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閱讀一本書?逗我玩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自視頻截圖

乍一聽不可能,15分鐘什麼概念?又有些小期待,如果15分鐘看一本書,那多省事啊。

如果對這方面有所了解,會發現有很多速讀教程,所以,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檢視閱讀。

1、快速閱讀有什麼障礙?先得做好基礎閱讀?

自從撿起閱讀習慣以後,恰逢京東開始賣書,於是買了很多書,包括《失控》、《國富論》等,毫無意外的止步於前十頁。

再次拿起《失控》看了差不多一個月,也也就看了半本。

至今對《失控》的理解就是說不要干涉系統,但是為什麼這麼出名實在不明白。

所以很想找到一種快速的方法。

前面提到,閱讀可以分4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下面來看看檢視閱讀是什麼?

15分鐘閱讀一本書的來由,便是檢視閱讀確實能帶來很多對書籍的信息,對於某些書來說,15分鐘其實也夠了。

那麼檢視閱讀既然是要快速的掌握書的內容,基礎閱讀就顯得很重要。

對於一本書如果我們有很多生字,有很多不理解的表達方式,那檢視閱讀是無法有效進行的。

如何進行檢視閱讀?書中有哪些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快速閱讀要注意什麼?

在此之前,個人的閱讀習慣是拿起書就開始看,不管怎麼樣,從頭開始看,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因此吃虧,但凡有點深度,這本書就是非常好的催眠曲。

精讀一本書的代價往往是非常大的,所以是否值得閱讀,這本書是講什麼的,是否適合自己,就顯得非常重要。

如何獲取這些信息,有一種偷懶的辦法,就是找各個網站的書評。

一本書,作者要表達一種觀點,一種態度,輸出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否一定要看完整本書才能得到呢?並不是這樣。

一本書除了內容之外,還可以由幾個部分構成:

  • 封面

    長期養成的習慣,封面一般不太看內容,只看圖片,甚至作者是誰也不太看。

    封面除了書名,出版社,作者,偶爾還會有一些推薦內容,書名下面也會有一些關鍵字,比如:

來自網絡

  • 封底

    通常封底會有整本書的總結,和一些業內專家的推薦,對了解整本書要表達書名非常有幫助。

自拍

  • 作者

    最近新購書在封面翻過來有位置會介紹作者譯者簡歷。

    想起多年前,網絡不甚發達時租碟子,就是看電影演員,基本上也是定了這麼個基調了。

    一般書的前面幾頁會介紹作者履歷。

自拍

  • 內容簡介和前言

    作者一定不會放過總結提煉自己觀點的好地方,既然要寫書,多少還是希望自己的觀點得以傳播,自己的思想得以流傳。

自拍

  • 推薦

    國內的暢銷書這方面似乎做得更多一些,各位大牛大咖作序,寫推薦信之類,雖然很多書這部分營養不高,不過也多了一個視角,可以看看。

  • 後記

    對於作者而言,後記和總結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地方,大概是受總分總的影響,經歷漫長的歷程,長途跋涉終於到了這裡,希望加強自己的觀點非常可以理解。

    從中也能看出作者對這部作品的心路歷程。

自拍

  • 目錄

    這是經常會忽略的地方,對於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而言,這是最重要的整體脈絡,結構,可以更好的理解。

    為什麼把目錄方到最後介紹,是目前個人的一個習慣和做法,通過前面介紹之後,我會在心裡想像一個目錄結構,如果我來寫會怎麼寫,然後再看目錄,思考作者為什麼用這個目錄。

    目錄的標題代表作者對這部分內容的總結提煉,也基本已經傳達了作者的意思


    很多有心的作者,在目錄裡面會把概述也放上去的,另外一本是《Scrum精髓》

自拍

前面這些內容看起來很多,實際操作起來很快,在這個基礎上,最好挑選1-2個部分快速翻翻,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逗留,直接跳過,結合剛剛對書籍的理解來進行,可以認為是一種非常淺層的閱讀。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對於有難度的書,不要試圖理解每一句話.

