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低估和遺忘的魏帝曹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祖父曹操、父親曹丕以及叔父曹植的文韜武略光環遮擋之下,曹叡幾乎籍籍無名。
但在位13年,他治下的魏國實力最強、疆域最廣、政局最為穩定,被史家公認為魏國最好的時期。
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駕馭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是成功的,在治國方略、軍事謀略和文學才能上也具有相當成就,卻也背負諸多罵名。
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曹叡顯然是一個被低估的皇帝,作為一代帝王,文韜武略並非遠在其父祖之下。
他統治時期也是魏國最好的時候。
曹叡在歷史上還是有所作為的,死前也能夠駕馭司馬懿這樣的功高老臣,雖然不是建國之帝,也是守成之君。
曹叡(204年-239年)字元仲,從小備受祖父曹操喜愛,常帶著他參加宮廷宴會及朝政活動。
十五歲時曹叡被封為武德侯,不久又被封為齊公,次年晉封為平原王。
曹叡的生母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美女甄姬,據說曹植的《洛神賦》就是為她而寫。
甄姬本是袁紹的兒媳婦,曹操打敗袁紹後,曹丕趁亂娶她為妻,很是寵愛,她也為曹丕生下了曹叡和東鄉公主。
不過曹丕稱帝以後,又有了文德郭皇后和李、陰兩位貴人等新寵,甄姬日益受冷,為此不免流露怨言。
《魏書·后妃傳》載,文帝聽到後大怒,於公元221年賜死甄姬。
當時曹叡只有十七歲,這件事對他影響巨大,母親沒了,父親也對他不再信任,不願立他為太子。
此事是形成曹叡沉靜內向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一生作詩深沉基調,「情迫辭哀」,也與此有關。
那麼曹叡後來是如何又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呢?長達五年的時間謹言慎行,不交朝臣,不問政事,唯思書籍,由此,才漸漸以「德行」贏得曹丕認可。
公元226年五月十六日,文帝去世之前一天,曹叡才被正式冊封為太子。
曹叡年紀不大,性子又悶,曹丕不放心,是給安排了輔政大臣的,結果曹叡很快就把輔政大臣都支到地方做官,朝政則由自己拿主意。
當年八月,東吳進犯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城池,群臣紛紛上奏請求發兵救援。
曹叡卻對他們說,孫權的軍隊長於水戰,這次之所以敢轉到陸上攻城,不過是借文聘防守不嚴,打個突然襲擊。
時下文聘已能抗衡,他們並無優勢,所以堅持不了多久。
沒過多久,吳軍果真退兵。
青龍元年(233年),當初歸附魏國並駐守邊疆的鮮卑族首領步度根與反叛的鮮卑首領軻比能私通,并州刺史畢軌上書明帝報告此事,並借操練兵馬的機會炫耀武力,對外以威懾軻比能,對內以警告步度根。
結果明帝看了畢軌的奏書說:「步度根對於軻比能的拉攏引誘本來可能還有疑心,如今畢軌這麼一搞武力威懾,只能使他們驚恐之下加速反叛,哪裡談得上是什麼威懾呢?」事後的發展也果真是兩人合力反魏。
再接下來一年,孫權率軍北上進攻合肥新城,守將滿寵向明帝建議棄守新城,把吳軍引誘到壽春。
明帝認為此地為兵家必爭,自己將親自督師,說不定到達的時候,吳軍早已敗走。
果真,聞知明帝親率大軍趕來,吳軍撤走。
此時,群臣認為魏國西邊司馬懿正與諸葛亮重兵對峙難決勝負,明帝應當乘戰勝吳軍的有利時機西巡長安,曹叡卻說,孫權敗北,諸葛亮已然膽破,西邊有大將軍就夠了,「吾無憂矣」。
優哉游哉論功行賞,慰問合肥等地部隊,而西部戰事司馬懿也確實不負所望,緊閉營壘堅守不出,諸葛亮勞累過度病逝軍中,蜀軍不得不撤兵退還。
看了這幾則事例,幾乎讓很多人以為曹叡又是一個諸葛亮了,所以西晉史學家陳壽對曹叡的評價是「沉毅斷識」。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曹叡雖然有些口吃,說話不多,但記憶力極強,檔案中官員有關的稟性行為、主要事跡和經歷及家中父兄子弟的情況,一經過目,終身不忘。
知人,自然是善任的基礎。
曹叡對大臣也並不跋扈,司馬光認為他對下屬優待禮敬,喜愛爽直,即使有人當面冒犯批評,也不會折辱誅殺。
