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個工作日 這個新年逆襲的勵志故事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契丹人畫像

2016年過去了,現在是2017年。

黃老邪祝各位2017年快樂,新年新氣象!

說到新年,黃老邪倒想到一個人:趙匡胤。

他的人生,就和兩個新年連在一起:947年新年之前,他滿懷惆悵,離開汴梁城;13年後,960年新年,他回到汴梁,只是身披黃袍,後面跟著十餘萬將士。

開國皇帝,在33歲之前創建一個朝代的,就他一個。

為什麼趙匡胤能成功,老邪今天想聊一聊趙匡胤的人生軌跡。

01

946年,新年快到的時候,19歲的趙匡胤卻不得不離開了汴梁城,丟下了剛剛成婚不久的妻子賀氏,因為契丹軍隊已離汴梁城不遠了。

這事是後晉皇帝石重貴引起的。

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魄力的年輕人,只是他有個缺點:做事喜歡向後看。

石重貴的叔叔,是大名鼎鼎的石敬瑭。

石敬瑭眾所周知的「事跡」有兩樁:一是割讓幽雲十六州,二是稱年齡比自己小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他成了「兒皇帝」。

這是石重貴的心事,自從繼承了皇位,就念念不忘「兒皇帝」這個屈辱的事。

所以他不等自己軍隊是否準備好,就貿然決定和契丹人翻臉,結果是在趙匡胤離家之後不久,在公元947年的正月初一,石重貴在汴梁城向契丹軍隊投降。

在投降之前,石重貴終於醒悟過來,總算做了件向前看的事:他拿出一個號稱傳國玉璽,也就是歷史上著名和氏璧的璽。

耶律德光識破了,因為在11年前,後唐末帝李從珂就抱著傳國玉璽,自焚而死。

但耶律德光並不生氣,因為獻出號稱傳國玉璽的一塊玉,是一種很好的表示臣服的姿態。

所以此後,石重貴受到了一定的優待。

很久以來,很多歷史學家在爭論:為什麼耶律德光會放過石重貴?黃老邪看來,這不需要爭論。

聰明人的事,是不見得聰明的歷史學家所能了解的麼?

不管怎麼說,石重貴這個很有希望的明君人選,就這麼pass掉了。

02

趙匡胤出城之前,他的目標早就選定:他父親趙弘殷的「老」同事王彥超。

之所以黃老邪在「老」字上面加個引號,是因為王彥超年齡並不大,只比趙匡胤大13歲。

王彥超和浙江很有緣,因為現在金華一帶,有他的數萬子孫。

他們之所以在金華,就和趙匡胤這場投軍有關。

王彥超歲數不大,資歷很老: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彥超12歲就追隨魏王李繼岌,征討前蜀,這時候「軍齡」已經22年了。

