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書和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怎麼選書

要讀書,必先選書。

可以說,一個人讀什麼書,首先來自他的選書。

我一直認為,讀書本身,其實不見得是個什麼優點,它跟玩遊戲、抽菸、喝酒之類的愛好,沒啥兩樣。

一個愛讀書的人,也未必就是文化人,或者品德高尚的人。

關鍵,還是看他(她)讀什麼書。

書的內容和品味,才真正反映了這個人的水平。

書是一種很籠統的叫法和分法,其內容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亂七八糟。

而捧在手中,叫書的,則太多了。

例如,漫畫書是書,黃色書也是書,小人書是書,說明書也是書。

書雖龐雜,但只要人們捧在手中,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水平高下,立判。

比如,整日捧著漫畫書的,斷不會是個人文學者。

整日捧著穿越小說的,也斷不會是個技術專家。

從這個角度講,選書,首先是跟自己的興趣、專業和品味相關聯的。

當你有了選書的方向,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在這個方面的書裡面,怎樣找到適合自己讀的,讓自己少走彎路的書。

關於這條,我的答案有五點:

1找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優秀的人(上司、同事、朋友等),請他們推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有想成為的那種人,或者希望像誰的知識和修養那樣。

既然如此,最簡單和直接的辦法,就是向他們請教。

如果需要讀書來補強的話,那麼直接請他告訴你書的名字。

如果可以,你最好能讓他親口告訴你,他的讀書心得和體會。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你的收穫至少是雙倍的:你不僅能讀到一本新書,還有經過積累的人生經驗。

如果幸運,你甚至可能通過交流和傾聽,領悟到將各自獨立、彼此隔閡的知識,融會貫通的方法和技巧。

2找權威書單。

每個領域,都必會有一些專家和達人開列的書單。

以前也許很難獲得,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得到它們,應該不會很難。

根據這些書單,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酌情篩選,再按圖索驥,尋找之。

3根據自己讀過的喜歡的書,向外延伸。

如果你喜歡某本書,在這本書的封底、扉頁,或者出版社的相關信息里,一般會羅列出類似,或者相關係列的書籍。

根據這些信息,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找到你感興趣的書。

如果出版社只是出了單本,那麼你可以上豆瓣、電商網站搜這本書,同類型的書籍,自然會隨著這本書的信息,會自動展示出來。

而後,你再根據網友的評價和推薦,以及自己閱讀上面的試讀內容,前言後記,進行挑選。

在這裡有必要特別說明一下的是,雖然我推薦大家上豆瓣、電商網站找書,但我的意見是,儘量別盡信豆瓣和電商所羅列的書單,而要自己判斷和挑選。

在這個不太純潔的世界上,那些書單很多可能是商家或者出版社找來的槍手寫的推銷軟文。

尤其是電商的銷售排名書店,簡直就是狗屎。

千萬不要照著那個單子買書,否則,你買回來的可能是一堆垃圾書。

4根據自己閱讀過的書,或自己喜歡的書中提到的書的名字尋找。

優秀的人,總會欣賞優秀的人,出色的作者,也會欣賞出色的作者,所以,在他們的書中,總會忍不住提到,引用到那些優秀的作品,或者某個自己讚賞的觀點。

如果你讀的真的是一本出色的書的話,一定會有詳細的註解,在那些註解信息里,作者一定會明確寫上他應用的某句話,或者某個觀點是從哪本書里來的。

如果作者和出版社都夠優秀的話,一定會在書的後面附上索引清單。

好了,一個優秀和高質量的參考清單,自然而然地就誕生了。

5根據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判斷選書。

這一點猶為重要。

當你讀了一定量的書,具備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後,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喜歡和欣賞水平來挑選和判斷書。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學者、專家,乃至偉人,也無法為你開出一個量身定製的清單。

