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那些足智多謀的智囊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前言:諸葛亮,陸遜,軍政皆優,入相出將,國之棟樑,本身已經遠遠超越了謀士的範疇,不入排名.

司馬懿,周瑜,軍事奇才,指揮調度,統籌軍隊,軍事才是其主業,非謀士也,就算較起真來,兩

人雖善謀,但較之專業頂級謀士,恐落下風.不入排名.

荀彧字文若——王佐文若,才冠三國

荀彧一生為曹操屢出奇計,每一計都是對曹操勢力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於曹操來說,沒有哪個謀士能有荀彧那樣重要。

對於曹操來說,荀彧不僅是「蕭何」,同時也是「張良」。

戰略方面:

1,曹操在初步穩定了陳宮張邈的叛亂後打算再次東征,趁陶謙死奪取徐州,然後再回過頭平定呂布。

荀彧站出來指出曹操的戰略錯誤,勸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建議曹操先穩固剛剛平穩的政權,「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再征呂布,破陳宮,杜絕征徐州時呂布偷襲的可能。

然後結揚州,討袁術,各個擊破,最後再伐徐州,征天下。

這是荀彧版的隆中對,清晰的為曹操早期統一北方指明了戰略方向,避免了曹操初期處於四面受敵的窘境。

2,公元196年,荀彧敏銳的看到了漢獻帝巨大的政治號召力,勸曹操迎接漢獻帝來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實在是一步高招,曹操從此占據了政治的制高點,也為自己的擴張鋪平了政治道路,袁紹後來反應過來想迎獻帝來河北卻已經來不及了。

3,官渡前夕,曹操欲與袁紹決戰,恐不敵,荀彧站出來提出「四勝四敗」,為曹操分析了必勝的原因和袁紹必敗的結局,給予曹操很大信心。

同時,荀彧也獻計暫時穩住袁紹,先滅呂布,西線則派鍾繇安撫西涼馬超等諸勢力,防止官渡之戰三面受敵。

曹操採納其計,為官渡之戰做好了準備。

4,官渡之後,曹操欲先征劉表,荀彧再次改正了曹操錯誤的戰略方向,勸曹操趁官渡之威掃蕩河北,消滅袁紹殘餘主力,曹操採納其計,揮師北上,殲滅倉亭袁軍,至此袁軍主力消滅殆盡,袁紹也嘔血而亡,曹操輕易的統一大半北方。

5,204年,大部分人建議曹操恢復古代九州制度,荀彧力排眾議,指出此舉會造成關西諸勢力對己方動盪不安,袁尚袁譚恢復實力,劉表安坐荊州的局面,對於曹操的政治環境和進一步擴張弊大於利,應先以掃平北方,南征劉表為先,再議古制。

識人方面:

6,很多人說郭嘉像個算命先生,其實相比郭嘉,荀彧算命的能力只強不弱,荀彧早年就曾預言潁川之亂,董卓必亡,料袁紹難成大事,棄袁紹而投曹操。

後來在官渡前,針對以孔融為代表的投降派關於袁紹集團強大不可戰勝的言論,荀彧又對袁紹手下的大將和主力謀士的命運進行了一一預言:「紹兵雖多而法不整。

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

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

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命運就如同被荀彧安排好一樣無不應驗,毫無差錯,有如神助。

7,荀彧可不是只會把人唱衰,預言這個死,那個亡。

荀彧還依靠自己的慧眼向曹操推薦了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荀攸,鍾繇、戲志才、郭嘉、司馬懿,陳群、杜襲、郗慮、華歆、王朗、荀悅、辛毗等大批精英。

這些人才後來都成了著名的治世之臣或精英謀士,作為棟樑共同支撐起了曹操集團,曹操的強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才的強大。

當然推薦人才和謀略關係不大,但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荀彧的識人能力。

從以上的荀彧的戰略,戰術,識人幾方面看,荀彧之謀略實在是登峰造極,曹操之所以能從呂布,袁紹,袁術,陶謙等軍閥中脫穎而出,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閥起步到最後統一北方,成就霸業,和荀彧之謀息息相關,每每都是荀彧在關鍵時刻發揮出王佐的作用和王牌的價值,他對於曹操的崛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了其他謀士或武將難以企及的貢獻,實在無愧曹操首席謀士的稱號,無怪乎曹操稱荀彧為「吾之子房」,這恐怕是對一個謀士的最高肯定吧,試問天下哪個謀士不以與張良相提並論而榮?但由於荀彧為人較低調,使得很多人對於荀彧的認識都不全面甚至有誤,而低估了荀彧的作為謀士的價值,實在遺憾。