職務也很高:復州防禦使,管一州軍事。

貴家公子騎馬持弓

這次投軍不成功:王彥超沒理趙匡胤,給了他十貫錢,就把他打發走了。

N多年後,趙匡胤當了皇帝,王彥超一直為這件事憂心忡忡,喝酒時,終於聽到那個讓他神經一直高度緊張的問題。

喝高了的趙匡胤忽然問:當年我到復州投奔你,你為什麼不接納?王彥超立即下台階,衝著他磕頭,說道:「淺水豈能藏神龍耶,當日陛下不留滯於小郡,實乃天意也!」

靠著一張嘴巴,混過去之後。

王彥超心驚膽戰,叫兒子趕緊到義烏一帶尋覓安家的地方,離汴梁城越遠越好。

留在朝中的他,不斷要求退休。

人的特點,就是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性格,來猜測別人的下一步行動。

其實,王彥超如果更了解趙匡胤,就不至於這麼緊張。

所以,王彥超雖然起步很高,卻只能嚇得找藏身地。

03

王彥超為什麼不接納趙匡胤?要從另一對截然不同的父子說起。

大約140年前,當時還在唐朝,山西北部來了一群蓬頭垢面的沙陀人。

這些人原本是西突厥的部屬,後來投降了唐朝,成為僱傭軍。

那時候已是唐朝中期,唐朝皇帝害怕他們和草原上的部落勾結,就將他們遷往更內地一點。

這支部落很快迎來了好機會,唐末的藩鎮割據、黃巢起義等等一系列爛事冒出來。

隨著為朝廷出力,沙陀人的首領地位越來越高,到李克用(原姓朱邪)時,已經被封為晉王。

李克用也是個容易忘記舊事的人,沙陀族人並不多,他父親、祖父都是從自己族人中選人。

但李克用卻不,他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認乾親。

沙陀人行獵

李克用收了一大堆乾兒子,光有記載的就有義子有15個,加上他8個兒子,其中比較優秀的有13個人,號稱「十三太保」。

李克用對他們一視同仁,不但沒有民族之分,更沒有血緣之分。

凝聚別人的心,在競爭中贏得勝利,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鬥爭中的一大特點。

三國時,用的是保薦別人,劉備和關羽、張飛之間就是這種關係,他們的關係,沒有三國演義中講的那麼江湖。

當這種關係無法凝聚人心時,「認乾親」就成了一種新的辦法;黃埔軍校時,用的是「拜門生」,明清就有,手法太老,毫無新意,所以凝聚力不強。

李克用就靠著「認乾親」,一次次在失敗中站起來,等到他兒子李存勖時,終於滅了後梁。

但這種辦法有個壞毛病:小圈圈,排外。

可惜的是,後唐莊宗李存勖和他父親不同,是個向後看的人,滅後梁之前,還能維持父親的政策,成功之後,就偽裝成「戲迷」,背地裡卻想著算計那些干兄弟,結果弄得土崩瓦解,自己兵敗身死。

04

後唐莊宗這一死,拖累了趙匡胤的爸爸。

趙弘殷據說是官宦人家出生,但只是據說。

他的性格有點像黃土高坡的農民,老實本分憨厚,埋頭做事,優點是不向後看,缺點是也不向前看。

他年輕時討過飯。

在討飯途中,被一個小地主看中了,倒插門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這戶人家姓杜,趙匡胤的媽媽就是他們家的大女兒,不知怎麼回事,傳說中她卻叫杜四娘子。

但他身板好,馬騎得很好。

娶妻沒多久,就投軍去了,只可惜投錯了地方,投的是成德節度使王鎔。

當時王鎔和李存勖結盟,不斷派兵支援李存勖和後梁作戰。

古代騎兵衝鋒陷陣

趙殷弘帶了五百騎兵,到黃河邊去支援後唐莊宗。

結果小伙子英武的樣子,一下子被李存勖看中,被留在了身邊,「入典禁軍」,從地方部隊,一下子進入了「中央軍」。

要是後唐莊宗活得長一點,趙弘殷說不定還有前途。

可惜的是,沒多久,李存勖就死了。

他的新老同事們一個個爬了上去,做節度使、防禦使的一大把。

他老人家始終原地踏步,搞了二十多年,兒子都大了,始終指揮他那500人。

升官要等趙匡胤出走之後五六年,那一年他在漢中打仗時,眼上中了好幾箭,成了獨眼龍,死戰不退,大敗敵人,才升了一級。

趙弘殷這種小軍官的兒子,王彥超怎麼看得上眼?給趙匡胤十貫錢,已經夠好的了。

幸好,趙弘殷也不向後看,《東都事略▪帝系一》說他「自同光至開運,逾二十年不遷,而宣祖亦未嘗介意」。

所以,他還有機會。

這個機會是他兒子趙匡胤帶來的。

05

趙匡胤生來就是向前看的人,他的性格很像電影《天下無雙》的里的那句台詞:「原來塵世間有很多煩惱是很容易解決的,有些事只要你肯反過來看,你會有另外一番光景。

當時,朝廷禁軍家屬全集中在一起,他是軍營里長大的。

孩子時就一起玩,所以他父親不是圈內人,他卻是那個從李克用時就建立、之後不斷變身的軍事集團的一員。

他兒時的玩伴,後來全是宋朝的開國功臣。

《宋史》就記載,大將韓令坤和趙匡胤還是孩子時,就在一間破房子裡賭博,聽見門外有雀兒在叫,兩人搶著出去抓鳥,不想剛一出門,房子突然坍塌。

古代將軍出行

此外還有大將王審琦;另一位大將慕容延釗比趙匡胤要大十幾歲,也是在軍營內長大,相互之間很是熟悉,極有可能是他們中的「孩子王」,可惜後來手沒趙匡胤快,沒當成皇帝,他死的時候,趙匡胤痛哭流涕;大將高懷德,也是趙匡胤的妹夫,同樣也是「軍二代」,他父親名叫高行周,是當時的名將。

用現在的網際網路術語來講,趙匡胤是「自帶流量」的。

只可惜,王彥超這個向後看的人,看不起他,趙匡胤接著又去找了一家,「潛在價值」還是沒被發現。

窮途末路之時,有個人發現了他的價值。

這人叫郭威。

06

郭威是個向前看的人。

他生於904年,和趙弘殷的年齡應該差不多,可能略大一兩歲,18歲時,也就是922年,「十三太保」之一的李繼韜在潞州招募兵勇,郭威前去投軍,比趙弘殷早一年加入李存勖軍,但投的是正宗。

923年時,郭威「以通書算補為軍吏」,論級別,比趙弘殷還低。

但郭威升官就要快多了,到後漢高祖劉知遠時,也就是948年,經過26年的親軍生涯後,他已經是侍衛親軍都虞候,成為侍衛親軍的第三把手,不久又當上了樞密使,也就是國防部長,成為數十萬大軍的最高指揮官;而這時,趙弘殷仍然原地踏步,繼續指揮著他的500人。