但你自己能。

你的喜好,你的氣質,你的欣賞口味,只有你知道。

所以,適合你讀的書,其實也只有你知道。

所以,時不時的,你要嘗試在浩瀚的書海里,尋找自己喜歡的書。

比如我喜歡看一些回憶錄之類的文書,在書店裡轉了一圈,幾乎是看書名、封面、和出版社,我就立即選中了何兆武的《上學記》。

在豆瓣非虛擬書籍的信息上,我也是只讀了短短的幾句介紹,就立即決定上網去購買齊邦媛的《巨流河》。

談那些過去學者名人的隨筆類書,《負暄瑣話》先進入我的視野,緊接著《負暄瑣話》、《負暄三話》自然而然就上到了我的書架上。

如果你喜歡讀盧梭,你肯定不會漏掉《懺悔錄》。

如果你喜歡讀《懺悔錄》,那麼《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自然逃不過你的法眼。

只要翻開讀幾段,你立馬就能判斷出,後一本書幾乎就是前一本書的續,風格雖然不同,但內容和思想幾乎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你喜歡詩詞,你想找本現、當代人談和指導你讀它們的書籍,不用人介紹,你只要上網搜搜,立即就會鎖定葉嘉瑩和唐圭璋的書。

他們談詩詞的作品,一放在同樣談詩詞的書籍中間,你立馬會發現,他們的水平「絕世而獨立」,傲然出群。

當然,如果你喜歡讀詩詞,喜歡豪放派,甚至年喜歡更早的屈原,同時也喜歡讀外國詩歌的話,那麼你翻開拜倫的《唐璜》後,就不可能再將它放回書架。

如果你喜歡讀關於詩歌的理論和研究類書籍的話,《中國詩學》不可能跑出你的視野。

即使它只在台灣出版,隔海才能相望,你仍然能清晰而準確地知道,那就是你想讀的書。

在我談到的五種選書法中,我最推崇第五點。

所謂運用之妙,從乎一心。

書讀的夠多,好書的很多特質,自動會跳到你的腦海里來。

很多的信息會告訴你,這是一本好書。

比如作者,出版社,編輯,裝幀設計,前言後記,內頁排版,字行間距,頁腳附註等等。

一本好書,是不會不講究這些的。

猶如一個有品味的人說話,不會不講究措辭一樣。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站在書店裡,卻六神無主,不知道該買哪些書,我只能說,你去死吧,而且應該立即在那些書上撞死。

不要感慨或者抱怨現在的垃圾書多。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古今,還是中外,向來都是垃圾書多過精品,否則生態就不平衡。

歷史上多的是一時洛陽紙貴,一年半載後拿去蓋醬缸的作品。

現在也多的是封面燙金,價格奇貴,買回來放不了兩周你就拿去墊桌子的書。

那不是書的錯,是你的錯。

在高中時代,學校門口的幾位賣書的店主,都怕我去逛他們的書屋,有好書,寧可留著,並以比給別人更低的價格賣給我。

原因是,那時候,我看他們書架上的書的封面,或者瞄一眼出版社,我就立即會告訴買書和與我同行的同學,這是盜版書。

一本書給我,不用看,我只要翻開聞聞,根據油墨的氣味,我幾乎立刻就能判斷出是不是盜版書。

那時候甚為流行武俠,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臥龍生,充斥著大部分的書架。

同學們每見新書上架,就拉上我去鑑別。

金庸的書很好分,就13部,外加一個《越女劍》是短篇,《白馬嘯西風》是個中篇。

所以我躺在宿舍,只要他們一報名字,我就可以直接答覆真假。

古龍和臥龍生的新書不斷推出,難分真假。

但我只要讀半頁,就可以確定是不是他們的作品。

溫瑞安其實尚沒有他們有名,大多數同學都是靠我推薦去看的。

古龍的語言風格有特色,但也很容易模仿。

溫瑞安效仿古龍多過金庸。

梁羽生對明清史非常有研究,所以他的作品多會放在明清的歷史背景下寫。

談到「輝煌」過往,就忍不住寫多了,好了,離題了,回來談讀書吧。

怎樣讀書

關於讀書,我亂七八糟寫過很多。

如果你想搞清楚一個人能讀多少書,一輩子有多少時間讀書,閱讀速度有多快之類的技術性問題,我建議你仍然可以看我寫的《一生能讀多少書》。

但你想了解的是如何閱讀書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可以繼續往上劃拉,因為我還是有幾句廢話要說的。

