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在活著的時候,孫家為何沒能把荊州打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家在這段時間打不下劉表的原因其實就是實力不夠,但造成孫家實力不夠的原因是多重的,而孫策時期和孫權早期的原因分別總結如下:
孫策時期(197年-200年):1,孫策在背叛袁術自立後,更像是孫氏一族的盟主,宗族內部充滿矛盾。
2,孫策在江東不斷屠殺豪強,和豪強關係緊張。
3,孫策還有袁術遺產需要消化。
4,孫策進攻江夏黃祖只是奉詔討賊,無法證明孫策是有計劃要吞併荊州。
5,好吧,前面4條原因總結歸納下,就是孫策實力不濟,當時不可能吞併劉表。
孫權早期(200年-208年):1,孫權剛繼位需要時間鞏固政權。
2,孫權要平定類似孫暠、孫輔等宗族的奪權和叛亂。
3,孫權要平定李術等人的揚州叛亂。
4,孫權繼續與豪強鬥爭,平定揚州各處的豪強山賊。
5,孫權在此期間與黃祖互有攻守,但規模不大。
6,前面5點做完,等孫權在208年春開始騰出手大舉進攻,即使克城斬黃祖,也離曹操南下就差半年左右了。
自孫策背叛袁術自立,到孫權繼位,再到劉表之死爆發赤壁之戰的這10年左右的時間裡,孫氏政權就一直有2個問題:
1是孫氏政權里內部宗族的矛盾。
2是孫氏政權與江東豪強的矛盾。
談及孫氏政權里內部宗族的矛盾,首先就要清楚,以孫策為首的孫氏政權是通過背叛袁術自立而誕生的。
在袁術重用的孫氏宗族裡,孫堅、孫策父子只是其中一系,還有孫堅的兄長孫羌之子孫賁(1),孫堅再從弟孫孺之子孫香(2),孫堅妻舅吳景(3),孫堅外甥徐琨等人(4)。
孫堅在世時,孫賁、孫香等人都跟隨其作戰,但孫堅一死,情況就完全改變了。
孫堅死時,孫策才不滿20歲,而袁術卻任命孫賁為豫州刺史(5),孫香為汝南太守(6),吳景先後為丹陽、廣陵太守(7),這些都是袁術治下的核心位置。
可以說孫賁、孫香以孫堅之死為契機,以及年紀長的優勢,形成了在官位和職權上對孫堅、孫策一系的反超,這種反差自然會導致孫賁、孫香等人的心理變化。
因此在背叛袁術後,孫策更像是孫氏這個團體的盟主。
當孫策背叛袁術時,孫香就沒有聽從,而是繼續跟隨袁術為征南將軍,死於壽春(8)。
而孫策自立後,因對表兄弟徐琨有所懷疑和猜忌,就將其召回,並改編其部下(9)。
孫策死後,孫策從兄孫暠甚至想奪權來代替孫權(10),之後,孫賁之弟孫輔對孫權繼位憂心忡忡,暗派人手勾結曹操(11),這些都反映了孫氏宗族內部脆弱的親戚聯繫。
張昭曾建議孫策立性格與其相似的幼弟孫翊(12),而不是孫權,更是反映了張昭等人希望通過強硬人物來壓制在孫策死後,孫氏宗族及其他人的蠢蠢欲動。
而孫氏宗族的問題,直到孫權繼位後,憑藉其傑出的才能,再依託張昭和周瑜,才勉強解決。
但在數十年後還是遺留了孫峻、孫綝宗族擅權的問題,這裡就暫且不表了。
除了內部宗族的矛盾外,孫氏政權還與江東豪強有矛盾。
從袁術任命孫策等平定江東,便是孫策與江東豪強作對的開始。
孫策自立後,祖郎、焦已、嚴白虎等豪強更是不斷被煽動跳出(13),與孫策作對,而孫策則不斷轉戰江東【誅其名豪】(14)。
拿郭嘉的原話就是孫策【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15),殺了那麼多豪強,遲早會遭報應。
孫策正準備拿【素有高名】的前吳郡太守盛憲開刀(16),便遭到報應,遇刺身亡。
只是盛憲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孫權繼位略鞏固政權後,便把盛憲咔擦了(17)。
當然,孫權年紀漸長便與江東大族豪強合流,開始【外仗顧、陸、朱、張】(18),對豪強態度矯枉過正,留下後遺症,【吳名宗大族】開始【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19),這也是後話了。
而談到孫策對黃祖的戰事,主要就是沙羡之戰,但沙羡之戰本身只是孫策【被詔敕】(20),與曹操、劉璋等人討伐劉表的一次聯合軍事行動,並不能證明孫策想吞併江夏,或想吞併劉表,而且孫策也急著消化剛攻克廬江,所獲得的【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的袁術遺產(21)。
再加上孫氏內部宗族矛盾,也會導致孫策無法安心消化新得到的土地,只能退走。
孫策的沙羡之戰也是以戰報來狂吹,什麼斬首【二萬餘級】,又獲【船六千餘艘】(22),要知道東吳滅亡時,孫皓降表上才寫著【舟船五千餘艘】(23),一個江夏郡怎麼就會有【船六千餘艘】呢?這的確是孫策欽定,但是破賊文書中【以一為十】(24)的誇張吹噓而已。
