,可凡事總有例外,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兄弟們在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統一中原後,以杯酒釋兵權,輕鬆走出了這個怪...
宋朝開國明君·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
開國的一頓酒宴,竟然影響大宋的未來走向!
說起大宋,就不得不提起那段「窩囊」歷史,被遼打,被西夏打,被金人打,最後被蒙古滅國,整整300餘年的宋史,讀來總覺得憋屈,那小夥伴可能要問了,宋為何不能像唐朝一樣征戰八方平四海呢?這一切的一切都...
「杯酒釋兵權」是怎麼回事?多學點歷史去答題,百萬英雄等你來!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集中了權利,還是離間了人心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
中國五大存在300年王朝,這個弱勢朝代竟排第二
「做大做強」是當代世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以致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人們判斷一個政權的重要標準。但是,對於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1年的中國古代歷史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某些很強的帝國,如秦,...
「杯酒釋兵權」喝的什麼酒、釋的誰的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手中兵權。
大家只記得他杯酒釋兵權,卻忽略了他其他的功績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公元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公元960年,趙匡胤...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代價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堪稱一代帝王的傑作,乍一看來,好像很瀟洒,很輕易,似乎不費什麼勁,手腕多多的趙匡胤便將這件原本應該非常棘手的事情給搞定了。但在實際上,趙匡胤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裡,且不說「...
別被傳說騙了!「杯酒釋兵權」沒那麼簡單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臣故事,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利用一次與大將們喝酒的機會解除了他們的兵權,保障了政權的長治久安。這個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原因和真相異常複雜,今天功德君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趙匡胤--建立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的歷史功績
趙匡胤——建立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趙匡胤能否與秦皇漢武唐宗並列,淺談其功過
宋太祖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
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
黃袍加身 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有許多傳奇之處,他從生到死都是充滿著傳奇色彩,趙匡胤出身將門,據說還有傳世武學太祖長拳。趙匡胤出生時赤紅的光照滿屋子,奇異的香味過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體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變。長大後...
揭秘: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創造了大宋盛世,也埋下了無盡的禍端!
大家好!歡迎來看我的文章,大家對我的文章有什麼看法,對今天聊的話題有什麼想法,對小編的觀點是否認同,在這篇文章內容之外還有什麼想知道的,都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參與討論哦!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