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忍梟雄司馬懿的五步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凡世間能舉大事獲大成功者,皆屬非常之人。
正如陳琳《討曹操檄》中所論:「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
」
在三國眾英雄中,能與諸葛亮對峙七年最後終勝亮而得天下者,唯司馬懿一人而已。
而司馬懿的成功之道,不是曹操所講的「鷹視狼顧」(早有野心),不是孔明所講的「深有謀略」,而是其本身所具備的優良素質——沉著冷靜,堅忍圖成,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在需要冒險時敢於冒險,善用「人生加減法」。
試舉其生平閱歷為例。
司馬懿是經歷過漢魏兩朝三代而位列弼輔的老臣,魏主曹睿即位時為撫軍大將軍,提督雍、涼等處兵馬。
蜀漢建興五年,諸葛亮第一次興兵伐魏時採用馬謖之離間計,司馬懿被魏主曹睿以謀反之嫌而無端削去兵權,貶為庶民,在家鄉宛城閒居。
一個位高權重的輔臣一下子變為田家翁。
司馬懿宛城閒住期間,每天教兩個兒子苦讀兵書,從不與人議論國家大事,只是在聞知魏兵累敗於蜀以後,一個人仰天長嘆。
從《三國演義》的描述看,他在受貶這段時間裡是很沉得住氣的。
後曹真抵擋不住諸葛亮的攻勢,孟達又欲乘勢反魏歸蜀,魏國處在危急存亡之秋。
魏主曹睿悔聽饞言,決定召回司馬懿。
司馬懿在赴長安受職前得到了孟達謀反的情報。
這時如派人飛奏朝廷也須一月左右才能得到魏主詔復,則孟達早已會合蜀兵反叛成功。
在當時手中沒有兵馬的情況下,司馬懿果斷採取兩條措施解決孟達兵變:
一、不等申奏朝廷即無聲無息地消滅孟達;二、就用孟達屬下不想降蜀的申儀、申耽的兵馬消滅孟達。
於是司馬懿迅即趕往孟達駐地新城。
為麻痹孟達,司馬懿派人假傳將令,讓孟達集本部軍馬聽候調遣。
孟達問使者:「都督現在何處?」使者對曰:「此時約離宛城,望長安去了」。
孟達暗喜曰:「吾大事成矣」。
隨即通知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約明日舉事,逕取洛陽。
不料其時司馬懿已兵臨城下,將新城圍得鐵桶一般。
司馬懿讓申儀、申耽假裝救兵引孟達出城,誘殺了孟達,很快平息了這場叛亂,從而使諸葛亮裡應外合謀取中原的計劃遭到破壞,創造了未曾領職,巳先挫敵的著名戰例。
諸葛亮痛失孟達,接著又錯用馬謖丟了戰略要塞街亭,只好退守漢中。
司馬懿得勝回朝,深得曹睿信賴,一應機密重事悉聽司馬之言。
但大將軍曹真此時仍總攬兵權,他對司馬懿並不買帳。
司馬懿為了折服曹真並從他手中獲得兵權,採取了以誠相待,不施作為的方式處理他與曹真的關係。
蜀建興六年諸葛亮再度伐魏。
曹真損兵折將,勢甚危急,派人星夜具表申奏魏主。
曹睿召司馬懿問計。
司馬懿提出了一個他後來一直奉行的戰略方針:保守為上。
他說:「臣算蜀兵行糧止有一月,利在急戰。
我軍只宜久守。
陛下可降詔,令曹堅守諸路關隘,不要出戰。
不須一月,蜀兵自走。
那時乘虛而擊之,諸葛亮可擒也」。
曹睿問:「卿既有先見之明,何不自引一軍以襲之?」懿曰:「臣非惜身重命,實欲存下此兵以防東吳陸遜耳」。
司馬懿在送持節赴曹真軍營的太常卿韓暨時還囑咐韓:「吾以此功讓與子丹(曹真),公見子丹,休言是吾所陳之意,只道天子降詔,教保守為上。
追趕之人,大要仔細,勿遣性急氣燥者追之」。
韓暨到曹真營中以天子之詔宣諭後,副都督郭淮笑謂真曰:「此乃司馬仲達之見也」。
真曰:「此見為何?」淮曰:「此言深識諸葛亮用兵之法。
久後能御蜀兵者,必仲達也」但曹真對司馬懿這一方針半信半疑,仍按老戰法去攻擊和偷襲蜀軍,結果連中諸葛亮之計,損了大將王雙,連失陳倉、散關兩處城池。
因此憂成疾病,遂回洛陽養病。
而孔明卻乘勝進兵,三出祁山,魏將郭淮上表入洛陽告急。
魏主曹睿封司馬懿為大都督,總督隴西諸路兵馬,並令近臣從曹真處取總兵將印來。
司馬懿奏曰:「臣自去取之。
」他辭帝出朝,逕到曹真府下。
司馬懿見曹真,先問病情,而後告真:「東吳、西蜀會合,興兵入寇,今孔明又出祁山下寨,明公知之乎?」真驚訝曰:「吾家人從知我病重,不令我知,似此國家危急何不拜仲達為都督,以退蜀兵耶?」懿曰:「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真曰:「取印與仲達。