另外,荀彧還是道德的典範和楷模,他自幼便清秀通雅,高風亮節,正直不曲,典型的古代士大夫和君子的形象,深得眾人敬仰,鍾繇,陳群等名臣對荀彧之德崇拜的五體投地,就連一代梟雄司馬懿也感嘆「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然而荀彧對於理想和原則的堅守以及對於漢室的忠心最終害死了他,曾經的王佐阻礙了曹操進爵封公的道路,曹操再次顯出梟雄本質,不念舊情逼死了鬱鬱寡歡的文若,曾經的親密無間和信任也一去不復返了,君臣相殘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不過想必文若必不會後悔,如果他為了榮華富貴而肯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而與世俗妥協,那他就不叫旬文若了。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賈詡字文和—————文和亂武,深沉大智

提起賈詡,恐怕了解三國的人當中沒有人不知道。

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賈詡是個精通謀略,達於算計同時又善於自保的老狐狸。

鬼謀賈詡,真正做到了謀己,謀人,謀天下的最高境界。

我欣賞賈詡不是因為他善於自保,而在於他的謀略本身,綜觀賈式謀略,呈現出一種驚心動魄,亦正亦邪之美。

1,李傕,郭汜出逃長安,被賈詡勸阻,建議殺回長安,掌控天子,這條計策的直接後果就是加速了東漢王朝的崩潰,引起天下諸侯群雄並起的戰亂。

如此局面可以說是賈詡一手導演所造成的。

因對造成李傕,郭汜之亂心中有愧,賈詡又多次周旋與各軍閥勢力之間,暗中設計保全大臣和獻帝,削弱軍閥勢力,成也賈詡,敗也賈詡。

2,賈詡早年遇強盜時利用強盜畏懼之心假稱自己是段煨外孫成功脫險,後真正依附段煨後洞察段煨猜忌心思,主動脫身投靠張繡,成功保全自己和家人。

晚年又大隱於朝,明哲保身,位至三公,一系列的自保極為成功。

3,賈詡作為張繡首席謀士深得信任,幫助張繡多次挫敗了曹操的吞併之心,使曹操在宛城這個小釘子上吃盡苦頭,最有名的一次曹操征張繡畏袁紹偷襲而撤退,賈詡洞察曹操心理,提出「敗而追之」,大破曹軍,幫助張繡打了個翻身仗。

4,官渡前夕張繡欲降袁紹被賈詡勸阻,賈詡洞察局勢,分析透徹,陳述三點原因料定曹操會容納張繡,提出與袁紹決裂,投靠宿敵和官渡處於弱勢的曹操。

後來果然曹操不但沒記前仇(典韋曹昂之死),反而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5,官渡之戰,賈詡作為新近加盟的智囊表現出色,兩軍對峙,曹操兵寡糧缺,信心不足欲退兵,賈詡提出「四勝論」,指出袁紹必敗,與荀彧一起勸阻了曹操的退兵,堅定了曹操的信心。

後許攸來投,眾人皆疑,賈詡荀攸力排眾議,識出許攸真降,並建議曹操採納奇襲烏巢之計,扭轉戰局。

6,曹操欲征江東,賈詡洞察局勢,勸阻曹操征戰赤壁,曹操不納,後赤壁大敗,大傷元氣。

7,曹操征戰馬超,賈詡獻離間計,設計離間馬超韓遂,使其禍起蕭牆,矛盾激化,曹軍趁機進攻,果然大勝而歸。

8,曹操二子爭儲,明爭暗鬥,曹操問計賈詡,一句「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深沉大智的賈詡輕易的戰勝了浮躁而耍小聰明的楊修,幫助曹丕反敗為勝,成功立儲。

9,曹丕即位,欲征東吳,賈詡再次做出正確的戰略分析,反對曹丕出征。

曹丕不納,果然大敗而歸。

賈詡善謀,這要歸結於他能清晰的洞察別人的心理活動,輕易的看穿對方的思維方式,賈詡是一個能把他人的想法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謀士,是一個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思的謀士,這無疑是很可怕的。