實際上,談閱讀的書,汗牛充棟,有很多。

就我讀過的書中,方法和技巧最多的,我還是首推我初二時讀過的《中學生最佳讀書法》,這本書提供和羅列了你所能在網上或者其它書籍里讀到的各種五花八門的讀書法。

這本書被我翻得稀爛,但至今仍站在我書架的顯眼處,我仍然時不時會找出來翻翻。

這本書的缺點是,談的太淺了,只能當個索引來用,想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還是另覓它作的好。

另外一本談閱讀的書,我推薦那本全世界流行了70年,仍經久不衰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不過,可惜的是,這本談閱讀的書,本來應該很好讀才對。

但其實,卻寫得很晦澀,非常考驗讀者的理解能力。

據說,全世界70%的讀者,無法讀完這本書,而讀過的人中,90%又沒有實踐。

這真是件非常可惜的事。

如果你也真的想學習閱讀,我建議你讀這本書。

如果你也覺得對讀這本書沒有信心,那就不妨來看看我繼續往下寫的東西吧。

因為我寫的文字中,可能有從這本書中吸收來的營養,也有從其它著作中零星積累來的,也有自己的感悟。

但具體哪條出自哪裡,我也記不清了,所以就不一一列舉了。

下面,我就我閱讀中曾遇到的問題,以及網友問到我的問題,以流水帳的形式,邊整理邊想,並在這裡談點自己的淺見。

讀書一定需要技巧嗎?一定需要從書中讀出意義嗎?

不用。

書本身分很多種讀法,最多見的一種,就叫無意義閱讀,也叫消遣閱讀。

據說,百分之七八十的讀者,或者說百分之七八十的閱讀,是這一類。

比如,他們大多的閱讀物是網絡小說、娛樂八卦、各種小報等。

即使是書,也是秘史秘聞之類的玩意。

這類讀者,追求的就是閱讀快感,不希望費腦筋。

有時候,我們在煩惱、壓抑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做這樣的閱讀。

所以,不追求讀出意義,也是一種常見的讀書法。

如果你偶爾為之,大可不必為此煩惱,享受那種閱讀的洒脫和快感就好了。

很多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那麼我們閱讀時一定要圈圈劃劃,做筆記嗎?

我的意見是,不一定。

看你的愛好。

畢竟,從學生時代到走上工作崗位,十幾年我們都在做這種事,其結果是,將我們變得非常討厭閱讀。

如果成人了,你還陷在這種夢魘中出不來,那還是算了,別讀了,看看肥皂劇吧,至少可以有個好心情。

但話說回來,在閱讀中若想有收穫,則圈圈劃劃,寫寫記記,卻又是不可或缺的。

那我們怎麼辦呢?

我的建議是:

第一遍閱讀,你就囫圇吞棗,一目十行吧。

不認得的字,就不認得算了,能蒙就蒙,能猜就猜。

有些段落不理解,也無關緊要,跳過去拉倒。

為何如此?就是為了保持我們的快感,培養我們閱讀的興趣。

再說了,在一本書中,不認識一些字,略過一些段落,丟漏掉一些描述和觀點,不會是個多大的事,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對這本書主旨的理解和觀點的判斷。

如果這本書讀過,你覺得對你有收穫,而你又覺得不值得回頭再讀一遍,那就翻到你感興趣的篇章和段落,讀一讀,順便圈圈劃劃,寫寫記記。

若翻翻重點章節,你仍然意猶未盡的話,那說明這本書是確實是值得你認真讀的,你就可以回頭再讀一遍,這次讀的時候,你可以在手邊備一個字典,乃至一些參考書和工具書,可以考慮在不認識的字上註上音,查查不理解的資料,需要補充的,就補充補充,有想法和觀點的話,就記上一記。

這樣的讀書法,既不喪失閱讀快感,也不會錯失學習成長的機會。

難讀的書,怎麼讀?

