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魏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狹義的三國是從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禪位給曹丕開始,到280年西晉滅孫吳結束,三國就是曹操建立的曹魏,孫權建立的孫吳和劉備建立的蜀漢。

曹魏實力最強,曹操經過近四十年的征戰,打下了建國的根基,並由他的兒子曹丕摘了果實,建立了魏國,可惜「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魏國自220年建立,經歷了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五位皇帝、共45年,最終落入司馬炎手中,真可謂是「為她人作嫁衣裳」。

1.魏文帝曹丕

曹操共有25個兒子,能夠繼承他的基業的有四個,曹昂、曹沖、曹丕、曹植。

曹昂是嫡長子,在197年隨曹操出征張繡時為救曹操負責斷後,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

曹沖是個神童,曹沖稱象的故事也是流傳極廣,而且仁厚愛人,常常為不慎犯了過失的設法解免,「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可惜在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如此一來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曹操長期在立嗣上不決,時間一長,下屬間漸漸形成了擁護曹丕和擁護曹植的兩個集團。

擁護曹丕的有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群、桓階、邢頤、吳質等人,擁護曹植的有丁儀、丁廙、楊修、孔桂、楊俊、賈逵、邯鄲淳等人。

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說的曹植和楊修。

楊修「好學,有俊才」,但是恃才放曠,最終因「雞肋」

之事而死。

他非常善於揣摩曹操的心思,有幾次曹操召見曹植,楊修總能為曹植提前做好準備,押題命中率極高,但事後被曹操知道後,對其和曹植產生了不滿。

而且曹植本人也是文人習性,常常任性而行,尤其飲起酒來毫無節制,肆意妄為。

公元217年,曹植趁曹操不在,借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跑到只有帝王大典才能走的禁道上,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惹得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對曹植也非常失望,當年10月就立曹丕為世子,曹植受此打擊一蹶不振。

219年,曹操命曹植率軍救援被關羽圍困的曹仁,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

賈詡是曹操非常信任的謀士,屬於曹丕的支持者,但是他為人非常謹慎。

曹操在立曹丕為世子前徵詢他的意見,賈詡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做深思狀,曹操再三追問才回答說「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這二人均是由於廢長立幼導致內鬥,最終被曹操消滅,曹丕是嫡次子,曹植是老三,賈詡以活生生的案例堅定了曹操立長之心。

公元220年初,曹操去世,曹丕繼承了魏王之位,在穩定了局勢之後,當年末逼迫漢獻帝劉協將帝位禪讓給他,當然,必要的過場還是要走的,所謂事不過三,在經過了禪讓、推辭、再禪讓、再推辭、三讓、欣然接受的程序之後,曹丕完成了他老爹曹操未竟的事業,結束了東漢195年的歷史,建立了魏國。

曹丕登基後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於中書省。

同時,限制宦官、外戚權力,頒令「其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保證了魏始終沒有因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機。

削奪藩王權力,曹魏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囹圄。

這個政策雖然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卻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在軍事上,曹丕於221年派遣軍隊在河西一帶大破羌胡聯軍,曹魏的勢力得以進入河西之地,接著又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權。

同年,孫權向曹魏稱臣,被魏文帝封為吳王,吳國成為曹魏的藩屬,但是不久復叛。

此外,曹魏多次擊敗鮮卑,鞏固了北疆。

然而,曹丕曾三次大舉進兵東吳,皆無功而返。

綜合來看,曹丕在位七年時間裡,北方生產得以恢復,到了他統治末年,曹魏國庫充實,累積巨萬,基本解決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版圖得以擴大,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他的兒子曹叡即位。

2.魏明帝曹叡

曹叡當上皇帝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先講一個八卦,《三國志》記載曹叡是公元239年去世, 死時36歲(虛歲),由此推算是出生於公元204年,這一年正是曹丕納袁熙之妻甄姬為妾的時候,也就是說甄姬嫁給曹丕的當年就生下了曹叡,如此神速不由讓人感嘆古人的效率啊,當然也可能是另有隱情。

《三國志》里也記載了曹丕對甄姬非常寵愛,甄姬也有後宮之首的度量,經常為曹丕引薦美人以旺曹家血脈,但是到了後來,曹丕移情別戀,喜歡上了郭皇后,又經郭皇后誣陷,曹丕將甄姬賜死,然而史書中對甄姬之死頗有些諱莫如深之意,「郭后、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

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曹叡的出生時間、甄姬前賢后妒及曹丕的有些過激反應,讓人不得不對史書記載有所懷疑,古時也沒有親子鑑定的技術,曹丕曹叡也沒有DNA留存,所以曹叡生父究竟是誰就難有定論了。

曹叡「生數歲而有岐嶷之姿」,曹操非常喜歡他,評價說「我基於爾三世矣」,算是隔代指定了自己的繼承人。

220年,曹叡被封為武德侯,第二年被封為齊公,當年他母親甄姬被曹丕賜死,曹叡也被廢為平原侯。

曹叡被廢後的表現比他叔叔曹植強過百倍,行事愈發謹慎,曹丕初始以為他會心有不滿,觀察了半年多見其深居簡出,明理有德,於是在222年又恢復了曹叡的爵位,晉封為平原王,並將他過給郭皇后,確立了曹叡的嫡長子地位。

226年,曹丕病重,立曹叡為太子,同年曹叡在曹丕死後登基稱帝。

據說,曹叡一次隨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

曹丕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說:「陛下已經殺掉了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

