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為何會被孫權恥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小河對岸

賈詡是漢末三國時期,超一流的智謀之士。

陳壽對其評價是: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張良、陳平之流的人才)。

但是,以賈詡如此之人才,被曹丕任命為太尉,卻為何會被孫權恥笑呢?據裴松之引《荀勖別傳》而注《三國志》記載:晉司徒闕(通「缺」),武帝(司馬炎)問其人於勖(荀彧侄孫)。

答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

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孫權笑之。

至於孫權為何要笑之,先看一下裴松之的觀點。

陳壽將賈詡與荀彧、荀攸合為一傳,並評論道: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而裴松之對陳壽將此三人合為一傳,卻頗有異議。

裴松之註解道:臣(裴)松之以為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

張子房(張良)青雲之士,誠非陳平之倫。

然漢之謀臣,良、平而已。

若不共列,則餘無所附,故前史合之,蓋其宜也。

魏氏如(賈)詡之儔,其比幸多,詡不編程、郭之篇,而與二荀並列;失其類矣。

且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則異焉。

今荀、賈之評,共同一稱,尤失區別之宜也。

裴松之的意思,張良、陳平雖並稱,但為人卻有霄壤之別,因漢初謀臣較少,故將二人並稱。

但曹魏像賈詡之類的謀士卻很多,不將賈詡與程昱、郭嘉等合傳;而將賈詡與荀彧、荀攸合傳,是錯分其類了。

而且荀攸與賈詡的為人,就如月光與燭光,雖都可以照明,但質地卻大不同。

裴松之是將賈詡與郭嘉、程昱歸於陳平一類(智謀之士);而將荀彧、荀攸看成張良一類(王佐之才),而智謀之士不屬於正道,其社會地位也是較低的。

據《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

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

」然其後曾孫陳掌(衛青之婿)以衛氏親貴戚,原得續封陳氏,然終不得。

也就是說,陳平都認為自己因搞多了陰謀而積了陰禍,子孫也將因此而不昌。

古人講究「治國以正」、甘棠遺愛,而三公為朝廷最尊顯之官職,其德行應為天下表率。

賈詡以奇謀之士,而被曹丕任命為太尉,故為孫權所笑(意指曹丕重詭詐之術而不重德行,偏離了治國之正道)。

參考史籍:《三國志》、《史記》等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麾下十大謀士排名, 第一名不是郭嘉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政治上的主動,同時推行唯才是舉的人才選拔制度,意思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也不管你私德口碑好不好,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所以當時天下人才投奔曹操的最多,也使得...

三國歷史上最被高估的謀士其實卻是渣滓小人

三國歷史上最被高估的謀士是誰?賈詡!沒有之一。史書《荀勖別傳》記載了這麼一個事情:「晉司徒闕,武帝問其人於勖。答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這個記載是...

不看演義看史實,曹魏的九大謀主都有誰

漢末三國,人才輩出,而曹魏陣營兵多將廣,湧現出一大批文臣武將,幾乎呈井噴之勢。三國演義和相關遊戲中,曹魏的各位謀臣都已為大家所熟識,他們相互之間(以及和其他陣營謀士)的比較、謀略值的高低,更是眾...

曹魏五大謀士,史上真正的軍師聯盟

五謀臣,指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人。五謀臣出自《隋高祖論》,歸納此五人為漢末謀士精英。因為這五個人對曹魏勢力的成立與鞏固有巨大貢獻,所以,把他們叫做曹魏五謀臣。唐朝宰相朱敬則在《隋高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