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趙光義謀害了哥哥宋太祖趙匡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創作者:朱穩貴
公元976年底,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時年49歲。
二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
趙匡胤駕崩時,長子趙德昭已經25歲,按照後世的眼光來看,完全可以繼承皇位,明朝不少皇帝都是20歲以下繼承皇位。
但是,長子趙德昭卻沒有繼承皇位,而是由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這看似不合常理的做法,引起了史學界千百年的爭議。
爭議最多的就是「金匱之盟」和「斧聲燭影」,很多人相信是弟弟趙光義殺害了哥哥趙匡胤,奪取了皇位。
北大已故教授、中國宋史學會原會長鄧廣銘分析認為,就是趙光義謀殺了趙匡胤。
對這個結論,筆者顯然不同意。
要認清這個問題,就要結合當時形勢和趙家的情況來分析。
趙光義繼位的時候不是明確的皇太弟,也沒有繼位詔書,因為趙匡胤死的突然,所以更沒有大臣在現場見證。
而歷史上對此事記載又多有矛盾之處,已經不值得過度去分析推敲。
「斧聲燭影」之說,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趙匡胤原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得力部下,柴榮在公元959年去世後,兒子柴宗訓當時只有6歲,登基第二年正月,就被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取代。
從907年到960年,這段時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梁、唐、晉、漢、周5個朝代,先後有13個皇帝登上舞台。
當時的形勢紛紛擾擾,有槍有人有威望就可稱帝。
陳橋兵變已不是第一次上演,後周的建立者郭威,就是被手下弟兄們黃袍加身的,郭威的兒子被後漢的皇帝殺光了,死後把皇位傳給了蓋世神功的外侄子兼養子柴榮,柴榮是文武兼備的一代明君。
但是,柴榮也有私心,後周太祖是郭威,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已經改姓郭,叫郭榮。
郭威死後,順利當上了後周皇帝的柴榮就把姓改了回來,又改回姓柴,這是很不地道的做法,所以柴榮39歲英年早逝,兒子的皇位被趙匡胤搶了,算是報應。
有鑒於歷史教訓,趙匡胤當上皇帝後,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一方面不斷削弱手下將領的兵權,一方面考慮如何才能一統華夏,實現長治久安。
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趙匡胤也是十分小心,趙匡胤當上皇帝時,長子趙德昭才10歲,萬一自己突然去世,10歲的孩子這麼能在這個亂世坐穩皇帝?柴榮的故事足為前車之鑑。
畢竟,當時豪強林立,北宋的疆土僅限於中原一帶,加上趙匡胤的手下都是虎狼之輩,形勢可謂極其嚴峻。
(夜燈唯許月華侵)
趙匡胤一登上皇位,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就凸顯出來。
據說,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當時要求趙匡胤「萬歲」之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匡胤,免得趙宋王朝走後周世宗柴榮的老路,皇位到時被別人搶了就後悔莫及,此約定就是傳說的「金匱之盟」。
筆者相信,這個約定合情合理:
杜太后在趙匡胤登基後的第二年(961年)去世,杜太后一生經歷梁、唐、晉、漢、周五代全過程,紛紛擾擾見多了,趙匡胤若是早逝,皇位傳給年幼的兒子,陳橋兵變將難以避免。
我斷定,杜太后肯定說過要求趙匡胤「萬歲」後傳位給弟弟的話,是個常人在當時形勢和歷史背景下都會說這樣的話。
但這個應該是口頭說的,不應該有書面的「金匱之盟」存在,若是寫成書面的,反而不倫不類,畢竟杜太后不是皇帝,無權決定皇位的繼承人,不宜書面體現,杜太后的要求應該只是個建議。
因為杜太后在趙匡胤登基之初說了兄終弟及的話,加上弟弟趙光義確實是個人才,以至於趙匡胤一開始就沒有對兒子進行培養。
杜太后死時,趙匡胤的大兒子才10歲,到趙匡胤駕崩時,大兒子已經25歲了,但是沒有爵位,連郡王都不是;二兒子趙德芳17歲,掛了個貴州防禦使虛銜,也沒有爵位。
而趙光義呢?37歲,此時是晉王、開封府尹,已擔任開封府尹15年,這個身份,在五代時期被默認為皇位繼承人。
無論正史、野史,對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治理開封的成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關鍵還有一點,趙光義很早就在哥哥趙匡胤的手下工作,參與過陳橋兵變,和趙匡胤那些彪悍的手下石守信、王申琦等人的關係也不錯,鎮得住他們。
