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三國——呂布其人(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意思是形容呂布和赤兔的外型的。

說人當中呂布是最帥的,赤兔當然就是馬中最駿的。

在歷史上,呂布的評價主要有三個最突出。

首先是前面說過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乃形容他外貌的。

接著是說他勇猛的武力的,有「一呂二趙三典韋」之說。

說的是他們在三國中的武力排行,以呂布為首。

還有就是他的人格-「三姓家奴」。

意在諷刺他反覆無常。

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認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卻為了董卓給的赤兔馬而殺了丁原投了董卓,這是被大家藐視的,最終也因為他的這種反覆無常的性格在被曹操俘虜後無法取得曹操的信任而被殺之。

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呂布真的如演義中描寫的那樣嗎?

人似猛虎 馬如蛟龍

呂布在遇見丁原前的身世

沒有任何正史或者野史有關於呂布出身由來的介紹,只有一些所謂的民間傳說記錄了這位勇士的源起.:相傳東漢章帝年間北匈奴進犯南匈奴及漢朝領地時,呂布祖父呂浩(時任憲部越騎校尉)奉命留守邊塞。

呂浩攜妻兒率部駐紮五原郡地,固守邊關。

呂布祖父去世後,其父呂良繼任,娶妻黃氏,黃氏生有四女,苦於無子。

一日,隨夫到白馬寺廟(今五原縣錦旗東五里處,由於黃河淘堤已毀於河底)拜佛求子。

歸來當晚,黃氏得一夢,夢見有一猛虎撲身而來,黃氏見狀急喚丈夫趕打,老虎卻溫順地臥於身旁。

不日黃氏身感有孕,懷孕12個月未見生產,百感焦慮。

後來,黃氏移至染織作坊,突然屋外人聲大嘈。

眾人紛紛出外觀之,但見西北上空彩虹映現,光彩奪目,此景奇異。

隨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動山搖。

黃氏欲生,身感不適,腹中疼痛難忍,盆骨悶脹,羊水外溢,寸步難行,隨臥於布匹之上,不久產生一男嬰。

男嬰出世更為奇事,但見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站立面前,黃氏驚奇,急擦去污物抱於懷中。

後說與丈夫,呂良心中大快:「吾兒神也。

」因出生布上,故起名呂布。

<<三國志>>記載: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

王燊的<<英雄記>>中也寫到: 布見備,甚敬之,謂備曰:「我與卿同邊地人".邊地人即國之邊界附近的人.五原郡九原:五原郡,郡名。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

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

東漢時屬并州(并州:古州名。

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

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

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

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廢。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為匈奴所占。

呂布與丁原、董卓的關係

根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呂布15歲時父親去世,經人介紹投奔到并州(今山西太原)刺史丁原門下,被丁原任為主簿,典領文書.呂布跟著丁原學習弓馬之技,號稱「飛將」,因其勇武被丁原命為騎都尉,駐防在河內(今焦作)。

可見丁原對呂布的親厚和器重。

《後漢書·呂布傳》中亦云,丁原對呂布「甚見親待」。

《英雄記》中明確記載呂布"原子建陽"(呂布以子事丁原).可見丁原對呂布的恩同再造.

漢靈帝劉宏去世後,丁原接到何進的徵召,率領軍隊到洛陽,密謀誅殺宦官,被任命為執金吾。

適逢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入京,誘呂布殺丁原,進而吞併丁原的軍隊,並任命呂布為騎都尉,同他發誓結為父子,對他十分欣賞信任。

不久又被董卓提拔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殺丁原

從以上記載大多數人不難得出結論就是呂布見利忘義毫不猶豫地出賣並殺害了丁原. 但是,如果歷史如此簡單就成了演義故事了,不能拋開背景單純地看待一件事情.

要知道在董卓進京的初期,其名聲相當不錯。

《資治通鑑》云:「……董卓率諸公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悉復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孫」,陳蕃、竇武乃天下名士,靈帝時為宦官所枉殺,當時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而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也因為得罪宦官,董卓進京後又辟之, 「……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每集宴,輒令邕鼓琴贊事,邕亦每存匡益」,正因為這樣,蔡邕才有在董卓死時,於王允席上感董卓知遇之恩的一嘆,以至身死。

這個時候,董卓儼然是個賢臣,天下棟樑的模樣,誰知道他後來會怎麼樣,正可說「設使當初身先死,千古忠奸有誰知」。

是以是時外界冠呂布以助紂為虐之名,而此時呂布心中也許認為自己是從穩定大局出發,輔佐董卓以穩定國家局勢(妄自揣測,純屬給溫候找個台階).

待後來王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董卓的時候,因為「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

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

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

由是陰怨卓。

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因此便以呂布為內應來刺殺董卓,呂布與董卓,倒有「卓……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一句,又有王允說呂布時,「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

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一段,初看上去是呂布和董卓的小妾私通(羅貫中筆下的貂禪),事情敗露。

但這只是誘因,本質的問題有兩點:一.董卓完全失去了民心,天怒人怨,跟著他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

二.呂布的并州系軍人受到董卓手下涼州系軍人的排擠。

呂布再受董卓重用,畢竟還是外來人,所謂疏不間親,關鍵時刻董卓多半會偏向他的涼州嫡系,更何況還出了私通小妾的事情。

加上董卓此刻已經凶相畢露,是個亂天下的國賊,關東諸侯已然起兵討伐,可說人人得而誅之,所以可以說呂布殺董卓也是形勢使然,不得不為之!

奉詔討賊,呂布刺董卓

呂布與貂蟬

呂布見貂蟬——一見鍾情,真有貂蟬其人嗎?

