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戰與亂——六親不認「南魯黨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越發覺得這句話挺對的,如果說我以前把三國當做軍事作品來看,那麼現在就會發現自己錯了,三國不是軍事,而是政治!就像以前總認為諸葛亮是軍事奇才直到研究了三國才發現諸葛亮是政治家。

這並不是說軍事鬥爭沒有,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嘛!

東吳大帝

曹操打著打著搞政治去了;劉備沒來得及大搞,諸葛亮接上去了,政治才能發揮地是淋漓盡致;他們死了,就輪到孫權發揮了,可以說前半生孫權用非凡的「守成」才能,成就了東吳,然後又用後半生的匪夷所思的昏庸打開了東吳政治滅亡之路。

南魯黨爭就是他兩個兒子的政治鬥爭,孫權的處理讓這場鬥爭更加冷酷無情,這也是東吳後期政治亂斗的縮影……

孫權有七個兒子,長子孫登便是宣太子,孫權培養的優秀接班人,可惜死在孫權之前了。

又加上孫權遲遲沒有立皇后,所以太子黨爭就呼之欲出了。

二兒子孫慮,二十來歲早死了,於是三兒子孫和當了南宮太子,與之同時四兒子孫霸被封了魯王,更奇怪的是孫權給予他們兩個人的禮儀待遇幾乎一樣的,於是舉國中分,一個南宮太子黨,一個魯王四子黨。

孫和

也不知道喜歡搞間諜機構的東吳大帝是不是在滿足絕對權利慾望的同時是不是還沒有足夠的安全感,需要朝中勢力一分為二互相牽制權衡一下,反正孫權就讓自己的皇室內鬥沿襲了袁氏兄弟,很多人都看出了危機,陸遜更是直言要求當面進諫,孫權拒絕!

於是南魯黨爭,緊接著也就果斷處理了。

結果是孫和被廢,孫霸賜死,對親生兒子尚且如此,黨爭勢力更是該殺的殺改處理的處理,陸遜也在此事被逼死了。

一場政治鬥爭損失的人才國力堪比一場大的軍事戰役。

孫霸

東吳滅亡時朝中已經無人可用與之前的人才濟濟形成鮮明對比,孫權絕對是很會用人的,而且是以情用人。

尊周瑜為兄長,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還有呂蒙、陸遜、諸葛瑾等等,關係都非同一般,要麼稱兄道弟要麼聯姻結親,孫權用人之時真是把你當家人看的那種,情感之深切讓人不得不為你死命效勞。

可是後期卻又薄情寡義,讓你寒心,張昭被冷落了陸遜被逼死,在他的權利與政治需要之下,他可以視將領如兄如父,也可以對親生兒子都毫不留情。

所以後期的東吳便沿襲了這種冷血無情的統治……

好了,又死了兩個兒子,太子之位又空出來了。

這時候孫權跳過了五子孫奮,六子孫休,讓幼子孫亮當了太子,廢長立幼沒有過多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喜歡,東吳大帝孫權很喜歡小兒子孫亮,所以就這麼定了。

很多人說孫權後期政治毫無仁義賢明可言,完全就是倒行逆施,是否得了老年痴呆症。

我倒認為多疑、犧牲親情、牽制群臣、處理達官貴族甚至謀害開國功臣,這些在皇帝的歷史長河中屢見不鮮。

可能這背後的一切也只有坐上那個位置的人才能懂的吧!

孫亮

公元252年,孫權死後年僅十歲的孫亮繼位。

跟所有年幼的帝王一樣,政治在大臣手裡把玩鬥爭著,雖然孫亮並不差勁,還是在六年後,被自己的大臣廢了。

公元258年,十六歲的孫亮成了吳廢帝,孫綝聯合群臣逼宮廢孫亮為會稽王,後又因會稽傳出謠言,說孫亮有返回建業復辟之意,經審判後,又再度被貶為候官侯,離奇喪命於途中。

(懷疑是被自己的哥哥孫休殺了)

孫休(孫權第六子)當時便是琅琊王,孫亮被廢後孫綝改立孫休為帝。

孫休當了吳國第三任皇帝,雖然時間不長,但他算善終了,只是兒子就沒那麼好運氣了。


孫休

公元264年孫休死了,他的四個兒子由於太小,於是沒能當上皇帝,這個皇位被誰坐了呢?就是著名的亡國暴君——孫皓。

孫皓是孫休的哥哥,之前的廢太子孫和的兒子。

自己的侄子繼承皇位,那他對待自己的侄子又怎樣的呢(也就是孫休的兒子),下場是被殺了(兩個被殺,兩個封了王)。

孫皓據說頗有孫策之風,我看真是黑了孫策一把,這種六親不認明明就是孫權昏庸的一面。

孫皓前期演了一下仁君,之後便開始殺戮了。

孫權一口氣殺了兩個兒子,孫皓是既殺兄弟,也殺侄子,還殺了叔叔孫奮(孫權第五子)。

而且沉溺酒色,昏庸暴虐,最後弄得怨聲載道,眾叛親離。

孫皓

公元280年,西晉處理好一切得出空了來了,大軍殺到吳國,孫皓毫無招架之力投降了,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似乎在東吳的下場,要麼早逝,不然活得長的都沒有善終,將領大臣如此,皇室帝王亦如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徽又挖出了孫休的墓,他是誰?

上周的一條新聞,安徽當塗縣考古發現一處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墓,專家推測墓主人為」孫休「,當然最終確定還需要進一步考古實物作為佐證,那麼問題來了,孫休是誰呢?

歷史上的帝王 吳廢帝孫亮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史稱吳廢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吳大帝孫權最小的兒子(七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太平三年(258年)被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