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一天殺70位武將,不僅沒人說殘暴,史學家:古今最完美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是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

在中國北方, 先後出現了五個政權,他們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他們時間不長,且一個接著一個,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顯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他在一天之內殺了七十個武將,沒有一個史學家罵他的,卻在歷朝歷代備受讚頌。

他就是柴世宗柴榮,說起柴世宗柴榮,可能大部分讀者都不清楚這個人。

柴榮,邢州堯山柴家莊人(今河北邢台隆堯),是我國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任皇帝,史稱周世宗,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統帥。

年少時因家道中落,柴榮便投奔嫁給郭威的姑媽,因為辦事謹厚,深受郭威喜愛,後被收為養子,稱為郭榮。

(註:為方便閱讀,本文全部稱為柴榮)。

郭威是位治國能力較強的皇帝,繼續改革,3年內就促進了後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而他已經沒有後代,郭威對柴榮從小就格外厚愛,柴榮從小跟著他習武,並隨軍打仗,驍勇善戰。

郭威臨死前,就把皇位傳給了柴榮。

即位後的柴榮勵精圖治,輕徭薄賦,整頓吏治,善於養兵,優待文人商人,整個國家在他的手上變得富強起來。

可以說,趙匡胤後來統一天下是建立在柴榮打下的基礎上的,是老趙竊取了柴榮打下了勝利果實才做到的。

而柴榮的想法就是能夠一統天下,建立了一個和平的世界,但是面對那些強國,柴榮感覺到這個夢想很難實現,不僅僅是敵國,自己手下的武將就讓他很煩,因為連年征戰,很多士兵開始貪生怕死,五代十國時期的武將,很多人都有一個鮮明特點,將驕兵惰,不知忠誠為何物,視保命和利益為第一要務,為人行事毫無原則可言,拖延抗命、臨陣潰逃、朝降夕叛、甚至自立為帝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柴榮非常的頭痛。

顯德元年,當時北邊的契丹族向南侵犯,柴榮就帶領他的將領前去迎戰。

他當時就給將軍們下令,分五路來擊退敵人,可是在進攻的時候,契丹族的將士很勇猛,不過位於中路的樊愛能、何徽,就害怕了,做了逃兵。

關鍵時刻,還是柴榮身先士卒激勵將士,再加上趙匡胤的衝鋒陷陣,經過血戰之後,柴榮終於穩住了局面。

穩住陣腳以後,柴榮準備懲罰這一大批的武將。

可是,所謂法不責眾,這一次臨陣脫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都殺了很有可能損害他的名聲。

但到底,柴榮還是下定決心,把一幫人全部處斬。

這一下,幾乎血流成河,一日之內將樊愛能、何徽等70位臨陣逃跑的將士全部咔嚓掉了腦袋。

柴榮用這樣無情的手段(朱元璋尚未一日之內一次性殺掉70武將,周世宗卻做到了),震懾了軍隊,並以鐵腕手段治軍。

周世宗柴榮,不僅沒有落下殘暴之名,還因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輝煌功業,贏得後人千年稱讚。

在宋朝最牛的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的評價中,竟然毫不考慮宋朝皇帝的感受,對周世宗柴榮大加讚賞,評價其為古今最完美皇帝,而且是其唯一推崇的皇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宋太祖朱趙匡胤竟然是一名絕頂高手

趙匡胤會武術?他不但會武術,還是正宗的武林高手。史書上說他從小讀書只觀大意,喜歡練習弓馬,練得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鏜鏈槊棍,鞭鐧錘抓,還要外帶戈和耙。十八般武藝,是個個純熟,樣樣精通。尤其善...

再上戰場,柴榮還會救趙匡胤一條小命嗎?

01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後改名郭榮),剛接他養父郭威的班坐上龍椅成為後周皇帝,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不想讓他坐了。那人叫劉崇,北漢老大,也就是所謂的北漢世祖。

五代十國第一明君,只嘆英年早逝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動盪時期,戰爭紛飛,正所謂時勢造就英雄,而在五代十國被稱為第一明君的周世宗,就是這樣一位偉岸英才,只可惜卻是英年早逝,不得不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