」說完哭泣不已。

曹丕於是放下弓箭,深感驚奇,而確定了立曹叡為太子的心意。

史書記載曹叡即位後,追查母親死因,了解到郭皇后曾經參與了誣陷他母親之事,大怒之下逼死了郭皇后。

曹叡當了12年皇帝,期間可謂戰事不斷。

226年孫權攻江夏、襄陽,227年孟達反叛,231年鮮卑與蜀漢聯手進犯,226年到234年間,諸葛亮五次北伐,234年,孫權又進攻合肥。

曹叡面對各方侵襲,重用曹真、張郃、司馬懿、滿寵、田豫等名將,成功將敵人防禦在外。

235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魏蜀邊境上的情況大大減緩。

同年,匈奴首領軻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殺,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北疆也得以安定。

孫權多次進攻魏國,也均無功而返。

曹叡在軍事上功績顯赫,但是他為人好色,喜歡奢靡,據說他後宮嬪妃達到數千人,他在位後期,更是大興土木,營造宮殿,供他享受,大臣們屢屢進諫,他也是豪不理睬。

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年僅36歲,他有三個兒子均早夭,帝位傳給了8歲的養子曹芳,由司馬懿、曹爽二人輔政。

3.曹芳

曹操開創基業,曹丕守之,曹叡平定四方,到了曹芳這一代,曹家的大權逐漸旁落,最後被司馬家篡位建晉。

曹爽與曹叡的交情很好,又是出自曹氏宗族,比司馬懿更得信任。

起初兩人還互相禮讓,國家大事共同商議後再奏請皇帝執行,後來曹爽對司馬懿明升暗降,剝奪了他的兵權,又任用了自己的心腹在軍政核心部門,自此大權在握,專擅朝廷,甚至把郭太后(曹叡的皇后)也軟禁起來,司馬懿完全被架空,只得韜光隱晦,暗中等待時機扳回局面。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以郭太后的名義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並派人勸降曹爽,曹爽也是生了一個豬腦子,分明皇帝曹芳被自己控制在手中,卻聽信了司馬懿的話,主動投降,後來不久被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將其處死,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這被稱為高平陵事件。

曹芳先是給曹爽當傀儡,之後有給司馬懿當傀儡,心中自然不服。

公元254年,曹芳與李豐、他的岳父張緝等人圖謀廢掉掌權的司馬師,事情敗露,李豐、張緝被滅族,連張皇后也被逼廢黜。

當年9月,司馬師仍擔心後患,就以曹芳不理朝政、淫穢宮廷、辱打朝臣等理由,上奏太后廢了曹芳的帝位,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曹芳自己也不爭氣,荒淫無道,據說他看到皇室宗親有美貌的女子,也不管是否已婚配,就搶到宮裡。

他寵幸兩個戲子,經常與他們在宮內玩裸體遊戲,還讓這二人與宮女淫亂,曹芳帶著他的寵妃們現場觀摩。

大臣令狐景、龐熙勸諫,曹芳惱怒之下,命人將次二人打成重傷。

後來曹芳去世,當時的晉國皇帝司馬炎為其定諡號「厲公」。

4.曹髦

司馬師廢了曹芳,本意立操之子、彭城王曹據為帝,在郭太后的堅持下,選了曹髦。

曹髦年少好學,才慧早成,即位時只有13歲,但是非常知禮。

在未正式稱帝前,曹髦堅持住在宮外,拒絕大臣們以天子之禮迎他入京,會見大臣也以不以天子自尊,因此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曹髦雖然年幼,但十分聰慧,稱帝後經常與大臣探討學問,研究古代帝王得失,有心要做一番大業。

然而當時司馬勢大,曹髦也是有心無力。

公元255年,司馬師在征討叛軍時戰死,曹髦一面下詔命司馬昭留守外地,讓尚書傅嘏「率六軍還京師」,一面著手籌劃宮廷政變,不料,司馬昭識破了曹髦的計策,搶先率軍回到了都城洛陽,曹髦的計劃落空,大權仍落在司馬昭手中。

公元260年,曹髦對自己權力威勢日漸削弱感到忿恨不滿,於五月初六夜裡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人,對三人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讓三人一起發動兵變除掉司馬昭,王沈、王業向司馬昭告密,曹髦親自率人與司馬昭的手下拼殺,戰中被司馬昭親信賈充派遣武士成濟殺死。

曹髦死後,司馬昭另立常道鄉公曹奐為帝。

5.曹奐

曹奐自公元260年至265年稱帝,名為皇帝,實際是司馬氏的傀儡,手中毫無權力,在大臣和軍隊中也沒有任何勢力。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重演了一回曹丕與漢獻帝劉協的戲碼,曹奐將帝位禪讓給司馬炎,魏國滅亡,繼秦漢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大一統王朝晉朝建立。

2018年8月31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家族為何最終能擊敗曹氏家族得天下

三國的歷史波雲詭譎,有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太多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然而最終三國既沒有歸魏,也沒有歸吳,更沒有歸蜀。三國最後歸於晉,被司馬氏得了天下。那麼為什麼一代梟雄曹操建立的功業就被司...

三國時期曹魏及曹魏五帝簡述

魏國(220年—266年)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

大事件梳理|三國

上文梳理了魏晉南北朝的朝代線緊接上文梳理下這個時期的大事件及人物僅供參考此本適合對魏晉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讀者對這個時期相當了解的大神可能不太適用因為這段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所以不可能把所有事件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