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皇帝都只會把皇位傳給兒子,為何他偏要傳給兄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的皇帝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都相當謹慎,甚至有點忌諱提這件事。

一是如果太早確立,朝中大臣勢必都要去巴結王儲。

就算皇帝嚴令禁止做這件事,很多大臣私下裡也是會這麼做的。

假設太子一時間把持不住,結黨營私,要再廢太子,周折就大了。

再說,所有的皇帝都堅信自己能夠再活五百年,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是不會輕易把皇位交出來的。

清醒睿智的宋太祖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呢?

(太子成人)

照常規的做法,宋太祖應該傳位給他的兒子。

太祖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趙德昭25歲,四子趙德芳18歲,都基本上成年,要立太子也是可以的。

不過,他至死都沒有要立兩個兒子為太子的做法。

不但沒有立為太子,也沒有封過王。

他們的王還是後來趙光義上台後封的。

倒是對他的兄弟趙光義,太祖顯示出著力培養的樣子,在杯酒釋兵權,改造中央禁軍的時候,留在禁軍里的四個將領中,有一個就是趙光義。

並且,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太祖讓他擔任開封府尹。

一當就是十多年,從來沒有換過人。

開封府尹是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從五代時期開始,就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凡擔任京城最高行政長官的人,似乎都是當然的太子人選。

開寶六年(973年),太祖更是封趙光義為晉王,朝位排在宰相之上,成為國家的第二號人物。

作為皇位繼承人的意思就更加明顯了。

(趙光義)

趙匡胤為什麼會把趙光義作為皇位繼承人來培養,而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呢?

有一個流傳得比較廣的故事,趙匡胤之所以這樣,是他的母親杜太后要求的。

這個內容,在後一節《金匱之盟》里還將談到。

這種說法對還是不對,下一節再討論。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宋太祖之所以著力培養趙光義,想把皇位傳給他,絕不僅僅是杜太后一句話。

而是他看出,如果由趙光義來繼承皇位,顯然比他的兒子們來繼承皇位對這個國家更有利。

(陳橋兵變)

宋太祖是通過發動陳橋兵變,把皇位從後周手裡接過來的,如果繼位人不是強有力的鐵腕人物以及像他一樣有寬闊胸懷的仁者,要能把他既定的那些方針和策略貫徹下去,傳之於後世,把他從別人手中奪過來的江山守住,而不是延續五代的悲劇,迅速又被別人奪走,是非常困難的。

而人的壽命是更難測的,說不定哪天就去世了。

如果一開始沒有一個通盤的考慮,而把寶壓在他那兩個年紀並不是很大經驗也不是很豐富的兒子身上。

顯然是不保險的。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有沒有杜太后的那句話,宋太祖都會把皇位傳給趙光義的。

但是,儘管太祖一直就是堅持把皇位傳給兄弟趙光義,為什麼趙光義還迫不及待地在「斧聲燭影」的時候把他的哥哥趙匡胤害死呢?這可真算是一個千古之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匱之盟:一個母親的私心引發一連串悲劇

文/熊沾沾杜太后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和第二任皇帝趙光義的母親。一朝兩位皇帝都是自己的兒子,這在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趙光義年幼之時,有一次母親杜太后要帶著他們逃避兵災,就把兩個年...

歷史上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有幾個兄弟?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朝代有很多,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宋朝,說到宋朝就要說到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了,宋太祖其實還是一位非常厲害的皇帝的,當然了,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黃袍加身獲得了皇位,本...

宋太祖為何不立太子?有意傳位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生前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年了,為什麼當時就沒立兒子為太子,甚至沒封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被封晉王,開封府尹。重用弟弟而忽視自己的兒子,以致讓趙光義奪了權。造成了他的後幾代子孫脫離政治核心,這是為...

燭影斧聲中,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謀殺了嗎?

燭影斧聲中,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謀殺了嗎?宋太宗趙光義接了老兄宋太祖趙匡胤的班,當皇帝這種事情吧,兄終弟及,在歷史上還真不多見,一般皇帝老子哪個不不想著傳位給自家兒子啊,更何況,當時老趙兒子趙德昭...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關係,趙光義篡位了嗎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關係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原本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大將,不過在公元960年的時候,他在一個叫陳橋的地方被屬下們擁立為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於是當時的後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