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神袛般的關羽 卻讓大侄子恨得要死 只因他斷送了蜀漢的前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謀士陣營,如果說諸葛亮近乎神;那麼,在武將集團中,關羽也是一個神袛般的存在。

他文武雙全,勤政愛民,一生忠膽,義薄雲天。

生為世人讚嘆,死受萬民敬仰,至今香火不斷,萬口相傳。

然而聖人也是有弱點的,關羽唯一的缺陷就是驕傲,關羽的驕傲,不僅是有傲氣,也不止是有傲骨,他連每根汗毛都是驕傲的,堪稱史上第一驕傲之人。

不過關羽的確有驕傲的資本,「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連曹操也得不感慨「雲長真義士也!」

然而成大事者,須克服自身的不足。

關羽的驕傲為諸葛亮深查,唯恐其誤事,所以平常總是小心加以安撫,恩威並濟。

早於華容道捉放曹時就已經先挫一下關羽的銳氣,令其有所收斂。

然畢竟本性難移,當先祖劉備進西川收復馬超之後,關羽從荊州得到消息,遣關平到西川送信,關平言:「父親知馬超武藝過人,要入川來與之比試高低。

......」。

劉備不知所措,大為驚慌,恐關羽親來大戰馬超,二虎必有一傷,諸葛亮笑曰:「無妨」,乃書一信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 關羽看完書信笑曰:「孔明知我心也。

」然,與其說孔明知君心,不如說孔明知君心之驕傲耳。

劉備自領漢中王之後,封關張趙馬黃為五虎上將,關羽聽到這個消息後,問使臣費詩:「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

」雲長問:「哪五虎將?」詩曰:「關、張、馬、趙、黃是也。

」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

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在其眼裡,翼德子龍與其並駕,是因為他們是兄弟,馬超乃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勉強可以與之同列,黃忠不過一個老卒而已,觀其此刻傲氣之凌人,真是無出其右者也。

那黃忠老將軍是老卒嗎?在長沙大戰中,與關羽力戰幾十合不分勝負,如果不是黃忠手下留情,只射中關羽頭盔,恐怕關羽就掛了。

在跟隨劉備入川後,征戰益州,表現突出,勇冠三軍。

當劉備進擊漢中定軍山時,黃忠先是斬殺益州刺史趙顒,後一戰斬殺曹操麾下名將夏侯淵。

這樣的人難道不配和關羽同列嗎?後來費詩費盡口舌,用蕭何曹參韓信的故事加以引導,又搬出了大哥劉備之霸業加以勸解,關羽這才拜受印綬。

對馬超和黃忠這樣的自家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對其他人的態度了。

其時,孫權讓魯肅設計討荊州,不但未果,而且更引出關雲長單刀赴會之佳話,更加壯大了關羽的聲威,亦使其更加驕傲了。

正所謂上帝欲令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孫權在諸葛瑾的提議下,準備讓自己的世子迎娶關羽的女兒,派諸葛瑾前去提親,雲長聽完,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 喚左右將其逐出,諸葛瑾抱頭鼠竄。

可憐諸葛亮的兄長,堂堂的左將軍南郡太守就那麼狼狽而回了。

雲長眼裡,自詡為虎,而堂堂東吳之主孫權不過一隻狗而已,可想可知孫權聽到這消息的憤怒和羞恥,人都是有血性的,何況是一國之君,故孫權盛怒之下立即遣使過江,聯合曹操,進攻荊州。

本來孫權就是身懷異心,此舉更是直接破壞了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據曹操的計劃,把孫權推向了敵對面,本來是互為牽制的三角,頃刻間失去平衡,變成了二打一,結果可想而知。

即便關羽不走麥城,也只是一時的苟延殘喘,失敗的命運已經註定。

昔日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話關羽一定不認可,因為當初陪獻帝狩獵時,關羽就差一點刀劈了曹操,幸被劉備制止。

若關羽和劉備論英雄,一定會說:「天下英雄,唯大哥與雲長耳」。

然而一個人要是驕傲到無理取鬧,驕傲到令人生厭,驕傲到對誰也看不起,必然會對敵人產生輕視之心,再加上陸遜的示弱,和呂蒙的低調,像關羽這樣的正直之士,畢竟少了幾分奸詐,所以必敗。