」懿曰:「都督少慮。
某願助一臂之力,只不受此印也。
」真躍起曰:「如仲達不領此任,中國必危矣!吾當抱病見帝以保之!」懿曰:「天子已有恩命,但懿不敢受耳。
」真大喜曰:「仲達今領此任,可退蜀兵。
」懿見真再三讓印,遂受之。
這段對話,寫得絕妙。
司馬懿以坦誠心胸,無為作法,把一個病重的大將軍感動得從病榻上躍起,非要將兵權交付他不可。
人說大智若愚,大奸似忠,大謀唯誠,大假如真,若論功力深厚,恐莫過於本章司馬懿之表現也。
司馬懿為魏國大都督以後,成為諸葛亮的勁敵。
司馬懿在連吃了幾個敗仗之後,更加堅信「保守為上」的戰略方針,因而採取了據守避戰的打法。
一直堅持到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受困上方谷之後。
諸葛亮累令人搦戰,魏兵只不出,諸葛亮乃取婦女的頭巾、髮飾、衣服盛於大盒之內並修書一封,羞辱司馬懿,激他出戰。
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但他很快冷靜下來,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即受之,令重待來使、絕口不提交戰之事,只問:「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
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
」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省事煩,其能久乎?」魏將見孔明以巾幗女衣羞辱主帥,懿受之不戰,忿怒不平,紛紛請戰。
司馬懿眼見軍心燥動,乃託詞:「今若輕出,有違君命。
汝等既要出戰,待我奏准天子,同心赴敵,何如?」接著通過辛毗請來魏主曹睿明旨以遏諸將之心,並嚴令眾將:「如再有敢言出戰者,即以違旨論。
」眾將只得奉詔堅守不出。
司馬懿這一招,終於把諸葛亮拖病拖垮,不久即病死於五丈原軍中。
前後歷時七年的蜀魏交戰終因諸葛亮之死而司馬懿獲勝。
司馬懿班師回朝以後,被魏主曹睿加封為太尉,總督軍馬。
不久又受詔平息了公孫淵叛亂,為魏國的安定立下大功。
但魏景初三年曹睿崩駕,曹芳即位以後,司馬懿因為不是曹氏宗親而被曹真的兒子、大將軍曹爽以加封太尉虛職的辦法奪走了兵權。
曹爽一時間權勢蓋天,門庭若市。
而司馬懿卻推病不出,二子亦退職閒居。
曹爽不知仲達虛實,乃遣門人李勝在赴荊州任刺史之前到司馬懿家辭行就探消息。
司馬懿得訊後謂二子曰:「此乃曹爽使來探吾病之虛實也。
」乃去冠散發,上床擁被而坐,令二婢扶策,方請李勝入府。
在與李勝交談時,司馬懿說話顛三倒四,半傻半聾,弄了大半天也沒有搞清李勝是去「荊州」還是「并州」。
言訖,以手指口,侍婢進湯,懿將口就之,湯流襟,乃作哽咽之聲曰:「吾今衰老病篤,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
君若見大將軍,千萬看覷二子!」然後倒在床上,聲嘶氣喘。
李勝拜辭仲達,回見曹爽,細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無憂矣!」從此放下心來,過著極度奢華的生活。
司馬懿見曹爽不再提防自己,便選擇曹爽隨魏主曹芳出城祭祀先帝之機,盡起舊日手下破敵之人並家將數十,占據洛水浮橋,切斷曹爽歸路逼迫魏主曹芳從曹爽兄弟手中交出兵權。
然後將曹爽兄弟三人並一應黨徒一網打盡,斬於市曹,滅其三族。
其家產財物,盡抄入庫。
從此開始了司馬氏專權,三國歸晉的時代。
這段戲最好看的是司馬懿裝聾作啞呈痴呆狀,示極衰極弱於曹爽,裝得十分逼真,演技維妙維肖。
司馬懿欲擒故縱,欲盛先衰,玩的不是一般的雕蟲小技,乃是改朝換代的驚天大戲。
曹爽及至人頭落地之際,尚對司馬懿存寬容幻想。
殊不知司馬懿數十年用寬容退讓之減法,乃是為了最後這決定性的時刻用當仁不讓的加法,九減一加,這一加就須加足,力竟全功,不會有絲毫反顧。
曹氏家族至此時不僅將祖上創下的基業連同赫赫威名喪失殆盡,而且連好死也不能自擇,除了引頸受戳,再無角色可演。
堪嘆曹孟德地下有知,只能為他的不孝子孫捶胸頓足痛哭於九泉而已!