賈詡利用自己對人心和人性的「透視」,總能精確的分析當前的形勢,做出正確的戰略抉擇。

同樣是利用對人性的「透視」,賈詡在逆境和困難時還表現出超強應變能力,無論是面對強盜的殺身之禍,周旋於殘暴的軍閥之間,還是宛城面對曹操的兵臨城下,抑或是官渡面對強大的連曹操都犯杵的袁紹,賈詡總是處在弱勢的一方,卻反而總是表現出強勢的一面,巧計詐強盜,設計保獻帝,宛城敗曹操,官渡四勝論,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

如果說荀攸的善於應變是基於他在兵法在軍事上的造詣,那賈詡的應變能力則是基於對對手心理活動的透徹分析和把握,這一點比之郭嘉有過之而無不及,郭嘉能洞察對手的心理從而總能審時度勢,選擇正確的戰略策略,卻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而賈詡不但能做到分析正確的戰略局勢,而且能在己方處於弱勢的危機時刻善於應變,利用對手的心理使己方(或自己)化險為夷,轉敗為勝。

鬼謀賈詡,深沉大智,堪稱三國之陳平。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荀攸字公達—————運籌帷幄,奇計百出

荀攸的做人信條就是兩個字——低調,他的計策也因此顯得內斂實用,但不失精彩。

自從196年被荀彧舉薦給曹操後,荀攸憑藉其出色穩定的發揮穩坐曹操戰術上的首席軍師,作為也就是「謀主」。

作為中軍師的十八年間,荀攸深知曹操雄才大略,善於用人但同時又很忌才,所以雖然荀攸計謀百出,屢建奇功,卻從不自傲,反而行事低調,大智若愚,心思縝密,小心行事,特別是目睹叔叔荀彧的悲慘遭遇後更加小心翼翼的周旋於險惡的政治漩渦之間,最終得以善終(反面教材見許攸)。

曹操稱讚他「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1,十三歲便識出罪犯,後因反董卓入獄,獄中談笑風生,泰然自若,料定董卓必敗,自己終會獲救出獄,後果然如此。

(反面教材見何顒)

2,198年,荀攸勸阻曹操征張繡,料定張繡必聯合劉表抗曹,「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

」曹操不聽,果如攸言,敗走。

設奇兵復戰,大破之。

3,曹操東征呂布受挫,欲退兵,荀攸勸阻,料呂布士氣消沉,陳宮謀而遲緩,建議曹操一鼓作氣拿下呂布,並隨後獻計水淹下邳,掃平呂布。

4,官渡之戰,荀攸大放異彩。

為救白馬之圍,荀攸獻計聲東擊西,迂迴作戰,誘使袁紹分兵,大破袁軍,斬大將顏良;後遇袁紹追兵,荀攸建議以輜重誘敵,果斷出擊,再敗袁軍,燒毀袁軍糧草輜重,誅大將文丑。

5,獻計派徐晃奇襲袁軍糧草,燒其輜重,大大加強了曹軍的士氣,動搖了對方軍心。

6,許攸來降,眾人皆疑,唯荀攸賈詡慧眼識出許攸的真降,勸曹操重用許攸,奇襲烏巢,放出假消息,再次誘使袁紹分兵,使其暴露大本營,官渡之戰迎來轉折點。

後來張合高纜來降,又是荀攸勸眾將勿疑,重用之。

最終靠著荀攸的精彩發揮,曹操官渡完勝袁紹。

7,203年,荀攸料定劉表是個廢物,不足為懼,力排眾議,勸曹操先平二袁,後滅劉表,後曹操破袁尚斬袁譚,順利統一北方。

荀攸一生號稱為曹操獻計十二奇策,死前託付於鍾繇整理,可惜鍾繇未能完成,使得我們無法看到荀攸奇謀的全貌了,但僅流傳下來的這七大奇計也足以讓荀攸躋身於最頂尖的謀士之列,荀攸戰術戰略皆優,對局勢的把握相當到位,荀攸最大的優點在於他深通兵法,應變能力超強,戰術上的奇謀不斷,幫助曹操在戰場上攻城拔寨,出奇制勝,荀攸是三國最出色的戰術大師,軍事能力在三國謀士中無人出其右,不愧是曹操的謀主。

