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手下一員名將,投降曹魏身居高位,兒子卻為蜀漢盡忠戰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古代封建社會都說父為子綱,意思是做兒子的要聽從父親的命令,可在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名將,他投降了曹魏,為曹魏辦事,兒子卻為另一個國家蜀漢戰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三國名將叫黃權,最開始跟隨益州牧劉璋,劉璋迎請劉備之時,黃權便屢次提出反對意見,劉璋不聽他的勸告,最終還是派人迎請劉備。

最終引狼入室,劉備襲取益州將劉璋打敗,黃權投降劉備!

《三國志·黃權傳》記載:州牧劉璋召為主簿。

……宜迎先主,使伐張魯。

權諫曰:「……璋不聽,竟遣使迎先生,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益州……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

那麼既然黃權投降了劉備,後來又是怎樣投降了曹魏,為曹魏辦事的呢?

劉備登基稱帝後,準備征討東吳,黃權勸諫說,讓自己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請劉備在後面坐鎮。

」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作戰。

後來吳國將軍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國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

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抵禦魏國的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魏國。

《三國志·黃權傳》記載: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

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那麼黃權投降了曹魏,他的兒子又是怎樣為蜀漢戰死的呢?黃權投降曹魏之後,備受曹丕和司馬懿器重,景初三年(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

可謂身居高位。

而黃權投降曹魏,蜀漢相關官員向劉備報告說要將黃權妻子兒女收捕。

劉備感嘆了一句說:「是孤有負黃權,而黃權並未負孤啊!」於是沒有怪罪黃權,對待黃權的家屬仍舊像過去一樣!

黃權有一個兒子黃崇,在蜀漢擔任尚書郎,公元263年,跟隨諸葛瞻抗擊鄧艾。

大軍到達涪縣,諸葛瞻止步不前,黃崇多次勸他應快速向前行軍,占領險要地勢,不讓敵軍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採納黃崇的意見,鄧艾得以長驅直入。

諸葛瞻退守綿竹後,黃崇激勵部下將士,決心戰鬥到死。

後來,黃崇死於艾的亂軍之中。

一對父子,身處不同的陣營,最後卻陰陽相隔,可以說是比較悲哀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