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故事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當年趁著曹爽出城祭拜,發動了高平陵政變,等司馬懿死後告誡自己的後人不要祭拜自己,以免被人效仿兵變只事。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黃袍加身,當然他也不傻,為了防止有人和他一樣趙匡胤就來了一手杯酒釋兵權。

那杯酒釋兵權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皇帝最怕的永遠都是手中握有兵權的人,如果這些人不是自己的親信那就是一股實實在在的威脅。

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是一個戰亂的時代,各個割據政權不僅互相發動戰爭,他們的內部也有著激烈的鬥爭,那些朝代壽命短暫,往往隨著軍權的得失而轉移。

比如我們熟知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禁軍發動「陳橋兵變」,被部下「黃袍加身」,從而代後周建立了宋王朝。

雖然趙匡胤是依靠手中的軍權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如何防止「黃袍加身」的事件再現,成了他即位後所要解決的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宋朝的主力軍隊,都是由那些禁軍將領所指揮。

當時的禁軍高級將領有慕容延釗、韓令坤、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人。

他們有的是趙匡胤的親信,有的是趙匡胤的結拜弟兄,有的是直接參加陳橋擁立的功臣。

對於這些人里會不會出現再次上演「黃袍加身」的兵變,趙匡胤心裡也沒底。

於是,在趙匡胤稱帝後的第二年,他策劃了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由於此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裡就不再費筆墨了,下面直接說趙匡胤在收回這些高級將領的兵權之後,又採取的一些加強軍權的措施。

北宋建國時,禁軍分為殿前、侍衛兩司。

殿前都點檢、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都是高級將領,而殿前都點檢這個職務又高於都指揮使,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所擔任正是殿前都點檢。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這三個職位從此也就被取消了,改以職位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統轄禁軍,稱為「三衙」或「三司」。

三衙平時只負責對禁軍的管理、訓練,而無權調動軍隊,調兵之權在樞密院,而樞密院又直接聽命於皇帝。

三衙和樞密院互相牽制,這樣,無論三衙將帥還是樞密使,都已經無法利用軍隊來發動兵變。

趙匡胤為了更大化地集中軍權,他更是改用文臣充當武將,武將調離軍職。

他曾經十分得意地對宰相趙普說過,我現在派了一百多個文人擔任地方的藩鎮,就算他們都去貪污,為害也不及武將的十分之一。

屯駐在各地的禁軍,將帥也不固定,都由朝廷直接任命。

各地部隊也經常流動,因而造成「兵無常帥,帥無長師」、「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北宋特有現象。

這些措施,雖然把軍權最大化地集中在了宋朝的皇帝一人手中,可後果也是嚴重的,它極大的束縛了將帥和士兵的聯繫,北宋王朝在與遼、西夏的軍事鬥爭中,常常是屢戰屢敗的現象,也是有這個原因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趙匡胤是怎樣實現統一北宋的?

陳橋兵變與北宋統一陳橋兵變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兵變,不但完成了以和平的方式交接政權,更是對後世的政體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陳橋兵變對北宋統一的影響尤為突出。陳橋兵變與北宋統一主要講述了周世宗駕崩後...

陳橋兵變與北宋統一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

陳橋兵變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兵變,不但完成了以和平的方式交接政權,更是對後世的政體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陳橋兵變對北宋統一的影響尤為突出。陳橋兵變與北宋統一主要講述了周世宗駕崩後,趙匡胤通過一系列...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宋太祖為何杯酒釋兵權 陳橋兵變與杯酒釋兵權

為什麼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為什麼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靠陳橋兵變登上皇位的,他怕他的手下也會像他這樣黃袍加身。為此,趙匡胤一直憂慮這件事。在一次酒會上,趙匡胤向這幾個老部下說出了自...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大宋走上一條不歸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中國的人口首次超過一億。是中國曆朝歷代最富庶的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現代人都高。連賣饅頭的住的都是獨棟別墅。但這個朝代也是5000年里唯一個不發...

杯酒釋兵權的真相

宋朝開國之初的軍隊可以說繼承了五代時期軍隊的所有陋習,以樞密院和禁軍系統為代表的驕兵悍將們不僅處處耀武揚威,還經常要干涉一下朝政,這些將領有時候甚至連趙匡胤的面子都不給。親眼看這些武將你方唱罷我...

趙匡胤兩次問計於趙普,得治國安天下之妙策

公元960年初,時任後周禁軍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派人謊報遼軍南下入侵,周世宗柴榮夫人符太后和年幼的後周恭帝派趙匡胤率兵出擊。而趙匡胤率軍僅走了二十里,就在汴京(今開封)東北的陳橋駐紮下來,然後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