前有對杜太后傳位於弟弟趙光義的許諾,後有弟弟精明能幹的實際,加上國家形勢並未根本好轉,兒子趙德昭又是個性格內向、柔弱的人,所以趙匡胤即便後來有改變主意傳位給兒子的想法,但也始終沒有付諸行動,培養皇位繼承人並非一日之功。
趙德昭後來被叔叔趙光義批評幾句就自殺身亡,實踐證明,此子難堪大任,只好將錯就錯。
趙匡胤如果真要改變主義傳位給兒子,在兒子成年後就要著手重點培養、造勢,封王。
皇子封親王,沒問題,但趙匡胤沒有做任何舉動。
是不是趙匡胤在去世前這一年開始改變了主意,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被趙光義察覺後,趙光義先發制人把趙匡胤殺了提前搶皇位?應該不是。
趙匡胤去世前,並未有其他異常動作。
趙匡胤本是一員武將,年輕時身經百戰,身體肯定不錯。
但黃袍加身太快,從一員大將篡位變成皇帝,角色轉變有點快。
趙匡胤上台之後,面對內憂外患,加上得位不正,長期壓力過大。
趙匡胤在許多方面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樣,十分勤勞,一天也不捨得休息,要重建中央權威,收拾人心;要平定南方,又要收復北方故土;要防止手下重演陳橋兵變;等等。
這些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
在修身養性方面,趙匡胤都不如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從乞丐變成皇帝的偉大事業中,是比較心安理得的,過程也是一步一步來的,朱元璋生了26個兒子、13個女兒,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身體也養得好,活了70歲。
而趙匡胤在這方面就差很多了,嚴重的肥胖症,加上長期高強度工作,壓力山大,發生心肌梗塞、腦溢血等猝死完全有可能,47歲的明仁宗朱高熾過於肥胖,也是猝死。
趙光義是宋太祖朝唯一的親王,直到趙匡胤去世時,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都沒經過重要崗位鍛鍊,也沒有爵位,更別說皇太子身份了,這樣一分析,皇位繼承人已十分明了。
趙匡胤有比自己小12歲的弟弟作為皇儲,而且這個弟弟久經鍛鍊,也比較能幹,應該是十分合適的。
久久為功,方可不斷夯實大宋的根基,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史學界有人說,趙光義迫害了趙匡胤的僅有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
趙德昭是自殺,被趙光義簡單批評幾句即自殺,屬於意外事件,主要責任在趙德昭自己。
趙德芳是病死,這個無可置疑。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不高,一場感冒發燒、拉肚子都經常要人命。
趙光義自己的兒子裡面,兩個准太子,長子趙元佐發瘋、次子趙元僖病死。
趙匡胤從柴宗訓孤兒寡母手中奪取江山,遭點報應很正常。
而且趙德芳、趙德昭都有兒孫傳世,後世子孫分別有人做了南宋的皇帝。
趙光義如果殺了趙匡胤和兩個侄子,那就要像朱棣家對待建文帝,斬草除根。
史學界有人說,趙光義繼位後,還有8天就過年了,等不到過完年,就將年號改為「太平興國」,毛主席看到這個問題,也說趙光義「心太急」,說這也是趙光義弒兄的證據。
其實這是個誤會,在宋代以前,皇帝年號這個東西還很不規範,有的皇帝登基第二年改年號,有的登基當年就改年號,比如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即756年,這一年也是新皇帝唐肅宗李亨的至德元年;有的皇帝很多年號,比如唐高宗時期就有十幾個年號,宋太祖也有好幾個年號。
皇帝年號從明朝才正式開始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新皇帝登基的次年改元。
所以,趙光義登基即改元,是正常之舉。
趙光義的努力,基本奠定了北宋國家治理格局,徹底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200多年的軍閥割據狀況,開啟了影響至今的文官治國模式。
從此,中國走上了「筆指揮槍」的道路,而不再是「槍指揮筆」,我黨確立「黨指揮槍」原則應該還是受此影響。
宋太宗之後,除了元朝,一直到清末袁世凱,800餘年間,沒有再出現大軍閥。
我們後世的明朝,明英宗朱祁鎮、明神宗朱翊鈞都是八、九歲登基,皇帝當得好好的,沒有人搶皇位。
不錯,之所以能做到這個水平,就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奠定的政治基礎,以文字治國,權力制約,貶低武將。
此種做法又被明太祖朱元璋等明朝皇帝繼承,文官話語權越來越大,皇權也就越來越遠離武將的威脅。
趙光義為什麼沒有把皇位傳給哥哥趙匡胤的後人?經過趙光義勵精圖治,趙光義當皇帝的後期,宋朝國內形勢總體趨於穩定,當年的驕兵悍將已大多故去,文官治國的架構已經基本形成,國家政治生活開始正常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皇位交給趙德昭的兒子。
趙光義駕崩前,趙德昭的幾個兒子都已成年。
