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沒有完成統一,為什麼還被視為大一統王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宋形勢圖
一般認為,宋朝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從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開始,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為止的北宋,以及從公元1127年建炎南渡到公元1279年崖山之戰為止的南宋。
兩宋合計國祚共319年,但是都未曾完成傳統意義上的全國統一,那為什麼歷史上仍然把兩宋當成是大一統王朝呢?
第一、宋朝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五代十國形勢圖
唐朝從「安史之亂」開始一蹶不振,雖然國祚被幾個濟世之才延長下去,但是晚唐的皇帝基本上相當於戰國時期的周天子,名義上確實是老大,但是已經沒人聽他的了,因為當時流行的是「藩鎮割據」。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這是公認的大分裂時代。
此時的分裂和三國時期有點類似,每個國家都像魏蜀吳一樣對外聲稱自己才是華夏正統。
但是趙匡胤和趙光義哥倆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終於消滅了後周(其實不算消滅)、南平、楚、後蜀、後漢、南唐、漳泉、吳越、北漢等多個割據政權,完成了中原地區的基本統一。
第二、沒人和他爭
北宋、遼、西夏對峙
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大宋說自己是華夏正統,旁邊的遼、金、西夏、蒙古等政權都不和他爭這個名頭。
三國的曹魏說自己是正統,因為接受了正統王朝——漢朝的禪讓,劉備說自己是正統,因為他是漢朝宗室後裔,五代十國各個政權也都說自己是正統,理由貌似也很充分,但是彼此都不承認。
宋朝就不一樣了,塞北三朝本身就沒有中華的民族認同(這和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有很大不同),所以元明清都認為宋朝就是大一統王朝。
第三、宋朝人民認可
南宋、金、西夏對峙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介紹過宋朝幾次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朝人不願意北伐,除了那些文人墨客寫詩調侃或者憤怒一下,大部分百姓都習慣了安定富庶的環境,什麼燕雲十六州,什麼漢賊不兩立都已經拋之腦後了。
宋朝經濟重心南移
但三國時期不同,因為魏蜀吳都曾經是漢朝領地,三國百姓也都有統一的民族認同,而且他們也相信人民內部的矛盾,總歸會解決。
蒙古、南宋對峙
古人對「統一」的概念和現代人不一樣,他們看重的是正統而不是疆域,看重的是民族認同而不是文化認同,所以秦檜就曾經提議「南人歸南,北人歸北」,這樣大家各過各的,南宋就是統一的王朝。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正統王朝是如何劃分的?原來只要認可華夏文化便可稱為正統王朝
百科給出的正統朝代的定義,通常指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政權被民眾及後世所認可的程度,包括正史的評價。正統說多來自亂世,如與中原王朝對峙的少數民族朝代或者外族入侵朝代,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與中原王朝對峙...
為何將宋朝定性為統一的王朝而不是像三國時期的分裂?
宋是漢室正統江山。自太祖陳橋兵變(960年)至陸秀夫懷抱宋帝跳海(1279年),兩宋合計18位皇帝(北宋9個,南宋9個,還真是平均分)時間近320年。這樣一個統治時間如此之久的漢人王朝,在漢人眼...
兩宋並非大一統局面,卻被稱為宋朝而非宋國,原因何在
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兩漢時期、隋唐兩朝,還有後來的宋元明清,等這些朝代莫不都在歷史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不過你們發展沒有,兩宋比較獨特,除了它以外,其它朝代都是大一統王朝
古今16個朝代225位皇帝(六):南北宋朝
宋朝(北宋<開封>、南宋<臨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繁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