郭威畫像

趙匡胤找到了郭威後,先開始做親軍。

等契丹軍隊退了後,後漢建立,郭威軍權到手。

可惜的是,又一個向後看的人來了:後漢隱帝。

這個人上台後,覺得自己地位不穩,對老臣拚命下手,郭威除了妻侄柴榮外,全家被殺得乾乾淨淨。

郭威一怒起兵,後漢隱帝自然只有被殺死的份,他成了後周太祖。

但郭威是個向前看的人,他領兵進了汴梁城後,沒血腥報復那些殺他妻子、兒子、女兒的前同事,而是和他們共事,所以他穩穩地坐住了皇位,死後留下好名聲。

07

繼承郭威皇位的,是郭威的妻侄柴榮。

他精明、冷峻、無情、有權謀。

經過商,會打仗,是個全能型的選手。

只可惜的是,他也是個向後看的人。

他擔心兩件事:舊將會造反,文官不聽話。

舊將,就是他姑父當年容忍的那批人;文官首領,是侍奉了連他在內,共四個朝代、十一名皇帝的馮道。

對馮道,有褒有貶。

褒的人,說他道德品質很好,非常關心老百姓,自己也廉潔;貶他的人,說他沒有節操。

柴榮的性格,被馮道看穿了。

他和柴榮有過一場爭論。

古代士人夜宴圖

柴榮剛登基,契丹人又來了。

柴榮要親自領軍,馮道勸阻。

柴榮說:「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親自出征。

」馮道說:「陛下不能和唐太宗相比。

」柴榮又說:「漢軍乃烏合之眾,若遇我軍,如泰山壓卵。

」馮道說:「陛下不是泰山。

馮道是想勸柴榮不要冒險,先整理好內部,卻被看成故意作梗。

果然,在迎戰敵人時,將領們紛紛退卻,幸好柴榮運氣好,趙匡胤和他妹夫張永德領著一幫人死戰,總算擊退了敵人。

在柴榮眼中,這正好證明了舊將的不可靠,文官的顢頇。

於是,他回來之後,以此為理由,殺了70多名舊將,又將馮道趕去監修郭威的陵墓。

這一下,文臣武將都嚇住了。

柴榮指揮軍隊,攻下了南唐長江以南、淮河以北的土地。

和其他向後看的人相比,柴榮運氣很好:他死得早。

死之前的一樁事,就把他的性格顯露無疑:他無意中看到一塊「點檢當天子」的木牌,就立即卸了這個沒什麼野心的妹夫的兵權。

難怪趙匡胤建了北宋後,他一點意見也沒有,常常到皇宮後苑和趙匡胤暢談舊事,用巨杯飲酒,一點也不擔心,在這樣猜忌的妹夫手下,還不如在昔日老部下趙匡胤手下來得快活!

最可依賴的親人都這麼對他這麼怕,柴榮如果活得再長一點,他會和其他向後看的人結局不同嗎?很難說。

08

柴榮對趙匡胤非常好,這是肯定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趙匡胤奪了他兒子的江山,算是白眼狼。

後周建立後,趙匡胤一路高升:20歲出頭就拜滑州副指揮,郭威死後,升得更快,原因很簡單,柴榮在整頓舊將。

空出來位置,自然要有人去填。

自帶流量的趙匡胤於是經常莫名其妙地升官,跟著柴榮北伐,稍微衝鋒一次,手臂上中了一箭,就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跟著柴榮征南唐,也就只領軍兩千,卻莫名其妙地「拜殿前都指揮使,尋拜定國軍節度使」。

他爸爸趙弘殷也開始莫名其妙地升官,953年一年,就升了一次:先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再升右廂都指揮,遙領岳州防禦使,官還沒兒子做得大。

這還不夠,接下來,趙匡胤全家經歷了一連串眼花繚亂的變化:他娶了一個已經去世的節度使的女兒,終於擺脫了小軍官兒子的身份;他的弟弟趙光義,也和柴榮做了連襟。

柴榮其實也很無奈:清理馮道和舊將們,他還能找誰?只能找趙匡胤和他的那幫小兄弟們。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柴榮根本就是自家王朝的掘墓人,誰讓他有個向後看的性格呢?

