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東漢末年被比為張良和陳平?還真不是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為順序精讀《三國志》第208篇文章

如果給賈詡一些關鍵詞,您可能會想到:毒士;獨善其身;跳槽等。

印象都有,那賈詡年輕時期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有什麼「神」表現?請跟小弟持續往下看。

賈詡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人。

年少的時候基本沒人知道他,只有漢陽人閻忠非常看重他,甚至將賈詡比作張良和陳平。

年少多舛

沒過多久,有了伯樂的賈詡被察舉為孝廉,但因為偶染小疾而辭去官職。

在辭官的路上,賈詡在汧地區遭遇了叛變的氐族人,和賈詡同行的一共有幾十個人都被綁架了。

賈詡

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賈詡找到對方表示:我是段熲的外孫子,你們別傷害我,我們家肯定會用厚禮贖回我!

段熲是誰?他可是當朝響噹噹的太尉,而且這位太尉專門管西北軍務,在邊境中威震四方,因此賈詡才找了這層關係。

氐族人一聽這個主兒,誰都不敢加害賈詡,還為了討好主動送到了大漢的實際控制範圍內,和賈詡同行的人盡皆被氐族人殺害。

當然,賈詡不是段熲的外孫子,不過他的「小心思」諸如此類。

反攻長安

董卓入洛陽之後,的確推行了一些對人才的有待政策,其中賈詡藉此機會被封為平津都尉,沒多久就加封為討虜校尉。

那賈詡被安排在了誰的手下呢?準確來說就是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地點在陝地區。

賈詡

董卓敗亡之後,西涼人馬都各自恐慌,以李傕郭汜為首的人打算散夥並且回老家過剩下的日子。

在西涼大軍搖擺不定的時候,賈詡站了出來表示:「我聽說長安的(以王允為首)人都在議論把西涼軍殺乾淨!而你們卻要放棄西涼的兄弟們,即使你回到家鄉,一個亭長就能輕輕鬆鬆把你抓住。

還不如率兵往西去,非但逃跑而是召集兵馬,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

如果此事成功,就可以奉天子命令征戰天下,如果沒成功,再逃跑也是個方法。

李傕郭汜聽從了賈詡的建議,召集兵馬後進攻長安!

當然,裴松之對賈詡這個建議持全面否定態度,將賈詡罵的體無完膚。

裴松之: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

劃清界限

長安打下來了,呂布東逃,王允主動投降,李傕郭汜兩位惡魔進京了。

賈詡

賈詡功不可沒,被李郭封為左馮翊,李傕還想將賈詡封侯,但是賈詡此時看清了西涼軍的「德行」,立刻表示:「自己是救命的計謀,沒什麼功勞。

就沒有接受封侯。

沒過多久李傕將他奉為尚書僕射。

賈詡再次辭讓表示:「尚書僕射需要有名望的人來當,自己沒有什麼名聲,上任也不能服人,即使我看重功名,也不能給國家抹黑。

最終李傕還是封賈詡為尚書,主管官員選舉,賈詡在工作方面居然能夠合理的提升官員,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任「能吏」。

在「單位」中,賈詡居然慢慢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眾所周知,李傕和郭汜樊稠關係並不好,而賈詡不是李傕的直屬下屬。

李傕也不是傻子:「多次拒絕我的任命,再工作中積極努力,秉公辦公,看來這是要和我劃分界限啊!」

一股蔫兒壞在李傕心中嘀咕。

賈詡接下來該怎麼「站隊」?請持續關注小弟接下來的文章。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正聊三國」原創。

對漢末三國西晉正史感興趣的朋友請多多關注。

歡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漢版「西安事變」之後的日子到底是怎樣的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王允在除掉董卓以後,坐到了當時中國統治者的「置頂」位置上,隨著頭腦發熱,逐漸暈了。董卓死了,可他的西涼軍還在,如何處理董卓的原部下?成了政策和策略這種關係個人生命、朝廷...

三國賈詡,懂得隱藏,無愧毒士二字

賈詡這個人,在歷史上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他謀略脫俗,眼光獨到在三國當中算是頂級的謀士,而有些人則說他是東漢亂世開啟的始作俑者,但不管哪種觀點,在這幾到這個人明哲保身的時候都眾口一詞。確實,他先...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為何會被孫權恥笑

文|小河對岸賈詡是漢末三國時期,超一流的智謀之士。陳壽對其評價是: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張良、陳平之流的人才)。但是,以賈詡如此之人才,被曹丕任命為太尉,卻為何會被孫權恥笑呢?據裴...

三國謀士賈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保命第一人

三國里除了名言天下那幾位頂級謀士的存在外,還有一些名氣不是很大,但每一次謀略卻能洞悉全局,勝券在握。賈詡,三國里有名的毒士,計謀以狠辣著稱,往往是為了達到私慾不擇手段,管它天地人倫道德的,只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