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何楚國最終滅掉秦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產生於反抗暴秦統治的秦朝時代名言,出自西漢時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

滅掉六國之後的秦始皇,意氣風發,壯懷激烈,西去故地祭祖,東去泰山封禪,可謂一是風光無兩,盲目的得意忘形忽視了帝國潛在的威脅,六國流亡貴族沒有一刻不在想著王政復國。

自從秦國商鞅變法之後,採用法家思想治國,的確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七國當中率先實現了富國強兵,這也是秦國崛起的開端。

法家治國剛勁有餘,懷柔不足,六國餘地攝於秦法淫威之下,隱而不發,等待時機。

二世篡位,名不正言不順,民間竊竊私語公子扶蘇復活反正,大澤鄉的一聲怒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起義,而領頭者陳勝、吳廣建立「張楚政權」,楚國復興,雖然不足一年即被章邯滅國,但也不能掩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輝煌和壯闊。

雖然陳勝和吳廣失敗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亂世豪傑紛紛揭竿而起,劉邦、項梁、英布等人響應陳勝號召,反抗各地秦政權,不到一年,六國紛紛復國,恢復到秦國統一前的境地。

秦國面對各地起義,肯定是要鎮壓的,而鎮壓的總指揮就是章邯,而主力部隊就是秦國的北部軍,過去對陣匈奴的主力野戰部隊。

該部隊,所向披靡,陸續滅掉黃河以北起義軍,圍困邯鄲城內的趙王君臣,就在這時,歷史人物項羽登上了舞台,巨鹿之戰,楚軍連戰連捷,以破釜沉舟的氣勢,以少勝多,楚軍頑強的戰鬥力讓圍觀的諸國軍隊嘆為觀止,從此之後,楚國成為了六國的盟主,領導著反抗秦國的鬥爭。

而此時,劉邦奉著懷王之約,西進秦國國度咸陽,終於攻破秦國國度,俘虜子嬰,滅亡秦國,約法三章。

而劉邦也是楚懷王手下的心腹愛將,當時的滅掉秦國的又是楚國。

世事滄桑,統一的秦國很快就被歷史湮滅,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絕唱卻在千年之中,反覆吟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項燕的這句話道出了秦朝的走向

項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蘇宿遷人)人,項燕家族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 公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國陳以南...

為什麼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語出《史記·項羽本紀》,是范增建議項梁立楚國君後裔為王,以號召原楚國軍民共同抵抗秦軍時說的話。原文為:「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