司馬懿是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排除他所從事的行業不說,就其成功之道而言也是值得借鑑的。
司馬懿的一生,大浮大沉,大起大落,充滿兇險。
這不僅沒有使他意志消沉,反使他嫻熟地掌握了人生加減法,善進善退,善攻善守、善取善舍,善擒善縱,需要堅忍時他能一聲不哼地堅忍,需要冒險時他能毫不猶豫地冒險。
能堅忍者必能爆發,堅忍是為了爆發,而爆發必須堅忍,沒有堅忍力也就不會有爆發力。
人生加減法是一門人生藝術。
會做減法的人一定會做加法,但會做加法的人不一定會做減法。
這個連小學童蒙都懂得的道理,我們成人反而蒙懂了。
試以兩個公式比釋人生加減法。
加法公式為:x+y=100%;減法公式為:100%-y=x。
這裡的x代表主觀,y代表客觀條件,100%代表價值目標。
用加法顯然特別辛苦,因為一旦客觀條件不具備,y是一個負數,則主觀方面就須成倍增加負荷,當負荷超出生理心理極限時,便是失敗和瘁死。
而用減法較加法科學、省力。
因為這種方法是不怕客觀條件惡劣的,y的負數越大,x主觀收益越大,成就越高。
因此減法公式是一個「負負得正」的公式。
為什麼會出現「負負得正」這種結果?原因大致有五:
其一,善用減法之人,不怕別人對不起我,只怕我欠別人的人情債、感情債、得失債。
如司馬懿就從來不怕曹氏欠自己的債多,只怕自己欠曹氏的債。
他在曹真父子面前都是退避在先,禮讓有餘,任其爭功爭權,而後耐心等待時機再一舉收回全部負債。
在司馬懿看來,人欠我越多,我在他面前發言權也越多。
欠債是要背利息的,欠債愈久,利息愈重。
我欠人多只會使我活得很累,而人欠我多他的負債正等於我的輕鬆,算起總帳來便可以獲得這一份輕鬆。
其二,善用減法之人,不怕客觀條件惡劣。
環境愈惡劣,愈逼人想辦法改善它。
正象司馬懿在戰場上、官場上的多次起落、死裡逃生經歷錘鍊了他生死置之度外、成敗握於掌中的堅毅性格一樣,險惡環境常常會把一個平凡的人鑄造成一個敢作敢為敢於從冒險中獲得成功的不平凡的人。
其三,善用減法之人,在敵我對峙中特別在意敵人的差錯。
不怕敵方錯,就怕敵方不錯。
敵之錯不等於我之對,但卻是我之機。
敵之錯是敵致敗之因,亦是我致勝之因。
司馬懿十分仔細地搜尋諸葛亮的弱點和缺點,如不敢弄險;後勤供應困難;食少事煩,事必躬親,過於勞累;在六出祁山奪取魏渭南大寨後不敢依山安營而屯五丈原傍渭水設寨等等。
司馬懿評論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時曾尖銳指出出祁山伐魏的作法:「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
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逕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他非天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
」司馬懿長期避戰不出正是摸透了諸葛亮這一弱點,用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獲得了蜀魏之戰的勝利。
這是他不怕羞辱任孔明挑戰的根本原因。
其四,善用減法的人,不怕自己承受的壓力大,不怕受壓制的時間長。
正如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會越大;治水原理之宜疏不宜堵一樣,事物的發生、發展、滅亡無不有其自身的規律。
作用力過大不僅於事無補,還會招致崩潰性反彈。
司馬懿的幾次下野都是在曹氏政權的昇平時期。
魏主曹睿在蜀魏罷兵後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園林
,欲求長生不老之術,致使銅人墮淚,萬民填溝,民力疲睏,怨聲不絕。
後提拔曹爽,任為大將軍,爽又驕奢淫逸,私用先帝侍妾七八人,每日宴飲淫樂,與皇宮無異,連他弟弟的進諫都聽不進去,已到了「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的地步。
而司馬懿不事淫樂,不求奢華,對曹氏宗族的行為不加勸阻,任其腐敗發霉發酵發臭,終於在人心向背上為自己改朝換代等到了天賜良機。