沙羡之戰後不久,孫策也遇刺而亡。
剛繼位的孫權自然忙著與宗族、豪強鬥爭,鞏固政權,也就是【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25),平定類似李術的揚州叛亂(26),以及諸郡不服的豪強山賊,比如麻、保二地的豪強(27)。
在此期間,孫權(28)雖與黃祖(29)有過幾次小規模交鋒,但後方不時爆發叛亂,孫權只能派遣諸將重新去平復(30)。
等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大破黃祖,並將其斬首時(31),距離曹操南下也只有差不多半年時間了。
而孫權擊破黃祖,占據江夏部分的當年,還在派遣賀齊等人平定揚州丹陽郡歙縣(32)等地(33),這說明孫權直到208年對揚州的制霸還在完成進行中。
囉里囉嗦那麼多,簡而言之就是無論是孫策還是孫權,在當時都有許多內憂外患的事情需要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即使發動對荊州的戰爭,也只局限於江夏一帶,而僅依靠叛亂不斷的揚州,也遠不足以吞併老謀深算的劉表之荊州。
當然,以上僅是一家之言的分析,由於中古史史料少,疏漏是難免的。
本來還想分析張昭、周瑜對於孫氏政權的保障和重要性,但不免跑題,就不再贅言。
對於早期孫氏政權來說,有2個人不能不忽視,首先之人是張昭,其次是周瑜。
王朗在評價江東英傑的時候評價到【策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
張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
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在王朗眼裡,孫策作為領導自然排第一位,但張昭排第2,周瑜排第3。
可以說孫策、周瑜只是有才能,但張昭才是【民之望也】,也就是說,張昭才是維護江東孫氏政權安定團結的保障。
在漢末,張昭絕對是個超級大咖。
狂人禰衡可謂眼高於天,但在劉表修書孫策的時候,看看典略記載的禰衡怎麼說的:
曩聞劉荊州嘗自作書欲與孫伯符,以示禰正平,正平蚩之,言:如是為欲使孫策帳下兒讀之邪,將使張子布見乎?
一句【將使張子布見乎】,意思就是江東TM有張昭在,你這封破信是寫給孫策旁邊小朋友看的?禰衡嘲諷之語溢於言表。
張昭在孫策這裡,孫策不僅與張昭【升堂拜母】,享受與發小周瑜一樣的待遇,而且【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還【待以師友之禮】。
孫策遇刺之後,按照吳歷記載,孫策對張昭託孤遺言是: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一句【君便自取】,張昭便又享受了後世諸葛武侯的待遇。
先是【升堂拜母】,後是【君便自取】,可見孫策對於張昭的重視。
而無論是文武事【一以委昭】,還是【君便自取】,都是孫策希望張昭通過其威望和能力,來維護孫堅一脈在孫氏宗族和江東政權里的地位。
而張昭建議孫策立性格與其相似的幼弟孫翊,也無非是張昭希望以強硬方式來實現孫策的願望而已。
當孫策執意立孫權,張昭也盡犬馬之勞,為孫權樹立權威鞍前馬後。
在孫權初繼位,揚州諸郡暗流涌動,部下【未有君臣之固】的時候,除張昭外另一個重要人物便登場了,那就是周瑜。
前文說了周瑜雖然是孫策發小,但家世可不是孫策能夠比擬的。
周瑜的從祖父周景、周忠父子先後擔任過東漢司空、太尉,在東漢響噹噹的大咖中的大咖陳蕃、李膺等,都是周景的故吏。
周瑜父親周異擔任過首都洛陽的縣令,可以說廬江舒縣周氏在漢末絕對稱得上顯赫公族。
而周瑜作為孫策發小,與孫策同樣是袁術部下,但並沒有如現代人所想那樣緊密跟隨孫策。
周瑜除在袁術派遣孫策參與平定江東時,短暫幫助過孫策以外,便回到袁術總部。
在孫策背叛袁術時,周瑜並未行動,直到建安三年(198年)袁術快窮途末路時,周瑜才【觀術終無所成】,轉投孫策。
從廬江周氏的地位來看,周瑜轉投孫策後,更像是孫策的合伙人。
可周瑜作為孫策合伙人的地位雖高,但顯然孫策對其的職能安排不如張昭,先是擔任春谷縣長,其後才是掛名的江夏太守。
一系列從攻廬江、江夏後周瑜還是在外鎮守,在孫策託孤時也不在身邊,但周瑜隨後便搞了個大新聞,那便是【將兵赴喪】。