史書縱然有美化的成分,但曹叡在政治、軍事上確實有一套。
曹叡在位期間,繼承了曹丕的戰略防禦政策,成功抵禦諸葛亮和孫權的侵擾,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在政治上,繼承祖父任用法家治理國家的傳統,又糅以儒家仁政,社會經濟等方面都有所發展,曹叡在位期間,魏國疆域比以往都更加廣大。
在文學上,曹叡也是當時最大的詩歌流派——建安詩人的一員力將,在當時文壇稱譽一時。
曹叡傳世詩作今存十四首,大致有兩類內容,一類為抒述個人情懷,婉轉深致,另一類寫政治時事,多與當時三國征伐大事有關,與前者相比較遜。
曹叡的總體成就不及父祖,不過歷代以來不少評論者都將曹叡和父祖並稱為「魏之三祖」。
清代陳祚明曾經如此評價:「明帝詩雖不多,當其一往情深,克肖乃父,如閒夜明月,長笛清亮,抑揚轉咽,聞者自悲。
」可見其藝術造詣還是很高的。
不過,也許是父祖和叔叔曹植的星光實在太強,曹叡默默無聞,近年來的文學史著作對其常常略過不提。
今人只記魏武揮鞭,魏文開國,誰還記得有個曹叡?
三國戰火紛飛,卻成就了六家「一門三傑」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英雄,粉墨登場,各顯其能,可謂亂世出英雄。而一些家庭中,父子或兄弟均能建功立業者也大有人在,「一門三傑」也不罕見,讓我們一睹為快。1.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中,曹氏三父...
三國中魏明帝曹睿,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
曹魏鎮守邊陲八大名將,其中一人兩敗孫權,一人兩敗諸葛亮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各諸侯經過混戰,最後是曹魏,東吳,蜀漢三國鼎立。東吳和蜀漢的防守任務最為輕鬆,除了主要三國間的防守之外,東吳主要是平定境內山越的叛亂和面對南方交州的士燮,就山越麻煩點,士燮都沒...
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魏帝
狹義的三國是從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禪位給曹丕開始,到280年西晉滅孫吳結束,三國就是曹操建立的曹魏,孫權建立的孫吳和劉備建立的蜀漢。曹魏實力最強,曹操經過近四十年的征戰,打下了建國的根基,並由...
「今睿之不如丕,猶丕不如操也」, 諸葛亮說錯了!
同時代的評價,尤其是蜀漢、東吳對曹魏的評價,敵我關係的評價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個人認為是不足取的。我的看法是,軍事政治方面曹操雄才大略、曹睿稍遜之、曹丕中人而已。至於文化高度,我的鑑賞水平不足,而...
揭秘:為什麼三國的這位皇帝不常被提起呢?
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被關注的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在戰場上殺敵的將士和智慧超群的謀士。相比來說皇帝就關注的比較少了。只是對劉備,孫權,曹丕了解的多。尤其是下面這位皇帝,他在三國里出現的次數少之又...
曹魏中期有四大虎將,制衡司馬懿,他們如果不死,司馬懿篡位不了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最近隨著《軍事聯盟》的熱播,曹操再度圈粉不少,螢屏上的冷麵與霸氣形象,完美的詮釋了這位傳奇的梟雄。曹操征戰一生,識人無數。其中就對有著「狼顧之相」的司馬懿壓制的死死的,甚至臨...
三國曹魏之第二位皇帝 魏明帝曹叡不殺諫臣 曹氏詩傳三世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14年。曹叡的母親就是傳說...
作為三國第一皇帝,為何他一直處於被遺忘的邊緣
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人們更關注那些智謀超群、力敵萬人的謀臣武將,而忽視了作為謀臣武將主人的皇帝們。三國時期在位的皇帝共有十一位,而這十一人里也只有劉備、阿斗、孫權和曹丕真正擁有知名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