但趙光義自私地選擇了父死子繼,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宋真宗趙元侃。
北宋末年,靖康之變,開封城破,趙光義的後人幾乎被金朝一鍋端了,金朝人把趙光義的後人徽欽二帝及宗室安置在哈爾濱附近,男奴女娼,備受羞辱。
不是筆者相信封建迷信,但這的確是個報應。
趙匡胤的猝死,讓趙光義登基缺乏必要的手續,也給後世留下千古迷案。
倘若趙匡胤是久病臥床而死,那必然有時間安排皇位繼承的後事,讓繼承人有個合法的依據。
趙光義即位是趙匡胤認可的,但是問題在於猝死的趙匡胤沒能給弟弟一個書面的即位遺詔或有大臣見證的口頭遺囑。
一切爭論緣起於此。
宋朝第一謎案:宋太祖為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剛剛知天命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消息傳出,文武百官一時震驚不已。行伍出身的趙匡胤一向體魄強健,這過去的九個月中,他多次頻繁出遊,最遠的甚至到達了西京洛陽。而...
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後,弟弟趙光義登上皇位,那他對嫂子跟侄子如何
在中國古代,關於皇位的繼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繼,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後,就是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既然如此,那趙光義成為宋太宗後,是如何對待嫂子跟侄子的呢?是好生照顧還是趕盡殺絕?
揭秘趙匡胤為何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原來是他從中作梗
說到宋太祖趙匡胤,他是中國歷史上算得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出生在洛陽夾馬營,後來跟隨周世宗柴榮一起打天下,深得周世宗賞識和信任。可是,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他的兒子七歲就繼承皇位,這就給兵權在握...
宋太祖趙匡胤暴斃之謎:是急病還是弟弟趙光義下的手?
公元976年,開寶九年,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北宋都城開封下起了一場鵝毛大雪。皇宮外的侍衛冷得瑟瑟發抖,然而誰都不敢輕忽職責。在燈火通明的萬歲殿中,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光義正在進行一場密談...
所有皇帝都只會把皇位傳給兒子,為何他偏要傳給兄弟
古代的皇帝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都相當謹慎,甚至有點忌諱提這件事。一是如果太早確立,朝中大臣勢必都要去巴結王儲。就算皇帝嚴令禁止做這件事,很多大臣私下裡也是會這麼做的。假設太子一時間把持不住,結黨營私...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晉王趙光義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宮人們發現一向早起的皇帝陛下今日沒有起床,宮人們小聲呼喊也沒有回應,走進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人就是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代雄主趙匡胤。趙匡胤駕崩以後,...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趙光義,為何沒有把皇位傳給兒子?
大家都知道到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套完備的皇位繼承制度,《漢書·叔孫通傳》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動。」「家天下」的特點就是世襲罔替。在封建君主專制下,皇位的傳承被視作「國本」,是關係國...
「兄終弟及」,杜太后為何在臨終前囑咐宋太祖傳位給趙光義?
在古代的皇權社會,皇位的繼承順序大多遵循「父終子繼」的規則。不過在歷史上皇位的繼承也有一些「兄終弟及」的特例,這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便是宋太祖趙匡胤讓位給其弟趙光義。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到底怎麼死的?有幾個子女,結局如何?
柴榮和趙匡胤柴榮是周太祖的義子,他本人出身十分卑微,從小待在周太祖的身邊,很小就跟隨義父上戰場,英勇作戰,戰功赫赫。而趙匡胤為了出人頭地,去投奔柴榮的義父。他們兩人認識的時候,柴榮已經二十九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