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十七鎮諸侯盟軍為何不攻自破,主要這一點沒做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朝末年,奸相董卓獨霸朝綱,自作主張把剛剛入繼大統的漢靈帝貶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漢獻帝。
後又差人把何太后「直攛下樓」,絞死唐妃,用毒酒灌殺漢靈帝。
「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
」董卓還讓軍隊任意掠奪平民百姓的財物,「掠婦女財物,裝載車上,懸頭千餘顆於車下,連軫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回」。
天下人人想得而誅之。
曹孟德刺殺董卓不成,回鄉發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
曹操的檄文發出去以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共十七路軍馬,「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里」。
當時曹操恐掌控不了局勢,就舉薦袁紹為盟主。
原因是「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
諸路軍馬加起來肯定會比朝廷的軍隊要多,董卓引起的可是天下公憤,然而盟軍跟董卓打了幾個勝仗以後,眼睜睜地看著董卓帶著皇帝遷都長安,自己不攻自破。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袁紹名氣倒挺大的,但卻目光短淺,做事優柔寡斷,是個無能之輩。
大家都那麼相信他,可他任人唯親,馬上就推薦自己的弟弟袁術管理糧草。
袁紹向大家承諾的是:「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然而在孫堅為前部連連取勝之時,袁術聽信讒言,害怕孫堅真的打破洛陽殺了董卓立了功,就不發給他糧草,致使「孫堅軍缺食,軍中自亂」。
敵將華雄得到密報「傳令軍士飽食,乘夜下關」,孫堅大敗,還折了大將祖茂。
當孫堅「星夜遣人報知袁紹」時,他只是因為孫堅大敗而吃驚,並沒有懲罰袁術不發放糧草之罪。
在袁紹問大家「為之奈何」時,「諸侯並皆不語」。
沒能耐的不敢造次了,怕像鮑信的兄弟鮑忠那樣殺身喪命;有能耐的也不爭功了,怕像孫堅那樣被黑。
孫堅吃了華雄的虧,華雄又來搦戰,袁術的驍將俞渉和韓馥的上將潘鳳都被華雄斬殺,「眾皆失色」。
這時關雲長請戰,袁紹還小看他不出名。
結果曹操給關羽熱了一杯酒,他斬了華雄回來喝時酒還沒涼呢。
袁紹不但沒有乘勝追擊,還沒有獎賞關羽。
還是曹操暗暗派人「齎牛酒撫慰三人」。
各路諸侯進攻洛陽,董卓便協漢獻帝遷都長安,這是多好的機會呀!可是袁紹在洛陽屯住軍馬,就按兵不動了。
曹操質問他,他卻說:「諸兵疲睏,進恐無益。
」盟主都這樣了,各路諸侯為求自保「皆言不可輕動」。
無奈曹操只好自己帶兵追襲,結果中了埋伏險些喪命。
孫堅因得了傳國玉璽,袁紹與他反目,「拔寨離洛陽而去」;「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公孫瓚對劉、關、張說:「袁紹無能為也,久必有變。
」也拔寨北行。
各路諸侯紛紛拔寨離洛陽而去。
轟轟烈烈的盟軍就此解散。
我個人認為,如果讓曹操做盟主或許是另一種局面。
他有遠見,有膽量,有能力,還賞識人才。
讓袁紹做盟主,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
揭秘孫堅為何拒絕董卓和親封爵請求?
孫堅的官職雖然是豫州刺史,破虜將軍,可是卻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只不過是一個依附於袁術的二流諸侯,真正屬於孫堅的不過就是二三十征戰南北的兄弟。可就算是這樣的孫堅,在董卓的心中,和擁有十萬軍隊的...
三國逆天猛將,陣斬華雄,擊敗呂布,不死或改變三國歷史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場震撼人心的大戲,那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也掩蓋不了關羽的光輝事跡,隨後又是三英戰呂布,也是驚心動魄,從此劉備、關羽、張飛的一鳴驚人。然而...
他才是擊敗華雄和呂布的名將,卻被關羽頂了600多年的美名
關於三國的歷史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羅貫中先生的著作《三國演義》與真實的歷史差別很大,這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而不是什麼歷史作品。由於尊劉貶曹的思想嚴重,在羅貫中的書中,他可以...
關東諸侯聯軍(三國史話)
董卓進京後,採取廢少帝立獻帝、說服呂布反叛丁原、逼走袁紹、自立相國等一系列手段加強了對東漢朝廷的控制。為收納名望、平息儒家士族的反對,董卓重新任用黨人、並拜袁紹、韓馥、劉岱、孔伷等人為關東地區州...
《三國演義》中總也繞不開的政治與戰爭
《三國演義》首先是從政治鬥爭開始寫。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寵信宦官張讓、趙忠、段珪、曹節等「十常侍」,宦官專權亂政,以致爆發了黃巾起義。朝廷集中全力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在「十常侍」的撥弄之下,何...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四人最積極,一人拖後腿,一人很虛偽
東漢末年,何進召地方諸侯進京意圖誅殺十常侍,結果反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殺之。董卓先到一步趁亂掌控了朝局,卻倒行逆施禍亂朝綱,於是曹操號召地方勢力進京討伐董卓,一時天下紛紛,當時天下共有十八路諸侯響...
三國:十八路人馬為何連一個草包都打不贏?
陳班長導讀:東漢末年,董卓篡權,民不聊生,天下紛紛為之討伐。在曹操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共同討伐董卓,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但不曾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十分強大的隊伍,竟然連個董卓都打不贏,沒...
十八路諸侯聯盟共同討伐董卓,為何最終聯盟大軍不歡而散?
東漢末年,天下局勢動盪不定,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經過幾次易主,最後被西涼董卓占據朝野,惹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各路諸侯在四世三公、名門望族的袁紹召集下,紛紛響應,與袁紹共同拉起討董大旗。為何最終聯...
十八路諸侯最後只剩三國 原來與此事有關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共伐董卓,為何沒有再走向統一而最終分為三國呢? 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諸侯: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路:冀州刺使韓馥;第三路:豫州刺使孔岫;第四路:兗州刺使劉岱;第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