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何楚國殘餘成為滅秦的主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歷史上,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的皇朝,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秦朝的建立是秦國滅六國而建,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但是短短几十年後,秦朝就滅亡了。

而且滅秦的三個重要人物,陳勝,項羽、劉邦本身原來都是楚國人,這一切似乎應驗了當年的一個諺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那這是為何呢?

首先解釋一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歷史上對這句話尤其是三戶有好幾個解釋,但是不管什麼解釋,最終的意義是一樣的,就是楚國人極端憎恨秦國,一定要滅亡秦國。

當然,實際上這種諺語在當時各國都有,只是楚國得到了應驗。

打響反秦第一槍的陳勝原本是楚國人,滅掉秦國主力的西楚霸王項羽就更不用說了,楚國大將項燕的後代,而入關中的漢高祖劉邦也被認為是楚國人,尤其他後來尊奉楚王為尊,出征關中的身份是楚將。

也就是說,首先舉起義旗的陳勝是楚國人,而打敗秦國主力和入關中滅親的軍隊是楚國軍隊,說秦朝滅於楚國確實沒有錯。

只是,為什麼呢?秦朝當年滅了六國,後來六國殘餘也紛紛起事,為何不是韓趙魏燕齊這五國成為滅秦的主力呢?這主要是有以下三個原因:

陳勝

1:楚國和秦國有血海深仇,在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多次交戰,楚國常是合縱的盟主,常與秦國交戰,其中楚國的楚懷王還被秦王騙去關押最終死亡,雖然說戰國時期爾虞我詐,但是像楚懷王這樣遭遇的畢竟還是少數,楚國上下都很同情楚懷王,而憎恨秦國,甚至後來項梁立楚王的時候,乾脆也叫楚懷王,就是想吸引楚人的心。

不過呢,這一點只是比較次要的原因,畢竟秦滅六國,連年戰事,和哪國沒有血海深仇,要認真算起來,秦國當年還幫楚國復國。

要說仇恨,趙國被坑四十萬將士,那更是血海深仇,魏國信陵君也深得魏人甚至六國人之心。

趙國為何不能成為滅秦主力,大家為何不舉著信陵君旗幟造反呢?所以這個說法只是一個次要原因,只能說當時楚人確實憎恨秦國和原因,但是不能解釋為何成為滅秦的主力。

項羽

2:楚國的部族或者說氏族勢力強,其實這點在楚國戰國爭霸的時候是弱點,其他六國或多或少都進行了改革,削弱了氏族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才能使得國力能集中起來征戰,其中秦國更是典型,所以秦國最為強盛,而楚國在七國之中,氏族勢力最強,但是就是因為這樣,內部不凝聚,明明是僅次於秦國的大國,和秦作戰總是失敗。

但是這一點在秦朝滅亡之後又很好的保存了楚國的反抗力量,像項梁身為項燕的兒子,能在會稽聚集那麼大的勢力起兵,就是項氏家族的功勞,項羽為何能違反軍令,殺了主將宋義還被楚王認同,因為項家勢力大,其實這在楚國也是常事了,項羽靠這個起家,但是最終失去天下也有過於依賴家族勢力的關係。

3:楚國離秦國的統治核心遠,這點也很重要,秦國的統治核心和大本營在關中,其用兵也是由近至遠,三晉韓趙魏的士兵難道就比楚國兵弱小嗎?並非如此,只是離得關中太近了,秦國出兵首先會針對三晉,再考慮楚國,秦末時期章邯在滅了項梁之後為何優先去打趙國,而不是南下滅楚,不是章邯不懂兵法,而是假如南下滅楚,戰線要拉長,補給線一樣要拉長,而趙國就在背後,正常的選擇肯定是先滅掉附近的韓趙魏,再考慮南下滅楚或者東進滅齊或者北上滅燕的問題。

這就是距離的限制,而這距離的限制讓楚國能夠在項梁死後馬上恢復,還能派出兩支軍隊,一路入關中,一路救援趙國。

實際上距離對統治的影響力很大,就拿漢高祖劉邦來說,作為亭長,押送徒役的時候逃亡太多,他乾脆把人都放了自己也流亡多年,可是秦朝就是拿他沒辦法,張耳是秦始皇點名的通緝犯,張耳跑遠點,就是抓不到。

至於項羽在的吳中更是誇張,項羽叔父項梁在那邊都明里暗裡招兵買馬了,而陳勝一起兵,連會稽郡守都要造反,還要找項梁商量,這在秦朝的核心地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秦始皇為何東巡,就是希望能將自己的統治力影響到東部,但是效果看來一般。

4:楚國保留的力量最強也最多,當年的六國之中,燕國地處偏遠,又是弱國,影響有限,三晉趙韓魏雖然制度現金,兵力也強,但是地處反秦第一線,和秦國拉鋸太久,國力基本耗盡,三國基本上都是戰鬥到最後耗盡了國力才滅亡的,離秦朝中心關中又近,能在反秦中復國已經不容易,復國後還被盯著打,實在沒有餘力,齊國雖然是大國,而且基本沒有耗盡,不過齊國在當年差點被滅亡之後就失去了爭霸之意,秦國滅六國齊國基本是看著,然後主動投降,後來不管是反秦時期還是楚漢爭霸時期,齊國都是注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對外的興趣有限。

只有楚國,不單強,在春秋時期楚國就是和晉齊名的霸主,領土更是遼闊,秦多次攻打楚國,削弱楚國,但是在最終滅楚之戰,也要傾盡全國兵力才能獲得勝利,而且其勝果具體看也只是擊潰戰而已。

而且楚國也是大國,秦國要擊敗不容易,統治更不容易,加上地處偏遠,對楚地的統治力極其有限,這才是楚地成為反秦主力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