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教子不做大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一介書生而成就彪炳千古武功的曾國藩,堪稱後人學習的典範,尤其在教子育人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經驗和完整的理論。

他集嚴父、慈父於一身,時時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愛之以其道,教之以其法」。

那麼,曾國藩有哪些成功的教子經驗?對於今天年輕的父母們有什麼借鑑意義呢?

天京事變那年,曾國藩在江西撫州,此時的曾國藩49歲,已經對人生看得很通透,教育子女自然成了曾氏最樂於去做的一件事,這一年九月在給兒子曾紀鴻的家書中就寫道:「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

曾氏此時對子孫的期望,全不在於「功名富貴」,而在於「讀書明理」。

他認為功名富貴只是人生的物質表象,讀書明理才是人生的靈魂核心。

曾國藩對兒子的人生預期主要設定在人格實現方面,而不是物質實現方面。

在這種家教理念下,曾氏家族自曾國藩兄弟之後,再沒出過領兵打仗的將領或者大官。

他們絕大多數留學英、美等國的名牌大學,學貫中西,成就卓著,成為教育界、科技界、藝術界的名家大師,飲譽五洲四海,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貢獻。

◑ 曾國藩家書:

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核心提要: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

此君子也。

◑ 唐浩明評點:願子孫做君子不做大官

這封信文字雖短,然內容豐富,情意真摯,用語淺直,擒住了曾氏疼子愛子的一片慈父之心。

唐浩明認為,此信可稱得上曾氏上千封家信中最堪銘記傳頌的一篇。

曾氏以一種較為少有的溫婉語氣,給九歲的小兒子紀鴻單獨寫了這樣一封信,諄諄告誡兒子習勞習苦,不要沾染官家氣息,保持寒素家風;讀書寫字不能間斷,早上要早起,以此培養勤奮的習慣。

曾氏希望兒子重點放在德行的修養上,不必過多地考慮功名之事,因為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來修煉的。

並以舉止端莊、不說妄語作為培養德行的基礎。

曾氏此信的特點是不僅講明道理,而且提出了具體的措施。

這些措施都是極平易簡單的,不難做到,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使自己一步步地向「君子」靠攏。

信中「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這句話,百餘年來廣為傳頌在士人之間。

自己身為大官,卻不願兒子做大官。

曾氏的這種家教啟迪了千千萬萬望子成龍的家長心扉:「龍」不是「大官」,而是君子!

————————————————

◑ 本文內容來自【唐浩明評點】微信公眾號(zhuochengWH),歡迎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