我的答案是,如果實在沒有心情,而且也不想讀,那就別讀了。

這世界上,沒有非讀不可的書。

但你覺得對你有用,不讀不可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就慢慢讀。

難讀的書,不要識圖一口氣讀完,那是不現實的。

猶如難啃的工作,無法一口氣完成一樣。

你可以完全採用跟做工作一樣的方法,先開個頭,讀一點。

而後,在有精力和心情的時候,再讀一點,一點點來。

慢慢,你會發現,閱讀會變得順暢起來,書不再那麼難讀。

理解的能力,跟工作的能力一樣,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而且,理解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強。

如果實在太難讀了,你讀過一遍仍然覺得不夠理解,那就放下來,過一段時間,再讀。

也許,在增加了其它的閱讀經驗和技巧,在經過了不斷的沉澱之後,再讀,就會變得順暢了。

我常常看到有些評論者的文章,將書批評得很過火,或者誇得很離譜。

但我自己找來看時,感覺似乎不是那回事。

我應該怎樣看待別人對書的評論,並剔除掉可能影響我判斷的不公正部分呢?

我的答案是:凡閱讀和評論,必然帶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也受到自己知識面和好惡的影響。

因此,在閱讀別人的評論時,不妨先注意一下,看看評論者是否帶有太有太強烈的情緒,或者用了太多帶有強烈感情的詞句。

如果是,這篇評論的價值便不高。

好的評論文章,有三個要素:1)不帶入主觀情緒討論;2)、不會為假設的東西而爭論不休;3)、在評論中,起碼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想上一想。

如果評論文章做不到這些,反過來,其實向你展示了評論者的不專業,或者思路的不清晰。

如果能這樣思考,你閱讀壞的評論,其實也不是壞事,它反而會教會你向正確的閱讀和評論方向靠近。

一本書,我一定要讀完嗎?尤其是一本大家都推薦的好書。

不必。

如果讀不完,那就讀不完好了。

你讀到哪兒,合起來了,被打攪了,或者忽然沒有閱讀興致了,那就合上,不讀算了。

沒有誰規定書一定要讀完。

反過來說,如果那本書真的很好,值得你讀,你遲早是會讀完的。

即使它被合起來幾十年,即使在你的書架上蒙了塵,在你走到生命的盡頭,臨閉眼時,你也會如嚴監生那樣,讓子孫捧著,看完最後一個字才會閉眼。

幾本書可以一起讀嗎?

可以。

不同類型的書籍交叉閱讀,有時候猶如主餐和菜餚搭配這一起吃,也許更美味,吃起來胃口更好。

我很忙,實在沒有時間讀書,怎麼辦?

那就不讀好了。

既然不愛好,何苦讓自己背上不必要的枷鎖。

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愛好,或者你真覺得有必要讀書,那你一定能擠得出時間。

你有吃飯的時間嗎?有上廁所的時間嗎?有睡覺的時間嗎?有看電視的時間嗎?有駐足閒聊的時間嗎?那麼請問,這些時間是怎麼來的?因為你覺得需要。

之所以沒有讀書的時間,是因為你覺得不需要。

一旦你一件事情你覺得需要,那麼別擔心,你一定有辦法做到的。

覺得讀了有感悟,有收穫,非常值得讀的,但自己又沒有讀透的書,怎麼讀?

我的意見是,精讀。

所謂精讀,並不是覺得喜歡,你就反覆讀。

古人雖然說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值得讀的書都讀百遍,就有點浪費時間了。

我的建議是,現在,你應該學學閱讀技巧了。

我比較推薦的技巧,是分析閱讀法。

所謂分析閱讀,是指你用一套工具,一個系統,有技巧、有步驟地去讀這本書。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收穫多的知識和東西。

關於分析閱讀,我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上的方法。

如果你實在是個懶人,看不完那本書,那就看完我下面寫的這段文字吧。

我基本會講明白這種閱讀方法。

分析閱讀,將閱讀過程分為三段十一步,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了解範圍,搞清楚這本書到底是談什麼的。

1、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越早越好;

2、使用一個句子,或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3、將書中的重點章節列舉出來,說明本書整體的架構;

4、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確定問題的組成主次或先後;

第二階段:理解書內容,想想,作者是如何寫出來的?