歷史上常有善良被邪惡壓制,正直被奸佞辱沒,真實被虛假冒充,先進被落後壓抑的情形。
但這類情形往往只具有暫時性、階段性,事情的最終結局常常同壓制者的意願相反。
善用減法實際上是善用物極必反的辯證法。
其五,善用減法的人,不怕挫折和失敗,他的心胸志趣足以化解這些挫折和失敗,把它們變成一種知識資源,運用這種資源使失去的變成得到的。
這樣,他失去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
司馬懿正是在幾次下野遭貶的經歷中看清了由於自己不是曹氏宗親,即使能力再強、功勞再大也不可能分享勝利成果。
只有抓住刀把子,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才有生存發展空間。
這是他活用失敗學所得到的精神財富,也是失敗本身已孕育著成功的邏輯必然。
來源難於青天
諸葛亮北伐,司馬懿為什麼不敢出戰?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在斜谷口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四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
磨刀幾十年只為曇花一現,盤點鷹視狼顧司馬懿的一生
司馬懿,古人稱司馬仲達,諸葛亮的死對頭,三國戰亂時期著名的軍事家、策略家、謀略家。司馬懿的一生多姿多彩生動離奇,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進入司馬懿的世界。
司馬懿才能為什麼遠不及諸葛亮?
司馬懿為政用兵,多依仗陰謀詭計,不用仁義之道,猜忌、殘忍、詭詐、埋伏之屬盈腦滿胸。至於假痴不顛,以謬言矇騙李勝,把玄學家何晏下獄都是愧心負理的行為,是君子決不做的事情。司馬懿往往用這種詐偽之術待...
司馬懿家族是怎樣把曹操後代一個個殺盡的?
三國時期,曹操與曹丕父子可謂是強權政治的代表。曹操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政客逐漸在政治賭博中獲取了實力,先「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漢獻帝成為自己手中的玩偶;然後位及丞相,九千歲加「九錫」,他自己...
老讀三國:司馬一生唯謹慎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最近熱播,因「狼顧之相」而留名於史的軍政大佬司馬懿又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這個在外人眼中怕老婆的「耙...
說諸葛亮是司馬懿一生的宿敵?別鬧了,此人才是!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歷史劇本,後人都喜歡把諸葛亮和司馬懿當做宿敵對手看待,搞得好像只要諸葛亮不死,司馬懿就沒有出頭之日一樣。更有甚者,還有陰謀論者說兩人其實是好基友,雖然從不相識,但是心心相印,雙...
司馬懿走的每一步棋,如今看來步步都堪稱恐怖!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一百四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關於司馬懿,我們知道,這位能人僅僅依靠自己,便將曹操積攢幾十年的實力,建立起的強盛的魏國政權盡數握在手中,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三國當屬...
人們都認為他是蠢豬,但他卻力敵諸葛亮,威壓司馬懿,權傾朝野
曹真,字子丹,曹氏宗室重臣。在《三國演義》中,此人是一個庸才,甚至是一個笑柄,他屢次被諸葛亮和司馬懿戲弄,最後被諸葛亮一封信氣死,悲劇收場。凡是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大概都有這種感受:任人唯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