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燕的預言竟然成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項燕,下相(今江蘇宿遷人)人,項燕家族世代為楚國將領,是抗秦名將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

曾大敗秦將李信。

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

公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

項燕深知,與60萬彪悍勇猛的秦軍決戰意味著什麼。

或許,借著之前戰勝李信的旺盛士氣,足以在血戰中挫敗強敵來保全國家。

他也調集了全國的兵力,與秦軍針鋒相對的擺開陣勢,殺奔營前挑戰。

誰知,王翦的老謀深算,卻遠非李信可比。

面對士氣正旺的楚軍,他竟然下令堅守壁壘,不許出戰!項燕使足勁的一拳,如今打了個空。

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項燕捱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最終項燕下令向東撤退,準備到自己的後方休整。

王翦等的就是這一刻。

他立刻下令,全軍出動,向楚軍總攻擊!長期的相持不戰,耗盡了楚軍的精力,卻讓秦軍積蓄了飽滿的殺氣。

加上吃得飽,練得好,勇猛更加了三分。

楚國主力被打得大敗,項燕亦死於亂軍中。

不久,楚國滅亡。

對比楚國數百年間庸碌的將領,項燕無疑是出色的。

他帶領楚軍,給了掃蕩六合的秦始皇最後一拳。

雖然只打掉兩顆牙,也聊勝於無。

總之,項燕是在秦統一的大勢之下,上演了一出平凡人抗拒命運的悲劇。

不過,歷史的推移,畢竟不是戲劇,不可能有最終的落幕。

楚國數百年間遭受秦國的侵凌,在同樣彪悍的楚民族心中,寫下了血淋淋的誓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然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究竟是什麼意思,項羽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在我看來,項羽純屬是做最後的掙扎,這句話就是隨口而出,就是告訴秦朝,楚國雖亡,但終有一天,秦國也要滅亡,而且是亡在楚國人的手中。

但這句話卻與歷史是如此的吻合,估計是項燕的在天之靈在守護著大楚子民,以求報亡國之仇、雪亡國之恥!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即是楚國的三個人推翻了秦國,滅亡了秦國。

然而是楚國的哪三人呢?

  • 第一人:陳勝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方城)人,在秦國統一之前是楚國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領袖,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

其實吳廣也是楚國人哦!

  • 第二人: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家,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

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率領楚軍摧毀了秦軍主力,並將秦大將王離斬殺。

王離正是王翦的孫子,項羽是項燕的孫子,爺爺輩的覆國亡家之恨,以分毫不爽的方式進行了報應。

項燕在泉下,也足以瞑目了。

可以說,秦朝的直接滅亡者就是項羽,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人的功勞。

  • 第三人: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豐邑中陽里(舊楚國)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所以說,劉邦也是亡秦的主力之一。

由上可以看出,楚國的三戶就是陳勝項羽劉邦

就是他們三人導致了秦國的滅亡。

真是報應不爽啊!但這和項燕的預言僅僅是一種巧合而已!因為歷史就是有很多的巧合因素構成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末風云:楚漢相爭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懷王被秦昭襄王忽悠過去客死在秦國後,屍體被送還給楚國,對於楚國人民來說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之前秦國和楚國還和親,從此以後兩國關係決裂。當時秦國有位貴族,叫楚南公,說了一句...

項燕的這句話道出了秦朝的走向

項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蘇宿遷人)人,項燕家族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 公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國陳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