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孩子讀高中的年紀 他已經威震半個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182-252年)及其父兄孫堅(155-191)、孫策(175-200),在三國英雄譜中,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與他們對應的是劉表父子。

曹操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三國志·吳主孫權傳》裴注引《吳歷》)劉景升,荊州刺史劉表也。

葉劍英《七律·遠望》「景升父子皆豚犬」、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生子當如孫仲謀」,出典即在於此。

然而,三國人物中,與曹操、劉備相比,孫氏父子的事跡,是傳說最少的一個。

一、父兄皆好漢

《三國志》說孫堅是孫武之後,生長在富春江邊,17歲時隨父親到錢塘,因勇擒盜賊而知名。

此後,因為孫堅在地方治安中表現出色,歷任盱眙、下邳縣丞。

時在漢靈帝熹平初年(熹平元年是172年)。

少年孫堅出道,以勇猛知名,其後的事跡,也都與打仗有關。

朝廷徵召他去征討黃巾軍,平定西涼羌人,在靈帝生前,他已經是長沙太守,因軍功封為烏程侯。

別說劉備比不上,就是與曹操相比,孫堅的成就也不遑多讓。

更突出的是孫堅在隨關東軍討伐董卓中的卓越表現。

董卓西遁途中,曹操被董卓部將徐榮打敗,孫堅的軍隊一直打到了洛陽城。

董卓曾說:「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

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資治通鑑》卷60) 董卓曾經動念想與孫堅結成兒女親家,籠絡孫堅,被斷然拒絕。

影視劇中孫堅中箭的場景

孫堅的失誤,在於追隨了袁術。

袁術表孫堅為豫州刺史,派他去攻打荊州劉表,在與劉表部將黃祖的戰爭中,不幸身中暗箭而亡,其部眾為袁術所控制。

與父親孫堅酷似,長子孫策也是一員猛將。

父親死時,孫策年僅16歲。

父親早逝,給他留下了的基業雖然有限,但在老家揚州地區,孫家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勢力。

孫策的舅舅吳景是丹陽太守,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

孫策招募了數百人繼續跟袁術干,戰功卓著。

可是,袁術經常忽悠他,許諾他為九江太守,後來卻用了別人;又讓他去打廬江,說打下讓他當廬江太守,還歉意地說上次九江太守的事用錯人了,這回一定兌現。

待孫策攻下廬江,袁術又安排自己的老部下為太守。

忽悠孫策,是因為忌憚孫策。

孫策對此十分惱火。

總之,在袁術這裡干是沒有出路了。

於是,孫策以協助老舅吳景平定江東的名義,討回父親的親兵舊部,袁術也給了部分資助,回到了家鄉。

到故鄉去創業,這是孫策成功的一個關鍵。

孫策在江東所向披靡,敵人聞孫郎之名而喪膽。

這個時候,孫策身邊已經有了張昭、秦松、張紘等一般謀士,周瑜等一班朋友,程普等一班軍將。

袁術稱帝,讓新掌朝廷大權的曹操很難堪,也給了孫策重要的戰略機遇。

他一方面聲討袁術的叛逆,藉機擺脫袁術,另一方面在江東大力拓展地盤。

孫策自領會稽太守,舅父吳景為丹楊太守,從兄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孫賁之弟孫輔為廬陵太守,另用心腹朱治為吳郡太守,又薦李術為廬江太守。

曹操為拉攏孫策,代表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袁術死後,曹操的壓力主要來自北邊的袁紹,不僅認可了孫策的行動,還與之結為婚姻之好。

影視劇中孫策遇刺中箭後奮力與刺客搏殺的場景

孫家的基業其實是孫策奠定的。

遺憾的是在官渡決戰前夕,孫策被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暗箭射殺,年僅25周歲。

二、孫權初出茅廬

孫堅出身江東,卻一直在荊州地區做官。

孫策在父親死後,只有九年的光景,回到江東的時間也不長,但是畢竟已經控制了江東的幾個郡。

但是政權並不鞏固。

司馬光是這麼分析孫策死後的形勢的,「時策雖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江、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資治通鑑》卷63)鞏固江東政權的任務是孫權完成的。

孫策臨終託孤

孫策在臨終之前,給年僅18歲的孫權打氣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意思是孫權更善於當領導,孫策更善於打仗。

這番話有孫策的自謙之詞和鼓勵之意。

孫策在征服江東的過程中,「一無所犯,民乃大悅,競以牛酒詣軍」,能夠做到「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說明他善於團結當地豪強,也獲得了南下士族和當地豪族的擁戴和支持,張昭是流寓之士的代表,(《三國志》卷五十七《吳志·張昭傳》有一段話論及孫策把自己與張昭的關係比同齊桓公與管仲:「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

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

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

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周瑜是當地勢力的代表。

(《三國志》卷54《吳志·周瑜傳》論集孫周之關係更鐵:「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

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

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

』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

」)降華歆、赦魏騰,都說明孫策是很有戰略頭腦的人。

史家讚揚道,「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三國志·吳志孫討虜傳》)孫權繼承了父兄善於邀人死力、樂為致死的領袖魅力。

影視劇中孫權形象

與父兄不同的是,孫權的優勢不是在戰場上勇猛殺敵。

《三國志·吳主傳》中,陳壽對孫權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結合孫策的鼓勵之詞和陳壽的讚美之詞,可以得出一個看法,孫權不像其父兄那樣挺矛操戈、衝鋒陷陣,他是一個有陰柔手段的人。

他的優勢是,能夠像勾踐那樣屈身忍辱,籠絡人才,善用計謀。

舉一個例子。

孫權執掌江東後的第一要務,是「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

」廬陵太守孫輔,擔心孫權年輕不能保住江東,暗通曹操,孫權剪除其親近,調離到自己的側近加以控制。

廬江太守李術雖然當初蒙孫策舉薦,孫策還給撥了他三千兵馬,也不服孫權管束,甚至招納孫權的部眾。

孫權移書討要,李術回覆說,有德者歸附,無德者叛離,哪有歸還之理!孫權大怒,但是,他沒有莽撞從事,而是先上書主持朝政的曹操,說李術這傢伙殺了您任用的揚州刺史嚴象,我現在要剿除他,他肯定會向中央報告求援,希望您不要理睬這傢伙。

果然,孫權進攻李術,「術求救於操,操不救」。

孫權於是「遂屠其城,梟術首。

徙其部曲二萬餘人。

」(《資治通鑑》卷63)能夠忽悠住曹操,讓其聽任自己兼并異己勢力,可見年未弱冠、初出茅廬的孫權,確實不同凡響。

孫策死後,江東大佬張昭、孫策密友周瑜都看好孫權。

「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遂委心而服事焉。

」不是沒有原因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小霸王孫策是如何收服太史慈的

兩年前,193年春天,後將軍袁術被打跑到揚州,殺了揚州刺史刺史陳溫,自領揚州刺史,然後揚州江北二郡的九江郡的州治壽春辦公,各郡也基本不聽他的。隨後這一日,門官來報,說故破虜將軍孫堅的長子孫策,帶...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

東漢末年之一代名將 老婆很美

人物簡介周瑜,別稱周郎。字號公瑾。所處東漢末年漢族,出生地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生卒年175到210年。歷史成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赤壁破曹操,南郡敗曹仁。官至都督、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