貂蟬是《三國演義》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雖無更多的過人之處,但卻憑藉自己的美貌在諸侯爭霸的戰亂年代,輾轉於各諸侯之間。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分別用兩首詩歌來讚嘆貂蟬的歌舞雙絕,有詞贊之曰:「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

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又詩曰:「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

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

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

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面對貂蟬的美貌,董卓更是稱賞不已。

當然,貂蟬的美貌已無須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閉月」之稱,意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麗,而從貂蟬的事跡來看,她更是深明大義、機智過人,實在是演義中最為光輝的人物形象之一。

現在較為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歷史上其實並無貂蟬其人,貂蟬的形象完全是後人虛構出來的,而且這種說法也得到了三國史和《三國演義》研究界多數學者的共識。

因為在《三國志》、《後漢書》這樣的史書當中並沒有提到貂蟬的字眼,只有區區一句話還有些許貂蟬的影子,即「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在《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的全篇中連名姓都沒有,只是稱其為「卓侍婢」。

也沒有交代容貌、身家、來歷等信息,更是沒有交代與呂布、董卓之間的決裂有何關係。

加之無論是《後漢書·王允傳》《後漢書·董卓傳》都沒有提及任何貂蟬的痕跡,也沒有任何記載王允與該女子(卓侍婢或者貂蟬)有一絲瓜葛.所以呂布和貂蟬的故事僅僅只是一個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帥小伙兒與一個豪門中耐不住寂寞的三房或者更低級別的女子間偷情的故事.

呂布與赤兔馬

正史中赤兔馬一直是呂布所有,非董卓所贈!《三國志呂布臧洪傳》:「布有良馬曰赤兔。

」《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但是何以稱為赤兔馬卻沒說。

於是,後人就認為,「赤」是說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

其實這是誤解。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各類動物賦予了某種精神和品格。

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徵,雖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總是與逃跑有關。

可以說,兔子絲毫無英雄氣概。

用兔子來比喻好馬,有損馬的形象。

兔子跑得雖然快,可是論速度是不能與馬相比的,別說好馬,就是一般的馬也比兔子快多了。

那麼,赤兔馬的「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國很早就有了評定馬的專著《相馬經》,傳說是伯樂的作品。

「相馬」顧名思義就是看馬。

相馬的第一步就是看馬的頭部,因為頭部是馬的品種、品質、體能、齒口最明顯的外部表現。

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楔頭、半兔頭等幾種。

所謂的赤兔馬的「兔」,應當是指馬的頭形。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就發現了一本手寫的《相馬經》,其中的一篇說「得兔與狐,鳥與魚,得此四物,毋相其餘」。

在第三篇中又對這些話作了解說,「欲得兔之頭與其肩,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欲得鳥目與頸膺,欲得魚之鰭與脊」。

這些記載,說明了在古代兔形的頭是好馬的重要外在標準,也說明了得到兔頭的好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兔頭、半兔頭的馬,特徵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頭。

從現代馬的體質看,兔頭的馬,多是重型馬,起特點是身體強壯,力量大,也是馬中最為高大的品種。

從赤兔馬的顏色看,當是棗騮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紅色。

這種顏色正是現在中亞一帶草原馬的典型毛色。

從赤兔馬的毛色與頭相看,這是中亞一帶,也就是古代所說的西域地區所產的馬。

我國中原地區的馬屬於蒙古馬,蒙古馬的優點是速度較快、耐疲勞,但是體形小、體力有限,所以好馬多出生在西部。

「赤兔馬」即兔頭的紅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紅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呂布勇猛無敵 戰場上以一對六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武力排名第一的猛將,但卻因其「三姓家奴」而廣受詬病,最終被群雄合力縊死在白門樓。而在史籍記載中,呂布則對東漢社稷有再造之功,可惜後來被董卓的餘黨擊敗而功敗垂成。而河南商報...

歷史上赤兔馬的第一位主人是誰?

其實赤兔馬在三國以前都有被記載,只是演義當中為了凸顯出赤兔馬的威力才交了這個名字。不過關於赤兔馬的來歷和第一位主人三國中並沒有詳細記載,我們只知道赤兔馬是呂布的坐騎,而呂布死後赤兔馬就給了關羽。...

赤兔現身大半個三國勁長命有可能嗎?

不少歷史愛好者或者三國迷,都知道「赤兔馬」是《三國演義》的名馬中最著名,亦是好馬的代表,據說可日行千里,還能夜走八百。《三國志》中也有關於赤兔馬的記載,裴松之注《三國志·曹瞞傳》:「時人語曰:『...

真實歷史的呂布是怎麼樣的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被塑造為三姓家奴,三國第一猛將,那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關於呂布的歷史記載,主要來源於陳壽《三國志》,《三國志》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中記載了呂...

呂布死後,貂蟬的下落?

提起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的「閉月」——貂蟬在《三國演義》中的描繪是這樣的:貂蟬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後又改收為義女。董卓操縱東漢朝堂,王允與...

赤兔之死 人中呂布 女中貂蟬、馬中赤兔

《三國志·魏志·呂布傳》上說:「布有良馬名曰赤兔」《三國演義》的描述就更清楚了。赤兔馬是董卓從西涼帶來的寶馬良駒。董卓為了拉攏年輕將領呂布,就把這匹馬送給了他。後來,這匹馬跟隨呂布大展神威。但...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公元164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三國時代的著名武將。呂布因其驍勇善戰,但又勢利多變。在民間對他評價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根據《三國志》記載,呂布曾是并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