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對他寄以厚望,他因一件事毀了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深夜有話說,三國故事家喻戶曉,以1000字為大家揭秘三國人物。

解讀:公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以馬謖為先鋒鎮守咽喉要道街亭。

馬謖不從諸葛亮部署,被魏國張郃擊敗。

馬謖戰敗後畏罪潛逃,有一人與馬謖交情深厚,對馬謖逃往之事知情不報。

事情敗露後,此人被諸葛亮罷官。

這人隨諸葛亮北伐中原,官居要職,被諸葛亮寄以厚望,卻因此事名聲受損。

那麼此人是誰?他僅僅是因為知情不報被免官嗎?他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一、背景出身

此人是向朗,荊州襄陽人,少時以司馬徽為師,和徐庶、韓嵩、龐統交情不淺,劉表病亡後,在劉備手下任職。

劉備平定荊南,命向朗督領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軍政大事,對荊州與益州之間的交通要道全權負責。

劉備入蜀後,向朗接連專任巴西、牂牁、房陵等地,牧守地方。

劉禪即位,以向朗為步兵校尉、丞相左史,諸葛亮南征時,向朗處理善後事宜。

向朗是荊州人,並且和徐庶、龐統等人交情深厚,因此受到劉備、諸葛亮的器重。

劉備、諸葛亮對向朗的培養方向是軍政重臣,而向朗的表現雖然沒有大的舉措,但也在亦步亦趨逐步發展。

在向朗的發展歷程中,能夠發現向朗沒有出色的表現,他的意圖是不犯大錯,憑藉資歷來獲取資本。

二、街亭獲罪

街亭之役後,馬謖遠遁逃走,向朗知曉內情,這時他有三個選擇。

一是不念交情,抓捕馬謖;二是隱匿馬謖,瞞天過海;三是不聞不問,高高掛起。

向朗的選擇是第三個,也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其實向朗認為馬謖與諸葛亮交情深厚,諸葛亮不會因為此事大動干戈,但結果令他意想不到。

諸葛亮不僅處死了馬謖,而且嚴辦了協同人員,向朗因為知情不報,深陷其中,最終被罷官免職。

向朗的罷官免職,不僅僅是因為其知情不報,而且因為他在官場裡面處事圓滑,充當和事老的角色。

這是因為他處事圓滑,抱著兩邊都不得罪的想法知情不報,這才丟掉官職,而他的表現也令諸葛亮深以為憾。

三、專研學問

後來向朗復職,但擔任的都是禮儀之類的官職。

向朗的復職,是荊州勢力與非荊州勢力利益權衡的結果,是荊州勢力重新估價的砝碼。

除了復職之外,向朗在街亭之役後潛心研究典籍,在學問專研方面十分認真,這與他在官場上的行為大相逕庭。

而他「講論古義,不干時事」,也就是說他對時事政治不上心,說不上淡名薄利,他因為研讀學問在當時很有名氣,這還是他性格在現實中的客觀體現。

深夜分析問題難免有疏漏、謬誤,請眾位看官提上意見,你們的意見是深夜不斷改進的動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斬馬謖和收姜維的時間巧合

諸葛亮初次北伐時收降了天水姜伯約,緊接著發生了街亭之戰。大膽想像,如果那時姜維沒有出現,諸葛亮的腹心及重點培養的接班人馬謖可能未必會死。馬謖的戰敗恰巧趕在姜維投蜀之時,真是命運對他的捉弄。

劉備手下一人與鳳雛龐統齊名,被諸葛亮廢掉

我們都知道劉備手下有鳳雛、臥龍二人,鳳雛就是龐統,臥龍就是諸葛亮。據說得此二人,就可以呼風喚雨、稱王稱帝。就好比打通關遊戲,不但開掛,還有了金手指。諸葛亮、龐統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我們不必多說。...

諸葛亮其實並未斬馬謖!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最生動的一節。從那裡可以看到,不僅諸葛亮執法如山,「形象高大」,馬謖也很令人讚嘆,明知要砍頭,卻不畏不怯,主動送上去,以死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