在做人方面,荀攸也沒有明顯弱點,懂得進退,

大智若愚,曹操曾誡曹丕說:「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

」荀攸臥病,曹丕問疾,竟像對待父親一樣獨拜床下。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魯肅字子敬——————高瞻遠矚,氣勢磅礴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撥開演義的外衣,而用一副審視正史的眼睛再去看三國時,人們發現原來在演義里被諸葛亮當傻子一樣耍的團團轉的老實人魯子敬也是個有膽有謀的大才,魯肅和周瑜,呂蒙,陸遜並稱「江東四英」,思慮深遠,見解獨到,高瞻遠矚,膽識俱佳,大局觀甚強,是江東四英中最接近謀士的一個,也是東吳集團第一戰略家。

1,魯肅早年仕於淮南袁術手下,但魯肅敏銳的發現袁術難成大器,便居家遷徙棄袁術而去,袁術派兵來追,魯肅輕鬆設計化解,後投靠江東孫策。

2,在周瑜引薦下,魯肅見江東新主孫權,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魯肅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料定漢室不可興,建議孫權立足江東與劉表、曹操鼎足之勢,再兼并黃祖,進伐劉表,以長江天險據守,以圖天下二分,再圖中原,成就帝業。

一番豪言說的年輕的孫權心潮澎湃,點燃了他的帝王之夢,為江東確立了立國之策。

(只不過後來魯肅遇到了諸葛亮這個對手,《隆中對》干擾了《榻上策》的實施,但這無礙《榻上策》的高明。

3,赤壁前夕,曹軍降至,又是魯肅隻身探夏口,高瞻遠矚,慧眼識英,帶諸葛亮回江東引薦於孫權,果斷促成孫劉聯盟,聯合抗擊最大的敵人曹操。

可以說,孫劉聯盟的締結,魯肅居功至偉,為赤壁擊敗曹操創造了最佳的先決條件。

4,魯肅回到江東,以張昭為首的絕大部分官員將領主張投降曹操,唯魯肅料孫劉聯盟可勝曹操,力排眾議,極力勸阻孫權投降,並建議召回周瑜,共圖破曹大計,魯子敬此次表現大氣沉穩,卓爾不凡,魄力盡顯。

5,赤壁之後,劉備要荊州,孫權不予,孫劉聯盟面臨破裂的危險,魯肅從大局觀出發,力排眾議,建議孫權借荊州於劉備(其實說不上是借,荊州本是劉表之地,只能說是孫權將荊州讓與劉備更恰當),這一條計策在很多三國迷都不能理解,甚至認為是魯肅之失,其實不然,相反,魯肅此計著眼極為深遠,讓荊州於劉備固然於東吳不利,但失去劉備這個盟友,聯盟破裂,兵戎相見,最大的受惠者是東吳當時最大也是最危險的敵人曹操,讓荊州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如若不讓,則有可能曹操捲土重來,各個擊破,江東不保。

再者,讓劉備在荊州這個是非貧瘠之地為東吳做緩衝帶來抗擊曹操也未嘗沒有好處。

很多人都目光短淺,只看到了荊州之失而忽視了大局,這就是魯子敬的高明之處。

曹操聽到孫權讓與荊州於劉備時的表現——「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6,關羽守荊州數次挑釁東吳,吳蜀摩擦不斷,魯肅繼任大都督,以吳蜀聯盟大局為重,數度忍讓,不與關羽一般見識,後蜀占益州,孫權討要荊州,兩軍對峙,魯肅約見關羽單刀赴會,面對關羽,魯肅毫不畏懼,慷慨陳詞,盡顯魄力,斥責關羽,關羽無言以對,兩家商定平分荊州,魯肅討荊州取得了一定進展。

(小說里單刀赴會一段把關羽說的英明神武,魯肅唯唯諾諾,其實搞反了,魯肅此次再次展現了他非凡的膽識和氣魄。

魯肅作為江東最傑出的戰略家,46歲就早早去世了,這是東吳集團的巨大損失。

在宏觀的戰略方面,蜀有孔明,魏有文若,吳則當仁不讓首推子敬。

相比其他人,魯肅的謀略氣勢磅礴,十分大氣,總能站在最高的制高點上,清晰的分析出天下走勢,依此制定立國之策;看清當下局勢,分析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並做出最恰當的取捨,這些都是周瑜呂蒙所不能比的。