有這麼一個上司,趙匡胤只要表現出忠誠就可以了,反正一連串的好運,會稀里糊塗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如果柴榮活得更長一點,趙匡胤的結局未必好。

因為岳飛的早年經歷和他類似,但問題是趙構活得很長。

09

這是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二。

還沒滿33周歲的趙匡胤率領大軍,出了後周首都汴梁城。

當天晚上,整個軍營騷動起來,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群士兵手裡拿著黃袍,披在據說醉了一宿的趙匡胤身上。

這就是「陳橋兵變」,兵變之後,部隊立即回頭,湧入汴梁城。

這次回到汴梁城,意味著後周滅亡,北宋建立,趙匡胤成了宋太祖。

從陳橋兵變那天起,趙匡胤就表現出明顯的「向前看」氣質:出兵之前,就下令要保護柴榮的親屬,這和以前好多朝代的建立者,恨不得暗示、驅使手下斬草除根很不一樣。

兵變後,趙匡胤在皇宮見宮妃抱著一個嬰兒,知道是柴榮的兒子。

當時,一幫大臣,包括柴榮的宰相范質,都說要除去。

趙匡胤卻說:「我接人之位,再要殺人之子,我不忍心。

」讓手下大將潘美撫養這個嬰兒。

以後也沒再問起,潘美也一直沒提。

這嬰兒名叫潘惟吉,長大後當了宋朝的刺史。

陳橋兵變

他請群臣吃飯時,翰林學士王著喝醉了酒,思念故主,當眾罵他。

趙匡胤只叫人將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當眾大哭。

第二天,「忠心耿耿」的酒席參與者上奏,說要嚴懲王著,趙匡胤說:「我熟悉他的脾氣,他哭哭故主,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由他去吧。

這樣子,還有人不服。

趙匡胤出宮時,突然飛來一支冷箭,射中黃龍旗。

禁衛軍都大驚失色,趙匡胤卻拍著胸膛說:「謝謝他教我箭法。

」不准禁衛去搜捕射箭者,以後就沒人來刺殺他了。

因為這個向前看的性格,所有人才放下心來。

柴榮的妹夫張永德才敢在和他大杯喝酒時,心安理得地聽趙匡胤喊他「駙馬」,不擔心這是一種試探。

大將們才敢因為他酒席一番話,就放下兵權。

要是換了柴榮,誰敢信呢?

10

因為趙匡胤的這種性格,他忘恩負義的舉動,才被後人忘記、忽略。

相反,不斷有人為他製造種種光環,卻不是為了拍他後人的馬屁。

整個宋朝,都不斷有這種「自帶乾糧」的人。

首先有人考證出:趙匡胤是漢代名將趙廣漢的直系後裔,趙廣漢是甘肅天水人,於是弄到後來,宋朝也被稱作「天水朝」。

蘇軾的兄弟蘇轍,為人清正,也毫無報酬地忙著給趙家找個顯赫的祖先,在《欒城集》中,他把「紅線」連到了伯益,吹噓說:「國朝世系,實自伯益」,還說:「天之報益,其在我朝乎!」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開創的是個文質彬彬的新朝代

更狠的還有一個叫吳處厚的文人,把趙宋皇室上推至春秋末晉國著名的「趙氏孤兒」趙武,自帶乾糧地要求朝廷接受。

於是,保護過「趙氏孤兒」的程嬰和公孫杵臼也順帶著沾了光,二人一千多年後被封為成信侯和忠智侯,在絳州還有了自己的廟。

還有兩類人,也忙著編造神話:一類人是說評書的,也就是現在的小說家,他們說,趙匡胤是因為砸了後漢隱帝的後宮,因此被通緝,被迫出逃,也因此誕生了明朝馮夢龍書中的《趙千里送京娘》,這個故事千古傳唱,但後漢隱帝即位,在一年以後。

另一類人,是武術家。

直到現在,還有一個叫作「太祖門」的武術門派,他們說,趙匡胤早就身懷絕技,雖然年紀輕輕,早就成了武林高手,後來「不小心」才當了皇帝。

直到現在,中國武術還有兩項絕技和趙匡胤有關:一個叫「太祖長拳」;還有一個則是雙節棍,據說棍法是他發明的。

是糾纏於舊事,卻忘記了明天,還是拋開舊事,用更廣闊的胸懷展望明天呢?在新年之際,想想這段發生在兩個新年的歷史,也許會對人生有更多啟發。

畢竟,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端!

(據微信公眾號《政已閱》,原標題《明天是首個工作日,這個新年逆襲的勵志故事,你知道嗎?》原作者黃老邪 編輯翁浩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不熟悉的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

五代十國:不當皇帝非好漢!

公元907年朱溫正式終結了唐朝,公元960年趙匡胤正式開創宋朝,唐宋之間這短短53年是歷史上中原地區最分裂、最混亂、最黑暗的「五代十國」時期。所謂五代,指的是唐朝滅亡後,以開封、洛陽為中心,在...

五代十國第一名君 周世宗柴榮(上)

周世宗,本名柴榮,年少時過繼給姑父郭威為養子,改名郭榮,自己當皇帝之後,改回原名。座右銘: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他被稱之為五代第一名君,在中國古代的明君排行版上,他也絕對能夠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