5、找出重要和關鍵的詞語。

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6、將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7、從最重要句子關聯中設法架構本書的邏輯;

8、找出作者的解答,哪些解決了哪些沒解決;

第三階段:批判思考:這是真實的嗎?有意義嗎?

9、不了解內容就沒有批評權;

10、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11、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所謂精讀,就是你確實透徹讀過了。

讀完後,你必須能評論。

提出批評,才能是算做是真正完成了閱讀。

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

我常常在一些權威或者專家推薦的書中,讀出彼此之間的矛盾來,遇到這種情況,我怎麼辦,我應該相信哪本書?

我得答案是:哪本書都別信。

如果只是追求信,你仍然不是個好的讀者。

你應該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所掌握的資料、信息,自行判斷。

怎麼判斷呢?此時,你似乎需要多一些的技巧來進行閱讀了。

什麼技巧呢?我推薦主題閱讀法。

所謂主題閱讀,顧名思義,自然是就某個主題進行的廣泛的閱讀。

這已經超越出一般的只是翻翻,或者讀個新鮮之類水平的閱讀了。

此時的閱讀,重點已經不是書了,而是你關注的主題。

此時,你未必要去全盤理解書的內容,而是從書對你關注的主題,有什麼參考和研究價值。

接下來,你的角色要發生變化,要把自己從一個閱讀時的被動接受者,轉換成主動引導者。

引導誰?作者。

此時,你一定不能跟著作者的思路走,而是用自己的語言,消化和重新組織作者的詞彙,消除歧義,融會貫通,便成自己想表達的東西。

第三步,嘗試提出自己的問題讓作者來回答問題。

有些,也許作者能回答的出來,有些,可能作者也回答不出來。

沒關係,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結果。

若一個作者回答不出來,那就找另外一本書,另外一個作者,看看他回答的怎麼樣。

第四步,如果一個問題,幾個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答案,但彼此的答案不一致,你能明顯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差異,甚至矛盾,那麼恭喜你,你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真問題。

有價值的問題,必然是充滿爭議的。

而這些作者們互相爭議和彼此矛盾的答案,就是我們閱讀時,讓死書或者早已作古,無法與你面對的作者們,開口討論,並且彼此爭鳴的技巧。

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達到了閱讀的最高境界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挑選一本書?

Pomonote提示:閱讀本文需要花費你15分鐘,文中包含很多實踐乾貨,建議收藏。如果你喜歡本文,可以推薦給你的小夥伴哦!之前我寫了一篇標題為《這樣的讀書方法,讓你的閱讀質量提升300%》的文章

關於讀書:如何選擇一本好書

會選書,才能夠讀好書。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去逛書店。看著書店裡琳琅滿目的各種書籍,總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焦慮感。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坐在大學課堂的學生,還是已經奮鬥在職場的職場精英。都很難...

如何真正的閱讀一本書?

很多人都很喜歡標榜自己一個月讀了多少本書,或者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仿佛通過量化的閱讀,就可以塑造出自己飽讀詩書的文人形象。書讀得多,並不等於讀得好。而讀書多,也並不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力和理解力...

如何用閱讀培養核心能力

從小到大,我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但是把一本書翻完並不意味著「讀完了」。就拿四大名著來說,自己從頭到尾先讀一遍後,會把印象深刻的章節再讀一遍,總結出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再看看別人對這些問...

這樣為孩子選書,才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點上方藍字「成長閱讀匯」關注,領取中英文繪本、睡前故事音頻、英文原版分級讀物、phonisc自然拼讀、BBC精美動畫等。進育兒閱讀交流群請加微信beiba66。很多家長曾問起,希望能推薦一些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