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袁紹投奔曹操的謀士,兩個比諸葛亮厲害,一個要了袁紹的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各路諸侯為了爭奪天下,展開了非常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袁紹身為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盟主,又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加持,使得他盛名在外,不少英雄豪傑慕名來投。
袁紹可以放下四世三公的架子,「卑辭厚幣」招攬人才,但是他好謀寡斷。
不少慕名投奔袁紹的人來到袁紹手下之後,發現袁紹難成大事,就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這些棄袁投曹的謀士中,三大名士,兩個智謀比諸葛亮厲害,一個則間接要了袁紹的命。
曹操劇照,感謝原作者
荀彧,字文若,出身世家大族,他深感在亂世之中要保全家族,就必須投靠軍閥勢力。
荀彧帶領族人投奔冀州,袁紹看出荀彧是個人才「待之以上賓禮」。
袁紹對荀彧很重視,說明袁紹還是有知人之明的。
荀彧29歲之前,和親弟弟荀諶在袁紹手下效力。
荀彧眼光獨到,他看出袁紹難成大事,就投奔東郡太守曹操。
(此事典出《三國志》語:「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
」)
荀彧劇照,感謝原作者
當時的袁紹,已經占據冀州,而曹操不過是他的小弟。
曹操手下兵馬,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損失慘重。
袁紹賣面子,寫信給了袁家的在揚州當官的門生,讓曹操在揚州招募了幾千人馬,然後表奏曹操為東郡太守。
從理論上來講,曹操是袁紹的下屬。
從實力上來講,曹操兵不過萬,地僅一郡,完全不可與袁紹同日而語。
人家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荀彧離開袁紹投奔袁紹的小弟曹操,這是「人往低處走」啊。
董卓劇照,感謝原作者
盛名在外的謀士荀彧來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興,盛讚荀彧為「吾之子房」。
曹操趕緊讓荀彧舉薦人才,荀彧馬上就舉薦郭嘉。
(此事典出《三國志》語「:彧薦嘉」)郭嘉這個人,早期久慕袁紹盛名,屁顛屁顛跑去投奔袁紹。
袁紹能看出荀彧是人才,對荀彧很重視,但是有眼無珠,看不出郭嘉的本事。
郭嘉見了袁紹之後,袁紹雖然留下他,但是對他不重視。
郭嘉在袁紹手下鬱郁不得志,只得離開袁紹。
袁紹覺得郭嘉沒啥本事,也不挽留郭嘉。
袁紹劇照,感謝原作者
郭嘉離開袁紹之後,得到荀彧舉薦,前往謁見曹操。
曹操讓郭嘉談論天下大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面試。
郭嘉一番高論,讓曹操大為折服,馬上拜郭嘉為軍事祭酒。
(此事典出《三國志》語:「太祖曰: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遂為軍師祭酒。
」)
郭嘉劇照,感謝原作者
荀彧和郭嘉兩人都是三國頂尖謀士,他們輔佐弱小的曹操,在漢末亂世之中剪除群雄,統一北方。
在筆者看來,這兩個人的謀略在諸葛亮之上。
只是由於《三國演義》以劉備為正統,以曹操為反面人物,才使得劉備集團的諸葛亮在名聲上蓋過了荀彧和郭嘉。
荀彧和郭嘉兩個頂尖的謀士投奔袁紹,袁紹卻沒能留住他們,袁紹豈有不敗之理乎?
諸葛亮劇照,感謝原作者
袁紹沒留住荀彧和郭嘉,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沒留住謀士許攸。
許攸這傢伙,本事不大,毛病挺多,他在袁紹手下感覺有點屈才,再加上他的家人因為貪財被袁紹部下官員處罰。
許攸年輕的時候,和袁紹、曹操都是好朋友,他覺得在袁紹手下過得委屈,就覺得投奔另一個好朋友曹操。
當時的曹操正在官渡和袁紹對峙,已經快要撐不住了。
他聽說許攸來投,馬上就「赤腳迎許攸」。
許攸劇照,感謝原作者
古代的中國,臣子見天子,必須赤腳。
能「劍履上殿」的臣子,那得是蕭何那樣的大功臣。
曹操對許攸赤腳相迎,給了許攸天大的面子。
許攸本事雖然不大,但是他掌握了袁紹的核心機密,他把袁紹存放糧草的烏巢告訴曹操,並且建議曹操奇襲烏巢,燒毀袁紹的糧草。
曹操採用了許攸的計謀,親自帶兵奇襲烏巢,一把大火燒毀了袁紹的軍糧,因此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官渡之戰的失敗,讓袁紹一蹶不振,最後一病不起
嗚呼哀哉了。
可以這麼說,袁紹雖然不是許攸殺死的,卻是許攸間接害死的。
曹操劇照,感謝原作者
從袁紹手下投奔曹操的三個謀士,荀彧和郭嘉智謀比諸葛亮厲害,許攸則間接害死袁紹。
袁紹手下本來人才輩出,他卻留不住人才,這是袁紹失敗的根本原因。
曹操能取得統一北方的霸業,跟他善於招攬人才有很大的關係。
從曹操與袁紹對人才的故事來看,在任何時代,要成大事的人,都必須懂得留住人才之道。
道理很簡單,老闆在選擇人才,人才也在選擇老闆,這是雙向選擇的問題。
如果老闆沒有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本事,人才就會跑到老闆的競爭對手那裡,這就是老闆的損失。
參考書目《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資治通鑑》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歷史:郭嘉比諸葛亮聰明?別鬧了,他真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厲害
「諸葛多智近妖」,這是羅貫中的塑造,而非史實,真實的諸葛亮行事謹小慎微,關於這一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不過諸葛亮騰出來的超級軍師光環,卻又被加到了另一個人的頭上,便是早逝的郭嘉,甚至有「...