歷來對周瑜【將兵赴喪】的動機有所爭議,而【將兵赴喪】也毫無疑問是次奪權行動,使東吳政局從張昭【率群僚立而輔之】變成周瑜【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但從孫暠、孫輔不軌的事件來看,周瑜雖【將兵赴喪】實現與張昭分享權力,卻在客觀上以軍事壓力維護了孫堅一脈繼承人才19歲的孫權政治地位。
孫權後來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能就是在影射這次事件。
可以說正是漢末的超級大咖張昭,和家世顯赫的周瑜,維護了孫氏的江東政權,並堅持以孫堅一脈血統為中心,確立孫策孫權在孫氏宗族裡的地位,並確保在孫策急死,局勢動盪不安的情況下,孫權安然度過繼位後的各種危機。
此人是劉表麾下武將,為孫權送去一位超級猛將,卻差點被孫權斬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表作為荊州牧,麾下人才濟濟,先不說中原內亂,很多名士南遷,依附劉表。再加上,劉表也是東漢末年頗有名氣的「八俊」之一,貴為一州之牧,很多豪傑紛紛投降,其中就一位豪傑投靠了劉表,...
三國|都知南陽「隆中對」, 卻不知孫權在江東也有「隆中對」
華夏皇帝漫談之吳大帝孫權少年英雄 秉承兄志孫權,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他承襲兄長之職上位,禮賢下士,從諫如流,處事果斷,精明能幹,最終開創了吳國的霸業,成為三國時期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梟雄,促使三...
三國名將之死,你知道嗎?他綽號「小霸王」被刺客刺傷毀容而氣死
承接上篇《三國名將是怎麼死的?他被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介紹了3位名將之死,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天的名將之死。1.孫堅:中黃祖埋伏被射死
他是東吳第一牛人,比諸葛亮還神!5句話就讓孫策拿下整個江東!
東吳三國中是最被忽略的一方勢力,在東吳的文武將才中,最為熟知的,比如周瑜、張昭、魯肅、陸遜等。其實東吳還有一位頂級謀士,他曾給孫策規劃出,可與《隆中對》媲美的5條戰略,並一一實現,幫助孫策順利拿...
年少孫權接手江東基業,面對「年幼、勢孤、內憂、外困」的問題
孫權不容易。很多人說孫權這個人挺有福氣的,小小年紀接過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業,不像曹操和劉備得白手起家,自己打江山。其實不然,孫權接班的時候是很困難的,怎麼個困難呢?八個字:年幼、勢孤、內憂、外困...
遙想公瑾當年:除了娶小喬,年輕時周瑜還幹了點啥?(一)
觀史多年,如果要讓悅史君來選,最英雄輩出、盪氣迴腸的一段,還要數東漢末年到西晉建國之間的大三國時期。估計不少悅友跟悅史君一樣,都是從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中東吳的開國領袖死的很早,為什麼國祚卻很長
三國中的孫吳,他的奠基人是孫堅,開創者是孫堅的長子孫策。然而這兩個都不長壽,都是壯年逝世。 我們先來看看孫堅,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我們看到的孫堅的確是三國一大猛將,只不過三國演義里把華雄的人...
三國最厲害的將軍,逢戰必敗,卻每次讓對方損兵折將,實在稀奇
三國時期,著名的武將數不勝數,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名將,都能夠常打勝仗。例如呂布,少年時期就以驍勇著稱,號為飛將,出道之後,卻屢打敗仗。他跟隨董卓的時候,兩度敗於孫堅之手;駐守長安的時候,曾被李傕...
在今天孩子讀高中的年紀 他已經威震半個中國
孫權(182-252年)及其父兄孫堅(155-191)、孫策(175-200),在三國英雄譜中,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與他們對應的是劉表父子。曹操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江東小霸王孫策的生平事跡,白手起家,看他有多牛!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綽號「小霸王」。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