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誤解至今的武將——魏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一直不好,被諸葛亮認為「腦後有反骨」,此人決不可重用,讓劉備殺了他,後來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造反,被諸葛亮事先安排的馬岱一刀斬殺。

那麼魏延在真實的三國歷史上,是真的叛徒嗎?

魏延

真實的歷史上,魏延是很受劉備的重用的。

劉備去了成都後,需要找人守漢中。

那時候大家都以為會是張飛,畢竟人家資格老,武藝高強,戰功赫赫,就連張飛自己都覺得非他莫屬了。

沒想到,皇叔選擇了魏延,而且現在看來當時滿朝文武都十分驚訝。

為什麼呢?因為在劉備心中,魏延雖然武藝比張飛差點,但勝在有謀略,綜合實力上比張飛要強。

除此之外,漢中作為四川的咽喉地帶,其地理位置非常關鍵,而且可能還需要長期的和曹魏對峙,自然需要綜合屬性更強的將領,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任命魏延守漢中,可見皇叔對於魏延的賞識!

魏延這個人,性格如何呢?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從描述上來看,魏延這個人,和關羽一樣,非常勇猛,而且還有點自負,看不起人,當時很多人都對他有意見。

其中呢,就有一個人,就是楊儀。

楊儀這個人,是荊州派系的,深受諸葛亮的信任。

諸葛亮這個人,比較謹慎,喜歡任用自己信得過的人。

從派馬謖守街亭就可以看出來。

楊儀這個人,也比較擅長搞後勤管理,是諸葛亮手下的一把手。

但是楊儀的性格不行,心胸狹窄,所以就經常和魏延起衝突。

這也就為後來魏延的橫死埋下了伏筆。

楊儀

魏延反叛的真相

諸葛亮在北伐,到達五丈原的時候,因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我們來看一下,到會的都有誰。

費禕,蔣琬,楊儀,還有姜維。

獨獨把魏延這個第二號人物排除在外。

而費禕,蔣琬都是荊州系大臣。

會議制定了什麼軍事決定呢?就是諸葛亮一死,蜀漢大軍就撤退,魏延的任務是斷後。

如果魏延抗命,就不用等他,其他人先走。

在諸葛亮安排這個決定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幫助楊儀,給了楊儀總指揮的位置,也給了楊儀公報私仇的機會。

明明安排魏延斷後,卻不讓魏延知道。

又讓與魏延一直不和,心胸狹窄的楊儀,當總指揮,這不是擺明了要置魏延於死地嗎?

事情的結局和三國演義的大致一樣。

魏延得到消息後,非常憤怒,不讓楊儀退兵,說我們好不容易打到這裡了,此時退兵,對不起諸葛亮生前的遺志,於是楊儀順理成章的給魏延扣上了一頂謀反的帽子。

魏延沒辦法,只好逃往後中,結果被追上來的馬岱所殺。

其實魏延如果真的想造反,機會太多了。

從鎮守漢中的時候,又或者五丈原撤退的時候,直接拉著隊伍投降司馬懿。

但是魏延沒有,被後世崇拜的諸葛亮,對魏延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魏延也成為了三國演義中,最冤枉的武將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魏延之死:諸葛亮才是他最大的保護傘?

|品論三國|三國魏延之死:諸葛亮才是他最大的保護傘?▼在三國蜀漢的武將中,五虎上將的排名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其中,還有一種觀點是,魏延完全有資格擠下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其中的一個人。因...

三國疑案:諸葛亮為何說魏延頭生反骨

(?-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

三國中的這四人,已經被冤枉了千年

第四名:魏延蜀國最好的是伯樂是劉備,劉備發掘出了名將魏延,劉備去世後,蜀國再無傑出人才出現。到了三國後期,幾乎全靠魏延一個人在撐場面。雖然魏延的武功很猛(三國後期),但其為人性格耿直,甚至有些剛...

真實歷史:一個被冤枉的猛將魏延

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

重讀三國︱諸葛亮的眼中釘,其實死得好無辜

在很多《三國演義》讀者印象中,蜀漢名將魏延是個不忠不義的叛賊貳臣形象,這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誤導:長沙之戰中,魏延救黃忠、殺舊主韓玄。諸葛亮認為此人忘恩負義,而且他還看到魏延腦後有反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