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陰謀論:劉備的託孤遺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

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

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

而後進取益州。

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葬惠陵。

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影視劇中的劉備形象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劉備是個好好先生,忠厚仁義,禮賢下士。

但也有人認為他假仁假義、哭哭啼啼、是個一打就跑的大耳賊,其實,劉備的真實形象是一個腹有韜略的明主,一個憑藉自身能力打出一片天下的平民英雄。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離不開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劉備託孤

劉備託孤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大家請看這句話,」君可自取「。

劉備是真的想讓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嗎?顯然這不可能!

劉備託孤

關於劉備的真是意圖,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

一.試探諸葛亮的心意

自夷陵之戰後,蜀漢四萬中軍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沙摩柯部武陵蠻軍一萬同樣全滅,黃權部江北軍投靠曹魏,再加上其餘部隊的損失,東吳方面宣稱此戰共俘斬蜀軍八萬人,雖可能有所誇大,但對新生的蜀漢政權之重創,確係元氣大傷。

此時的蜀漢政權,不論疆域、兵員、人才,和幾年前的巔峰時期相比,皆只剩下一半甚至更少。

,幾乎是一份幾近亡國的爛攤子:可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劉備深知以劉禪的才能恐怕難以撐起整個蜀國,再加上跟隨一生的老將紛紛去世,軍政大權幾乎集於諸葛亮一身,

若諸葛亮對劉禪有反心,劉備也實在抵抗,但以託孤遺言說之,動之以情,萬一蜀漢政權易手,也可保住劉氏血脈,他知道以諸葛亮的性格必定會厚待劉禪。

二.交待興復漢室的心愿

可以說,興復漢室是劉備和許多漢臣一身的心愿,但自劉備戰敗後,這個願望似乎越來越難以實現

史載:建興元年夏(章武是劉備的年號,章武年為公元221年、222年、223年,這年四月,劉備病逝,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建興元年夏和章武三年夏是同一年的夏天。

),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可以說此時季漢接近一半的國土已經反叛。

夷陵之敗和劉備將死之事,動搖了蜀漢立國的合法性基礎。

很顯然,劉備臨終託付的大事,就是讓諸葛亮北伐中原,復興漢室。

而劉備也深知諸葛亮的才能,此時將

家國大事交與諸葛亮,方能為蜀漢續命,繼續完成劉備的心愿。

諸葛亮

幸好,歷史沒有如果,諸葛亮忠心可見,鞠躬盡瘁。

劉禪雖然才智不是很出眾,但卻謹遵父訓,亦是具備充分的自知之明。

終諸葛亮一生,謹以父事之,充分給予諸葛亮信任,確實不負劉備和諸葛亮對他「氣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天資仁敏,愛德下士」的好評。

但由於各種原因,北伐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難以真正成功,不過劉備託孤卻成為千古佳話而流傳下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也許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完人

三國時期風雲涌動,時事造就無數英雄,說起諸葛亮,大家想到的是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天文地理軍事內政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連相貌身高都是接近完美的完人,這些多是是受《三國演義》以及相關...

劉備的託孤遺言中, 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一)劉備逞最後的虎威劉備這一生非常勵志,從草根起家,百折不撓、越挫越奮,終成一代帝王。公元221年,已60歲的劉備,在當上蜀漢皇帝後,還沒三個月呢,便不顧年事已高,執意發起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三國故事典故——白帝城託孤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若劉禪無才諸葛可以取而代之。《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

劉備是否打算把皇位讓給諸葛亮?

關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