可是您走麥城敗了,自己身死不打緊,丟了荊州也不打緊,關鍵是把大哥劉備和他的千秋基業也毀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像推到了多米諾骨牌,開始崩塌了。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痛不欲生,寧可不要江山也要報仇,秦宓勸諫,差點被劉備所殺,諸葛亮上表勸諫,被劉備擲於地上,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

就這樣親帥大軍75萬進攻江東為關羽報仇,而三弟張飛也是因為悲痛過度,酒後無德,鞭打士卒,強逼范疆張達置辦白旗白甲而又時間緊迫不能為之,橫豎也是死,導致二將鋌而走險,終將張飛暗殺。

而大哥劉備報仇心切,頭腦發昏,不聽黃權之建議,最終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全軍覆沒,死於白帝城。

一統天下的美夢就此終矣。

試想一下,若關羽不激怒孫權,將女兒許配給孫權的兒子,或者退一步說對其婉言拒絕的話,蜀吳二國聯盟將不至毀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便可以不死,幾十萬大軍不滅,國立不衰。

當時關羽被殺時年58歲,張飛死時55歲,劉備死時63歲。

以諸葛亮的才華,加上劉備的德行,關張二人的勇猛,還有兩川的富足,東和孫權,蜀國再無後顧之憂,若劉備統75萬大軍不是伐吳而是伐魏的話,是不是很有可能會滅掉曹操?到那時再回頭滅孫權,一統華夏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即使劉備死了,劉禪也能在眾多有志之士的輔保之下,得以延續漢之劉氏,然而歷史終不是這樣,那可憐的阿斗最後也不得不學學他父親的韜光養晦之計,用樂不思蜀換來自己的老有所終。

這一切可以說都是關羽造成的,所以劉禪對關羽非常之痛恨,從他給關羽及其他將軍的的諡號可見一斑。

景耀三年(260年),漢後主追諡關羽為壯繆侯,追諡張飛為桓侯,追諡馬超為威侯,追諡黃忠為剛侯,追諡趙云為順平侯。

請看諡號的意義:

張飛,桓侯。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馬超,威侯。

猛以剛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服叛懷遠曰威;強毅執政曰威;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信賞必罰曰威;德威可畏曰威;聲靈震疊曰威;莊以臨下曰威。

黃忠,剛侯。

追補前過曰剛;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強而能斷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威強不屈曰剛;強義果敢曰剛。

趙雲,順平侯,慈和遍服曰順;慈仁和民曰順;柔質慈惠曰順;和比於理曰順;德合帝則曰順;受天百祿曰順;柔德承天曰順;德性寬柔曰順;淑慎其身曰順;德容如玉曰順;克將君美曰順;好惡公正曰順;德協自然曰順。

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惠內無德曰平;治而清省曰平;布綱治紀曰平;克定禍亂曰平;理而無責曰平;布德均政曰平;無常無偏曰平;治道如砥曰平;分不求多曰平;政以行辟曰平;推心行恕曰平。

關羽,壯繆侯。

壯,威德剛武曰壯;赫圍克服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勝敵克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屢行征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武德剛毅曰壯;非禮弗履曰壯;繆,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

本來這個「壯」同前幾位的諡號不相上下。

可是前面加了一個「繆」字,就差之千里了。

「繆」有錯謬、詐謬的意思,「並非嘉名」。

「壯繆」合起來就是「雖有武勇卻無甚建樹、名實不符」的意思,後主追諡關羽為「壯繆侯」,可見其心中的怨恨,關羽丟失荊州兵敗身死倒是小事,可是他的死又直接導致了岳父張飛的遇刺身亡和父皇劉備的中道崩殂。

也正是因為沒有了荊州這個要塞,導致孔明和姜維的多次北伐未獲功成。

後主心中的恨啊,全在一個繆字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

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關羽就像輪胎上的一個螺栓沒擰緊,從而導致輪胎脫落髮生車毀人亡的悲劇。

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謎團:關羽兵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

關公之死,死在一個「傲」字上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最重要的武將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關鍵人物,他活著的時候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前將軍,死了以後被諡壯繆候,是劉備最器重和信任的人。

關羽究竟是不是死於陰謀

文|長空星照 關羽發起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間中原震動,曹操甚至動了遷都的念頭。但是,曹操的謀士們看到,最不願意關羽實現戰役目的的當屬孫權。於是他們建議讓孫權從背後偷襲關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