正說三國丨動輒就說曹操奸詐,劉備仁厚,但為何人才多投曹操?
提起曹操,不喜歡他的說他是個奸賊,一般的人說他是個奸雄,只有他的粉絲才稱他為英雄。難道曹操就與「奸」字脫不了干係了嗎?既然曹操奸詐,劉備仁厚,為何當時的人才大都投奔奸詐的曹操而不是仁厚的劉備呢?
曹操的頂級謀士,他如果不死,可能沒郭嘉什麼事!被嚴重忽略了!
三國是一個大亂的時代,正因為亂,正因為群雄逐鹿,也顯得格外精彩。而三國演義為三國這個時代打上了特殊的烙印,使得這段大分裂時代有別於其他的分裂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一段歷史。不僅僅是武將多,...
三國袁紹不該失去的謀士,成為曹操手下第一奇才,劉備要感謝他
袁紹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代梟雄,在那個時代有著舉足輕重的實力,尤其是大勝公孫瓚之後,袁紹擁有幾十萬大軍,其勢力也達到了頂峰,很多人知道袁紹手下有諸多的謀士,其中像田豐、審配、許攸以及等等都是其中的佼...
三國往事:人們知道關羽義氣深重,為何不知道曹操義薄雲天?
曹操帶兵前往官渡與袁紹對峙,留下荀彧鎮守許都。在真實的歷史上,曹操和袁紹在生死對峙之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曹操放關羽離開,讓他投奔當時還在袁紹手下效力的劉備。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情形,是袁紹實力...
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為什麼失敗?劉備自己一語道明
本文為《三國那些事》系列,話說先主劉備24歲時開始創業(公元184年應徵入伍),一直到赤壁之戰前(公元207年),依然是孑然一身,屈身在荊州劉表的羽翼之下(躲避曹操的追殺)。自從三顧茅廬,有諸葛...
被忽略的人——潁川才子戲志才
戲志才,對於三國迷們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陌生那是因為現在的人對於三國的了解,多數來自於羅老的名著《三國演義》,然而對那些翻閱過《三國志》的人而言,對於這個名字肯定是比較熟悉的。
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非他莫屬,力壓鬼才與孔明
賈詡,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此人謹慎、機智、還很有謀略。十分受曹操父子的喜愛。在三國時期最不缺的就是謀士,特別是在曹操手下,能夠脫穎而出,又懂得保全自己,實在少之...
三國往事:地盤大的劉備鬥不過地盤小的曹操,只因劉備沒一流謀士
早期的劉備和曹操都是人家的小弟,但是這哥倆都不甘心寄人籬下。曹操首先闖出了一片天地,他在張邈、陳宮、鮑信等人的支持下,從黃巾軍和黑山賊手裡奪取了兗州,還得到了十萬青州兵。曹操得到兗州之後,派人...
他們是曹操五大謀士,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結局卻又差之千里
說起三國爭霸,大部分三國粉是比較喜歡曹操,尤其是曹操的謀士,更是讓不少人痴迷。曹操和劉備與孫權相比,不僅地域最為廣泛,武將和謀士同樣眾多,其中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那麼這些人在...
三國往事:趙雲師兄殺了曹操兒子,曹操還與他結為兒女親家
張繡在民間傳說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外號「北地槍王」,《三國機密》也借荀彧之口認可了張繡「北地槍王」的稱號。北地槍王的故事,在民間戲曲中廣為流傳。相傳漢朝有一個武學宗師童淵,他教了兩個徒弟槍法,大...
堪比諸葛亮的曹操手下四大歷史能人
因為一本三國演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成了軍師、謀士的象徵性人物,但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加上武功超強的張、關、趙、馬、黃等猛將為何最終沒能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呢?而是讓天天上當受騙,滿地逃跑的曹操占了先機...
他手握:曹操呂布劉備郭嘉荀彧張郃,最後卻成光杆司令,悲慘死去
後漢三國最強大的軍閥袁紹,他出身名門望族,早年就名聞天下,在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中,他是號令群雄的聯軍盟主。眾所周知,袁紹稱雄河北,手下人才濟濟,足智多謀如田豐、沮授、許攸,驍勇善戰如顏良、文丑、...
為什麼說他是曹操手下五大謀士排名第一的,郭嘉、賈詡都靠邊站
曹操麾下有五大謀士,分別是郭嘉、賈詡、程昱、荀攸、荀彧,這五個牛人可謂一個比一個厲害,依靠智商碾壓他人,但這五個人裡面誰的水平最高呢?首先我們說的這個人叫程昱,說他是謀士,其實並不合適,他更多時...