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權在握的曾國藩,有沒有想過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坊間傳言,左宗棠曾在清軍對抗太平軍陷入困境之際,勸說曾國藩自立為王,據稱左宗棠曾暗示曾氏「鼎之輕重,似可問矣」,以「鼎」寓大位,勸其「問鼎」。
彼時,清廷的國家軍事力量已被太平軍沖得七零八落,朝廷唯倚重曾國藩及其親朋統帥的「湘軍」對抗太平軍。
曾氏變得很重要,勸進之說,遂不絕於耳,其中就包括左宗棠。
不過,今人劉江華在著作《左宗棠傳信錄》中,利用曾國藩日記梳理了左宗棠與曾氏的來往,並未發現勸進之事,當然作者也提醒,此等大事,日記中未見記載實屬正常,以示存疑。
然而傳說中的勸進者不止左宗棠一人,蕭一山曾在《清代通史》卷下專設「曾國藩不做皇帝」一節,其中提到「世皆知王闓運、胡林翼、彭玉麟曾勸其自為」。
《投筆漫談》記載了王闓運遊說曾國藩的情景,「語刺刺不休」,而「公惟唯唯」,敷衍以對,且「以指蘸杯中茶汁,頻有所點畫」,寫出「荒謬二字」。
又載胡林翼試探曾氏「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仍然遭拒。
[1]彭玉麟還曾寫信問曾國藩「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曾國藩「面色立變」,急言「不成話,不成話」。
[2]
以上,與左宗棠勸進說一樣,無論是曾文正本人,抑或是其核心幕僚趙烈文,其日記均未有任何記載,故真假暫勿論。
值得注意的是,四人勸進,曾國藩皆選擇了拒絕。
那麼曾國藩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不妨看看所謂的「勸進」時曾國藩的心理活動。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八月,清軍攻下安慶,逼近南京,本是一件喜事,然而浙江戰局的混亂,使曾國藩憂心。
十月十六日,曾氏在日記中寫道:「是日聞浙江蕭山、諸暨、紹興皆已失守,為之憤惋,杭州殆亦可危。
」[3]十月十八日,皇帝下旨,令曾國藩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
緊接著,寧波和杭州失陷。
十一月十四日,曾國藩給曾國荃的信中說,「寧波繼陷,杭城被圍,可危之至!」[4]一個月後,杭州城破,「愧憤何極!」[5]可以說心情非常糟糕。
在這種全神關注不利戰局的心境下,怕是無暇思及勸進一事,而即便是得勝或受封之時,曾氏亦流露出憂慮之感。
攻克安慶,「兄弟聯輿入城,備極尊榮」,曾氏卻「自問何修得此,用為愧悚。
[6]」接旨兼辦浙江軍務,總轄四省時,文正自認「權太重,位太高,虛望太隆,悚惶之至。
」[7]受封為協辦大學士,文正亦認為是「無功無能,忝竊至此,慚悚何極!」[8]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曾國藩則明確告誡幾個弟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似在擔心「功高」太過的政治風險。
同治元年(1862年),曾國藩身心俱疲,十月,兩次寫信給兒子曾紀澤,在第一封信中寫道,「余憂懼太過……近日金陵已穩,而憂惶戰慄之象不為少減,自是老年心血虧損之症。
」第二封信中,這個平日總以「明強」教弟育兒的男人,也只能「但求全局不遽決裂,余能速死,而不為萬世所痛罵則幸矣,」[9]竟求早點死,以免承擔不利後果,可見心情惡劣到何種地步。
而對於朝廷的表彰、賞賜,曾國藩有著報國修身的驚人執著。
同治元年,曾國藩受封成為協辦大學士,發願「拚命報國、側身修行」同治二年,朝廷補授其九弟曾國荃為浙江巡撫,文正在信中勉勵弟弟,「吾兄弟報稱之道,仍不外拚命報國、側身修行八字。
」[10]
可以說,多年的戎馬生涯令曾國藩心力交瘁;而手握重兵,位高權重不僅帶來了世所罕見的殊榮,同時伴隨著功高蓋主、兔死狗烹的陰影,讓曾國藩顯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至於更進一步稱王半壁,甚至問鼎中原,當不在曾文正考慮範圍之內,即使有過,想必也只是一閃之念。
(文/吳劍文)
參考文獻
[1]楚狂著:《投筆漫談》,轉引自蕭一山著:《清代通史》,中華書局1985年9月據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修訂本第五版影印,卷下,第十四章「中興時代之人物」,第62節「曾國藩與曾國荃」,第779頁。
[2]參見《清朝野史大觀》,上海書店1981年6月版,卷七,《清人逸事》,「雪琴試我」,第81頁。
[3]曾國藩著:《曾國藩全集.日記》,嶽麓書社,1987年7月第1版,1995年第2次印刷,咸豐十一年十月十六日,第674頁。
[4]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致澄弟沅弟」
第61頁。
[5]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澄弟沅弟」
第67頁。
[6]曾國藩著:《曾國藩全集.日記》,嶽麓書社,1987年7月第1版,1995年第2次印刷,咸豐十一年八月初八日,第649頁。
[7]曾國藩著:《曾國藩全集.日記》,嶽麓書社,1987年7月第1版,1995年第2次印刷,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第684頁。
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致澄弟」
第70頁。
[8]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同治元年十月四日、十四日,「諭紀澤」兩封, 第111、113頁。
[9]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致澄弟」
第70頁。
[10]曾國藩著,唐浩明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嶽麓書社,2002年9月第1版,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九日,「致沅弟」 第137頁。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曾國藩如何從一個渾身都是毛病的人,變成後人敬仰學習的聖賢?
文|佳文曾國藩大概是近代史上毀譽參半的大人物,即便在當代有關他教育孩子、規誡弟弟的家書、日記還是十分暢銷,這大概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曾國藩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不斷自省,總結教訓。其實大紅人曾國藩年輕時...
為權位太尊悚懼丨《唐浩明點評曾國藩日記》連載
「被譽為曾國藩研究第一人的唐浩明,從曾國藩傳世的大量日記中挑選出三百來篇,逐一加以評點,篇幅短小、筆調輕鬆,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內心世界,發表作者的讀史領悟。將文、史、哲冶於一爐,通過解讀曾國藩...
曾國藩確實對相面有研究,但《冰鑒》一書不是他寫的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六十九 請勿轉載曾國藩是晚清的一個熱點人物,他以立德立言立功成就「三不朽」的偉業,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聖人」。後世也不斷掀起了學習研究曾國藩的熱潮,而他的相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