也許魯肅不如法正,郭嘉等人善奇謀,但魯肅之謀對於政權本身卻是重於泰山,對於國家的貢獻也超過了一般的謀士。

另外魯肅無論是初次見孫權,獨力會劉備,隻身赴關羽,都表現的,果斷善謀,膽識超人,顯示出過人的應變能力。

豪傑魯肅,讓人肅然起敬。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法正字孝直——————奇謀畫策,我行我素

法正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謀士,喜歡和不喜歡他的人都很多,爭議的焦點無非是法正的個人品德,不喜歡他的人認為法正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和姦詐之徒,他到處得罪人,睚眥必報,斤斤計較,最可惡的是身為劉璋下屬,卻吃裡扒外,和劉備勾搭,暗害主公;喜歡他的人認為法正多謀善斷,真性情,不虛偽,敢愛敢恨,況且弱肉強食的亂世之中根本無需過於講究什麼迂腐的道德觀。

法正的品行仁者見仁,但是法正的謀略相信沒有人會不佩服,這是一個擅長軍事的戰術奇才,陳壽曾把法正比作蜀國的「程郭」,依我之見,把法正比作蜀國之「荀攸」更恰當。

1.法正在劉璋手下不受重用,但也料定劉璋難成大器,於是和張松一起策劃引劉備入蜀,準備成就一番事業,劉備看到法正張松對自己「眉來眼去」,當然欣喜若狂,於是雙方勾搭上了。

(汗,怎麼那麼像嫖客和妓女的感覺)

2.劉備入蜀,內有龐統,外有法正,裡應外合,一路順利。

在圍困雒城時受阻,劉璋極力抵抗,在這節骨眼上,法正寫信給劉璋,分析形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擾亂其心智,勸劉璋投降,果然不多久,劉璋在糧草軍隊充足的情況下失去了鬥爭,投降劉備。

3.劉備討厭許靖,而法正卻勸劉備重用許靖,理由是利用天下人皆知劉備討厭許靖卻能重用之,來為劉備獲得一個知人善用,廣納賢才的好名聲,吸引賢才來投。

劉備從其言。

4.平定巴蜀後,法正敏銳的發現漢中對於制霸天下的重要性,對劉備訴說了奪取漢中的意義:漢中退可以作為蜀中門戶,鞏固益州安全,立國安邦,進可以蠶食雍州、涼州,甚至以圖長安洛陽。

於是劉備力排眾議,採納法正之計攻打漢中。

5.法正作為隨軍的總參謀長,為劉備策劃了整個漢中之戰的過程,劉備在法正的謀划下,步步為營,進展順利,特別是定軍山一役,法正,黃權設計大破夏侯淵軍,並斬其首級,徹底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將曹軍驅逐出漢中。

(劉備後來進一步以漢中為跳板收服 了西涼馬超,達到了法正當年的戰略目的的。

正是在法正的傾力協助下,蜀漢政權的版圖達到了鼎盛時期,擁有了荊州,益州和漢中之地。

而法正的謀略和能力也得到了劉備,諸葛亮甚至曹操的讚嘆,劉備也愈加信任這個難得的智囊,其寵信程度甚至超過了諸葛亮,難怪法正死後,劉備伐吳,諸葛亮曾嘆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止主上東行,不致夷陵之敗。

」與龐統郭嘉類似,法正也是個早死的主,死的時候僅僅45歲,雖算不上夭折,但也是壯年之時。

法正之死對於蜀漢是繼龐統死後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劉備再次失去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頂級謀士,法正死後,蜀漢似乎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丟荊州,敗夷陵,反南蠻,這一切的擔子,都壓到諸葛亮一個人肩頭上了。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梟雄背後的男人,算無遺策的三國十大謀士

三國,一段激動人心的時光,無數文臣武將在這裡施展才能,戰個痛快。論行軍打仗,可能要武將,但是說到計謀策略,那必然還是謀士出場才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國十大謀士的排名,一起來看看梟雄背後的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