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歷史紀年》 五代(907-96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梁(907-923)

907唐哀帝天佑四年

梁太祖開平元年,梁王朱全忠(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建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史稱後梁,唐朝滅亡。

長安從此失去京都地位。

909梁太祖開平三年

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

中牟縣改隸汴州。

至924年復歸鄭州。

後梁自梁太祖朱溫開國共歷3帝17年。

因為皇帝姓朱,又稱朱梁。

916梁末帝貞明二年

王彥章任鄭州防禦使。

王彥章(863-923)山東壽張(今梁山)人,朱溫部將,以驍勇著名,號稱「王鐵槍」,與另一軍閥李克用作戰多年,後與李存勛(即後唐莊宗)作戰被俘,不屈死。

在鄭州地區多有其遺蹟。

史載其墓地有數處,其一在鄭州(今新密劉莊村)。

見宋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一文。

後唐(923-936)

923後唐莊宗同光元年梁龍德三年

四月,晉王李存勖即帝位於魏州(今河北大名),國號唐,史稱後唐。

十月,滅後梁,十一月,遷都洛陽。

925後唐莊宗同光三年

七月,洛水漲,鞏縣河堤被沖壞,敖倉淹毀。

是年,中原大飢, 民多流亡, 賣妻鬻(yù)子。

928後唐明宗天成三年

七月,鄭州地區發生4級地震,死2人。

931後唐長興二年

黃河水溢,闊30里,大水環繞鄭州城。

這是歷史上記載的最大一次圍困鄭州的洪水。

鄭洛汴運河的輸送能力受到更加嚴重的威脅。

(註:後唐都洛陽,歷4帝,14年。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山西三省,河北、陝西的大部及甘肅、安徽、寧夏、湖北、江蘇部分,並占有四川10年,是五代十國時疆域最大的國家,實現對中國北方的統一。

後晉(936-947)

936後唐末帝清泰三年

夏,後唐明宗的女婿、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認契丹皇帝為父,以將幽雲(今北京和大同)等16個州拱手獻出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起兵滅後唐。

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公曆為93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

石登基稱帝,國號晉,改元天福,史稱後晉。

938後晉高祖天福三年

石敬瑭復都汴州,建為東京開封府。

秋七月,張從賓反叛後陷汜水關,殺巡檢使宋廷浩。

辛酉,杜重威攻克汜水關。

939後晉高祖天福四年

九月,升汴州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

十二月,封子重貴為鄭王。

946後晉石重貴開運三年

契丹主耶律德光(遼太宗)率軍南下攻後晉,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破汴京,俘石重貴,後晉亡。

(註:後晉,都開封,歷2帝,12年。

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部分。

後漢(947-950)

947後晉天福十二年

二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稱帝於汴,改國號遼,同月,郭威等擁劉知遠在太原即帝位,仍用後晉天福年號。

四月,耶律德光北返,中途病死於殺狐林(今河北藁gǎo城西南)。

六月,劉知遠入汴,國號漢,史稱後漢,立都汴州為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

948後漢高祖乾祐元年

正月,高祖劉知遠死,葬於嵩山,分登封,置望陵縣。

高祖第二子劉承佑嗣位,稱隱帝。

950後漢乾祐三年

隱帝殺宰相楊邠(bīn)等,又密謀殺擁兵在外的鄴都留守郭威。

郭威遂反,攻陷汴京,隱帝被殺,後漢亡。

後周(951-760)

951後周太祖廣順元年

鄴都留守郭威滅後漢稱帝,國號周,史稱後周,仍以東京開封府為首都。

954周世宗顯德元年

正月,出身寒門、略通文墨、知民間疾苦、善撫將士、有勇有謀、廉潔勤政的周太祖郭威卒,葬於嵩陵(今新鄭市郭店西南2公里)。

鑒於其西征時,見到唐朝帝王的18座陵寢因有金銀珍寶均被盜挖,漢文帝簡葬霸陵原陵墓完好無損,郭威終前囑咐柴榮修建陵墓後用衣瓦棺安葬。

郭威死後,晉王柴榮按遺命即位,是為周世宗。

是年,罷鄴都。

建太乙書院。

955周世宗顯德二年

五月,廢寺院30336所,見存寺2694所,僧尼在籍6萬餘人,凡籍帳無名者並勒令還俗。

958周世宗顯德五年

陽城縣併入登封縣。

959周世宗顯德六年

柴榮率軍北伐契丹,連收三關三州17縣,至第42天,39歲的柴榮中途染疾,被迫班師還朝。

農曆六月十九日,死於開封。

十一月葬於慶陵(今新鄭市郭店西北陵上村),7歲幼子柴宗訓即位。

柴榮在位5年余,大刀闊斧地革除唐朝政治弊端,清吏治;選良將,整禁軍,治驕將惰卒;擇人才,修訂刑律和曆法,糾正科舉弊端,興文教;廢除過多的寺院,興修水利,恢復漕運;均田賦,獎勵農耕;考正雅樂,搜救佚書,雕刻古籍;親自率兵南征北戰,消除分裂,統一南北很多地方。

其禁軍制為北宋所延續,「跑馬圈城」等故事傳為佳話。

柴榮被後世譽為「五代第一明君」。

(註:五代共54年,後梁、後唐、後晉以洛陽為首都19年,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開封為首都共34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亂世廢妃,如何周旋於三位帝王?

在我國歷史上,除了武周王朝聖神皇帝武則天,改朝換代、皇位更迭,似乎一直都是男人們幹的事情。而就算是武則天本人,也在侄子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和兒子廬陵王李顯猶豫不決,最終在宰相狄仁傑的巧諫下,復...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十朝元老

在古代,能歷經三朝已經不錯了,四朝真是難得,五朝就是開掛了,要說十朝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在歷史上呢,還真有一位十朝元老。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

五代十國歷代皇帝簡介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

後漢與朔州

後漢的創建者劉知遠,沙陀族,其遠祖與石敬瑭的遠祖都是同一個時代,入附歸唐,在神武川定居的。新舊唐書均記載劉知遠出生於太原,其皇后李氏亦 是。「高祖(劉知遠)微時,嘗牧馬於晉(太原)別墅,因夜入其...

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郭威

郭威(904年-954年),即後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別名郭雀兒。 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郭威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

發跡於鄴都的兩位後周皇帝

發跡於鄴都的兩位後周皇帝◇ 柴元魁 鄴都者,大名也。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建都,登皇帝位,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改元城縣為興唐縣,貴鄉...

五代興亡——期望理清五代交替脈絡

公元907年,在長時期的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中,曾經盛極一時的唐朝,終於為後梁政權所取代。從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史稱後梁、後唐...

「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國?

公元907年至959年(共計53年),史稱「五代十國」。在這50餘年間,中原地區共有五個王朝前後交替,而南方地區則前後存在十餘個割據政權。接下來我們依照王朝更替順序來介紹「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