如果分心怎麼辦?有什麼辦法集中精神?

如果真的給自己限定15分鐘來閱讀一本書,通常不太會分心,一個番茄鍾時間是25分鐘,如果是15分鐘閱讀,一般來說還是會比較集中精神的。

如果留意自己閱讀的習慣,會發現有逗留和回退的情況。

想快速閱讀,卻卡在一句話的某幾個詞語上,甚至目光已經往下移時,還會飄回到上面的內容。

這個問題,最早是高中做閱讀理解題時發現的,感覺很容易就分心來。

當時同學指點,用筆尖指文字,目光跟隨筆尖,效果好很多,偶爾還是會有寫分心的情況,後來又有高人指點,直接用手指效果更佳,試驗之後果然如此。

好吧,勞動人民的智慧呀。

視頻截圖

如果看過《criminal minds》,可能會注意到那天天才博士幾乎一目十行,他會用手指快速的從上到下,也許也是這個道理。

試試吧。

這個過程還有一個神奇的點,因為目光聚焦,所以理解力其實也在無形中提升來,在內心快速歸納總結,理解含義,結果就越來越好。

後記

基本上,前面就是關於檢視閱讀的部分,15分鐘閱讀一本書還是有可能的,作者寫書不是為了為難咱,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看不懂。

經過檢視閱讀,裝逼的資本是具備了,談資也基本有了。

至於為什麼選這本書,是因為,徐毅翻譯的書基本都收集全了,只是都沒怎麼看,這本看起來比較薄,先挑這本,另外比較巧,黃靈和艾永亮都有過點讚之交。

曾經很糾結,是書讀多來還是讀少了,看起來似乎興趣廣泛,又收穫甚微,好友對我的興趣廣泛深惡痛絕,痛心疾首。

也許也映襯來很多人的想法,完全沒有開始讀書,光想著讀書讀多會不會讀傻了。

所以,有了這樣的閱讀方法,你會怎麼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乾貨分享:怎樣高效閱讀一本書?

對於閱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的閱讀方式也都不一樣,如何高效地閱讀,相信這是許多人都非常想要掌握的一項技能,高效地閱讀一本書不是指如何提高閱讀的速度,而是怎麼讓閱讀更加地學以致用。

人丑就要多讀書,可沒點閱讀辦法傍身怎麼行

1丑,好像是個硬傷,不過智商卻是可以習得的、可以積累的,而且被科學證明竟然是可以遺傳的。所以只要夠聰明,總能找到掙錢的辦法,而且閱讀這件事本身就能掙錢,比如樊登讀書會、還有得到的專欄。一旦有了錢...

你認為自己懂得閱讀嗎?

生活在一個信息巨變,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焦慮的時代。能靜下心去讀一本書,都會覺得自己難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閒。畢竟對任何人來說,時間才是最保貴的。閱讀是很簡單的事情,似乎是認識字就可以了。因此,我從沒...

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

閱讀時,你是否也遇到過以下問題呢?●讀書慢、耗時長,不是累死就是耗死●跟作者無共鳴,全程都是尿點●苛求把書里每一個內容都看懂,追求完美又十分辛苦●書看完了,最後書還是書,我還是我●不能把書中的知...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評及內容綱要

文章目錄★為啥要推薦這本書?★此書的影響力★閱讀的目的★主動閱讀 vs 被動閱讀★閱讀的層次★如何讀不同類型的書籍★閱讀與心智的成長★為啥要推薦這本書?  俺寫博客奉行一個宗旨——【

98%的人都不懂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小到大,我們讀過很多很多很多書,但是你真的會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嗎?98%的人不是真的會讀一本書,這麼說來有些誇張,但是卻是基本情況。那麼,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乾貨!正確打開讀書的方式!

頭條問答很多人邀請我回答怎樣讀書,小編也不可能一個個地回答,今天小編特意總結了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供各位參考首先你要選對書,這很關鍵,至於怎麼選書,我的另一篇文章已經說明,這裡不做解釋小編讀書有...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