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智商妖孽,兒子葬送蜀漢,司馬懿略遜一籌,子孫卻能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諸葛亮智商近乎妖孽,不出茅廬便知天下大事,隆中對幫劉備謀劃未來,草船借箭、借東風,所有的事跡仿佛已經脫離人類極限,是當之無愧的智慧化身,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兢兢業業,為實現先主遺願而鞠躬盡瘁,六出祁山屢次伐魏,與曹魏大將司馬懿多次對峙,勝多敗少,始終壓將其制著,就連在五丈原病逝之後,都要算計司馬懿一把,但人算不如天算,任憑諸葛亮能力非凡,在病逝之後,他的兒子和司馬懿的子孫卻有天壤之別。
自從諸葛亮病逝之後,蜀漢政權就開始走向衰落,蜀漢大將軍姜維作為接班人,雖然也算才智出眾,但威望和能力卻遜色於諸葛亮,至於諸葛亮的兒子,此人名叫諸葛瞻,更是志大才疏,與他的父親相差不止十萬八千里,也許和諸葛亮的教育方式和政務太過繁忙有關,諸葛瞻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水平,都遠遠不如司馬懿後代子孫。
諸葛瞻自恃為諸葛亮的兒子,對大將軍姜維接任蜀漢大權多有不滿,他能夠占據高位,最主要還是憑藉自己父親的威望,而且還一點都不自知,反而多次質疑北伐決定,認為姜維是在白白耗費蜀漢的國力,這正是說他目光短淺、軍事和政治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蜀漢自從劉備去世之後,朝廷益州集團和荊州集團利益矛盾尖銳,如果不是諸葛亮和姜維通過北伐來緩解,也許這一矛盾早已爆發出來,何況諸葛亮死後,蜀漢幾乎沒有人可以鎮得住場面,只有繼續北伐,這樣才不至於讓蜀漢朝廷從內部崩潰,但是諸葛瞻卻看不出來。
蜀漢後期,曹魏大將鄧艾率兵前來攻打,諸葛瞻不聽副將建議,放棄地勢險要的劍閣關不守,反而與曹魏大軍決戰於平原,最終諸葛瞻父子命喪綿竹,蜀漢政權被滅。
司馬懿雖然被諸葛亮壓制,但他的後代卻完勝諸葛浪後代,司馬懿老謀深算,熬死曹氏三代雄主,通過宮廷政變奪取曹氏政權,後代子孫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更是人中之龍,繼承了司馬懿狡猾、多智的優點,牢牢把權利握在自己手中,司馬昭掌握大權期間,滅蜀伐吳,為全國統一奠定基礎,公元365年,司馬懿孫子司馬炎取代曹魏登基稱帝,建立西晉王朝。
中國文化最衰敗時期,全因一個家族篡位奪政,結果讓國家直接滅亡
曹魏到了後期階段,已經與曹操最初創業之時的興盛程度相去甚遠,不良的政治統治和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使得這一時期的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嚴重分歧。曹爽和司馬懿各自為首,成立了兩個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他...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掌握曹魏政權為何不稱帝
高平陵之變,是司馬懿發動的一次奪取曹魏政權的政治事變,在此次事變之後,曹魏大權已經被司馬懿所掌握,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司馬家族成為新王朝的主人,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司馬懿終其一生...
三個故事看出晉武帝司馬炎前後判若兩人
司馬炎是比較幸運的,他的祖輩和父輩們已經將基礎給他打好了。祖父司馬懿將曹操、曹丕和曹叡祖輩三人都給熬死了,這一下子司馬家掌握了曹魏朝廷的大權,司馬懿走的就是當初曹操的道路,輔佐曹操時候韜光養晦,...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兒子為什麼差距這麼大?諸葛亮育人不如司馬懿嗎?
其實諸葛亮和司馬懿交手的次數並不算多,但是在三國演義中的渲染下,兩人好像成了又是知己又是宿敵的關係,所以後人很喜歡把他們放在一起做比較。其實要是比才華和謀略諸葛亮還是要強於司馬懿的,畢竟司馬懿...
那些能當皇帝卻選擇放棄的三國牛人
曹操曹操統一北部中國與「攜天子以令諸侯」 分不開的。但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戰役以後,三足鼎立勢力平衡的時候,要漢獻帝實際上沒有用了。實際上,曹操自迎獻帝起,就在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
諸葛亮與司馬懿旗鼓相當,各自兒子卻差距很大,原因就八個字
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整個三國時代,都是風雲人物,被後世的人們大書特書。他們的實力可謂旗鼓相當,互相成就了彼此。中國老話常說: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司馬懿那裡很靈驗,因為他培育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個特別...
諸葛亮父子與司馬懿父子差別在哪?
三國的政治格局,其實也是家族的格局,曹、孫、劉的大格局下,又有其他姓氏的格局,諸如諸葛家族,陸氏家族,司馬家族,賈氏家族等等,其中諸葛家族在三個國家的管理層面上,都有相當的分量,為歷史所罕見。而...
諸葛亮、司馬懿、陸遜三人,誰後代更有出息?論成就當屬司馬後人
三國時期,要數最佩服人,還是諸葛亮、司馬懿和陸遜;諸葛亮以一己之力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占其一成就帝業;一個隱忍大半生終於掌管一國之權;還有一個以一己之力救國於危難之中;現在看看三人的後代,誰更有出息。
中國一姓氏,人口不足三萬,卻出了15位皇帝,是你的姓嗎?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母系社會時期,故許多上古姓氏中都有「女」字,如姬、嬴、姜等姓。作為漢朝時期的國姓,劉姓是出皇帝最多的姓氏,大大小小共出現過近70位皇帝,比較著名的有漢高祖劉邦、...
司馬懿父子最怕的不是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弟弟,曹魏徵東大將軍
文 | 江隱龍司馬師在平定淮南二叛之後便病逝了,接替其軍政大權的正是被毌丘儉稱為「忠誠為國」的弟弟司馬昭,由此,司馬氏奪權的步伐再一次加快。甘露元年(256年),司馬昭任大都督,「奏事不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